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街叫卖的小吃摊、挂满晾晒衣服的过道、灰尘弥漫的工地……看起来这一切仿佛和艺术完全搭不上边。但,这就是闻名海内外的草场地,被《纽约时报》冠以“中国文化的新探索者”“可以代表中国文艺界的未来”的当代艺术区——草场地艺术区。 草场地艺术区就像一条断了线的珍珠项链,艺术机构、艺术家工作室就是散落在草场地村里的一粒粒珍珠。草场地艺术区除了有ABCD 四块较大的艺术机构聚集的区域以外,还有很多知名的艺术机构和艺术家的工作室隐藏在草场地村里。 一堆原本分散的砖头瓦砾被聚集到一起,以某种方式重新组织起来,变作一处包容身心、释放情感、体验生命的场所,这是草场地的艺术家们想要给予大家的感受,一边是艺术家驻扎的大本营,一边是市井气息浓郁的百姓人家,这种藏身于生活气息浓厚的市井中的艺术气息,让北京的资深文艺男女们趋之若鹜。 前波画廊知道草场地艺术区的人,总会提起“红房子”,这个偏南一点的红砖房院子占地面积颇大,里面最有名气的莫过于前波画廊。 2007 年,来自纽约的前波画廊落户草场地。 从画廊门前的小院里摆放的作品便可知画廊的审美不俗,坐落于庭院东北角的百年老桑树来自郑国谷的《百年老树再长一遍》;悬挂在庭院上空的金属雕塑来自宋冬和尹秀珍,一个用于喷洒水雾,一个用于点亮霓虹灯。而环绕着庭院的是东西两个大展示空间以及后面一个用于展示录像和装置作品的小空间。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日本摄影才女映里和中国摄影艺术家荣荣,这对当代摄影界的传奇伉俪所成立的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可以说是草场地最大的建筑了,灰色的砖墙房设计得凹凸叠起,凹进去的那一个个小孔,可以在夏夜点上蜡烛。坐在咖啡馆前的草地上晒着太阳,竟仿佛身处私人花园。漫步于一幅幅照片之中仿佛置身一条眩晕的影像隧道,这些作品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感官视界,纯粹且干净。 北京现在画廊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现在画廊,但都知道画廊的负责人黄燎原,这个身份多变的人,做过编辑、记者,现在开画廊,同时继续策划音乐活动、写专栏。他的名字就为画廊带来了最大的亮点,更不用说他独到的眼光,善于捕捉美,从而让这个没有外国血统的画廊在国际范围内引起了轰动。 草场地艺术区几乎没有特定的边界和框框来束缚自己,松散、自由而灵活,于是,艺术便能更纯粹。从远古王公贵族驰马狩猎之地到今日的艺术片区,它的浪漫还将持续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