指尖上的北京情怀(2)

时间:2015-11-13 10:01 来源:《北京旅游》杂志供稿 作者:明西 王煌 杨丽琴 点击:
皇室使用的家具,在制作上往往不计成本、不计工时,真正做到了精雕细琢,堪称中国家具艺术的最高杰作。在工业生产尚未到来的年代,家具大多是一代一代相传的,见证着一个又一个时代的兴衰。在经历时光的洗礼后,明清家具已经成为古典主义的代表,意味着成熟与

皇室明清家具——帝王的生活哲学

推开紫禁城高大的城门,伴随着飘落的尘埃与唧唧的声响,昏黄的光线散落在一件件皇室明清家具上,诉说着那段岁月的时尚与奢华……

古典主义的胜利

历史的精神总是以一种奇特的形式传递着。明清六百年,那些皇宫中的帝王们可能不会想到,在那个时代他们权倾天下,他们渴望长生不老,希望自己的精神被历史所铭记,但只是短短数百年时间,他们已经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然而,他们的桌椅、卧榻、窗扇、屏风等日常家具,却在穿越岁月的烟云后将他们的精神延续至今。

六百年后的今天,明清皇室家具成为了人们窥探那个时代精神的途径。明清皇室家具作为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明清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艺术的一种物化形式。明清皇室家具的发展不仅影响着人们的起居习惯,还约束着人们的举止礼仪,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秩序、经济实力、哲学思想、美学水平、民俗风情等。因此,每一件明清皇室家具都是一件艺术品,承载着一段历史,一种东方式的哲学生活方式。

皇室使用的家具,在制作上往往不计成本、不计工时,真正做到了精雕细琢,堪称中国家具艺术的最高杰作。在工业生产尚未到来的年代,家具大多是一代一代相传的,见证着一个又一个时代的兴衰。在经历时光的洗礼后,明清家具已经成为古典主义的代表,意味着成熟与完美、高贵与经典。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明清皇室家具显得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但这丝毫不影响社会精英阶层对它的无比推崇。在这样的热潮中,它又是手工艺文明对工业文明的一次局部胜利,是对现今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用了就扔的消费文化方式的一种否定。

不同于今天消费时代的物品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而失去价值,明清家具价值是逆向生长,犹如历史的年轮,它的价值需要经过历史的考验,每一段历史离去都让它的光芒更加耀眼。明清皇室家具使用的木料大多极为名贵,如紫檀、黄花梨、酸枝木等,它们生长十分缓慢,有的甚至生长几千年后才可以入料,因此从材质质量方面明清家具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同时,制作明清皇室家具的匠人更是一个时代中站在顶峰的人物,他们的技艺本身就是历史的坐标。明清家具还必须经历战争的考验,用它跨越不同时代的魅力来面对每一位“残暴”的帝王,才能避免葬身火海的命运。数百年间,每一代的统治者都被它折服,无论是平民皇帝朱元璋,还是关外的满族皇帝皇太极,都无法抵御它们的魅力。明清皇室家具像一块琥珀一般储存着那个时代皇室的生活哲学。

明清时代的琥珀

虽然明清家具在艺术领域是一个整体,但明代皇室家具与清代皇室家具却是两个风格完全不同的艺术种类。明式家具清新雅致,以造型见长,注重功能的合理性与多样性,突出木色纹理,体现材质美;清式家具则工艺精湛、雍容典雅,以雕饰取胜,讲究多种材料、多种工艺结合,着重外在的美感。

明代早期的家具沿袭了宋代家具的制法,以简约质朴、隽秀工整为基本特征,直到明代中期才有较大突破。在“郑和下西洋”及“隆庆开关”之后,大量产自南洋诸国的优质硬木流通到中国,再加上明代发达的手工业提供了更先进的工具,这样匠师便得以在很小的断面上制作出极为精密的榫卯。如此一来,家具的结构更为完善,耐用性也大大提升,人们也有了对家具更高层次的艺术追求。

除了工艺方面的价值,明式家具最大的魅力在于它的文人气质。明朝时期,文人直接参与设计家具,展现了浓厚的中国传统文人的审美情趣。不只是文人,当时还出现了整个中国古代史上独一无二的“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他心灵手巧,从小就对木匠活儿情有独钟,即便登上皇位,最大的嗜好仍然是设计各种皇室家具,并亲手刀锯斧凿、丹青揉漆。由他制作的漆器、床、梳匣等,无一不精巧绝伦。当时人们睡的床很笨重,样式也极为普通。这位木匠皇帝深思琢磨后,花费大半年工夫做出了一张构造精巧的床,有各种花纹,美观大方,还可以折叠,让皇宫中的匠人都很叹服。

