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颐和园,浓缩的中国园林大成

时间:2014-09-15 19:45来源:《北京旅游》杂志供稿 作者:编辑部 点击:
颐和园犹如一部摊开的中国古代园林百科全书,移步换景,景致不重。无论是湖光山色的自然风景,还 是巧夺天工的人工建筑,以及引人入胜的传说故事、珍味佳肴,都会让人流连其中。

在中国,没有哪一座园林,能像颐和园这样,超出了风景本身的意义,来自皇家“私人定制”的湖光山色,于山水之间,敛动历史的波光。这里的每一处景点,除了饱含历史的典故和人文风情外,还满斟风云诡辩的封建社会、旧社会的中国民族记忆。

景致颐和园:最后的皇家宫苑在这片方圆296 公顷的土地上,古代的劳动人民凭着高度的智慧和才华,把整个颐和园当做一卷巨大的绢帛,而后以山水画的手法,或浓墨重彩,或笔走龙蛇,或繁复工笔,或刻意留白,将流水灵秀和山川厚重有机结合在一起,成就了一座集自然美、建筑美、艺术美于一体的园林史上的奇迹。

今天的颐和园,不仅是中国园林的代表之作,更是闻名世界的建筑奇迹。这座充满了艺术气质的皇家宫苑,最突出的特征,是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历代园林“装景”艺术的优良传统,博采我国大江南北造园高超手法的长处,兼具北方山川雄浑壮阔的气势和江南水乡婉约清丽为一体。不仅如此,颐和园还兼蓄古代帝王宫殿的富丽堂皇,取巧民间宅居的精巧别致,融合宗教寺庙的宝象庄严,因此既气象万千,又浑然一体,恰到好处,成为中国园林一书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页。

典故颐和园:一处景点一处故事颐和园吸引游客的,不仅仅是优美的湖光山色和高超的建筑设计,而且还有在这些之上的典故和传说。这些典故和传说,就像一条隐形的线,把在颐和园游玩的游客兴趣勾起,还原了一个更加有意思、内涵更丰富的颐和园。无论是十七孔桥畔的铜牛,还是昆明湖的起源;无论是乐寿堂内的“败家石”,还是佛香阁的由来,典故述说中的颐和园,更加饱满和耐人寻味。在颐和园游玩,一些经典不能错过,而一些典故,也值得一听。

在颐和园诸多的建筑群中,最令人瞩目的,当属万寿山和昆明湖。万寿山一开始曾被称作“金山”、“瓮山”,昆明湖的前身,则被称作“金水池”、“瓮山泊”、“西湖景”等,直到乾隆十五年(1750 年),万寿山和昆明湖的名字才最终确定下来,而后一直沿用至今。

“万象光昭”、“多祉攸集”,这是题在排云门上的两幅匾额;“复旦引星辰珠联璧合,顺时调律吕玉节金和”,这是排云门的楹联之一。这些措辞优美的题字,表达了和美祥顺的景象和对美好生活的祝福,也奠定了排云殿成为颐和园中心建筑的地位。

游玩颐和园:移步换景景致不重对于游人来说,颐和园犹如一部摊开的中国古代园林百科全书,移步换景,景致不重。无论是湖光山色的自然风景,还是巧夺天工的人工建筑,以及引人入胜的传说故事、珍味佳肴,都会让人流连其中。

对于游人来说,颐和园的面积太大了,一天逛下来还真有点吃力。如果不事先做些功课,而是信马由缰,难保不会错过一些精致的景点。而游客如果选择从不同的大门进入,便会有不同的画卷在眼前铺陈开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老子,最合格的CEO:历史名家

作者:赵亮亮

本书主要通过《道德经》中所讲述的观点,结合作者本人在做管理及培训中所遇到的各类提问及疑问整理成简单易懂的“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