当明朝走向历史尾声时,东北游猎民族满族成为了北京城的统治者,建立了中国第二个少数民族政权。新的王朝,新的皇帝,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传统皇室家具的发展却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清代早期,皇室家具依然沿袭明朝风格,并没有因为改朝换代而出现大的转变。直至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太平盛世,清代皇室家具才逐渐完成了华丽转身,不仅造型更为繁琐,而且装饰雕刻也更为精细,形成富丽豪华的特征。

时间在变,空间也在变,但是明清皇室家具所散发出来的韵味是永远无法改变的。明清家具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发生变化。它是一件有生命的,不会说话的艺术品。今天的人们可以通过观望它、抚摸它,感受那个时代的气质与韵味。

皇室首饰——后妃们的似水柔情

庄严的天安门、严肃的帝王、刀剑中的嘶鸣……翻看史书会发现北京的历史似乎缺乏女性柔情。在漫长的历史中,一句“后宫不得干政”将女性排除在中国政治之外,仿佛她们不曾存在一般。

男人们胸怀天下的情怀寄托在残酷的政治中,演绎着帝国的历史,而那些后妃们则将她们在深宫中的情怀寄托在皇室首饰中,讲述着历史的另一面,似水柔情的一面。

看首饰识后妃

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无论是帝王还是农夫,男人们显示他们权威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妻妾成群。明清是中国最后两个封建王朝,每一个帝王都有着规模庞大的后宫队伍。在宫廷文物中,后妃们的首饰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些从历史中走来的首饰,承载着皇室的审美情趣,静伫在妆奁之中,在沉闷的历史中盛开出一朵朵清新艳丽的花儿,如同她们的主人一样。

明清时期,全国各地的名贵首饰源源不断地贡进宫廷,大大刺激了宫廷后妃追求美的心理。但如何佩戴皇室首饰并不能完全取决于后妃们的喜好,因为每一件首饰都有严格的佩戴等级规定。太后、皇后、妃、嫔们从头至脚,每一件首饰及佩戴的数量都要按照身份而定。皇室首饰代表着后妃的宫廷地位,也代表着皇帝对后妃背后家族的重视程度。后妃们的首饰不仅仅是审美的需求,还承担着安抚权臣的作用。因此,民间的首饰不可能满足这样复杂的需求,必须在宫中设立专门的工坊制作皇室首饰才能承载它的意义与价值。

明清时期,宫廷造办处设有专为后妃们设计制作首饰的机构,由广储司和造办处有关的“作”来承办活计。制作皇室首饰的匠人自然是从全国各地选拔上来的技艺最高超的工匠。他们选用金银、翠玉、珍珠及各种质地的宝石,经过精雕细琢,采用錾刻、锤揲、焊接、镌、镂、累丝、镶嵌等制作工艺,并与凸起、阴线、阳线、镂空等作法完美结合,制作出了一件又一件精美绝伦的宫廷首饰。最高明的匠人与最奢华的材料造就了明清宫廷首饰的繁华,为后妃们幽怨的后宫生活添增了一抹明亮的色彩。

倾国倾城的奢华

虽然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两个相连的朝代,但在皇室首饰的风格方面却天差地别。明代皇室首饰注重样式设计,款式新颖,添加了富含吉祥寓意的图案设计。在造型上大量运用龙、凤等富贵象征,在制作中着重采用镂空技术,辅以掐丝、炸珠、开模、镶嵌等工艺,造出的金器古朴、精致且极具气势。

到了清代,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皇室首饰获得空前的发展,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姿风采。作为富丽华贵的代表,清代皇室首饰在色彩上喜好艳丽妍美,在样式上崇尚变化奇异,在造型上钟爱绚丽多彩,在纹饰上倾向繁密瑰丽。清代皇室首饰不仅继承了前代工艺的精华,还融合了其他艺术、宗教等外来文化的精髓,开创了皇室首饰新的高峰。

从总体上来看,明代皇室首饰仍未脱尽生动古朴之气,而清代的金银首饰制作却极为工整华丽、细腻精工。明清皇室首饰大致分为头饰、颈饰、手饰、佩饰等几大类,每一类又根据后妃们宫廷地位的差异,年龄的差异细化为众多小类别。年轻的皇妃戴艳丽的首饰,显出活泼朝气。年老的皇妃选质地高贵的珍宝,体现端庄稳重……虽然皇室首饰深藏于后宫中,但女性爱美的无穷力量让皇室首饰风格翻越高大的城墙来到民间,并引领着民间首饰的发展潮流,成为民间妇女首饰的仿造样本。

随着时代的变迁,皇帝与后妃们的故事早已远去,消失在历史之中。当今天紫禁城向人们讲述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时,后妃们的首饰则诉说着那些我们民族似水柔情的记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左宗棠究竟多彪悍:趣谈伟人

    作者:李根

      《左宗棠究竟多彪悍》运用轻松幽默的语言详细介绍了左宗棠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事迹,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