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至今天,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依旧是北京的地标性建筑。在信息技术尚未发达时,它们有着无可比拟的知识殿堂地位,他们带给人们的,是知识的汇总和普及。现在,到国图、首图看书,或者是带着电脑去办公,更多的是北京人一种惯性的生活方式,和对知识的敬仰和尊重。 从1909 年到2009 年,国家图书馆馆名几经更迭,从京师图书馆到国立北平图书馆,到北京图书馆,再到国家图书馆。馆舍也几经变迁,从暂借什刹海北岸的广化寺,到国子监南学旧址,到北海河畔的文津街7号,到紫竹院公园东侧的新址。然而,无论怎样的历史变迁,百年来,在这方书籍的天地里,无数学人“为往圣继绝学”的信念从未改变,为广大读书人营造了一方精神家园。 1909 年9 月9 日,清政府批准筹建京师图书馆,安放内心精神的家园调内阁大库、翰林院、国子监南学书,以及文津阁《四库全书》、敦煌劫余遗书作为基本馆藏。1916 年,教育部发文告之京师图书馆,凡在内务部立案的出版图书均交京师图书馆收藏,国家图书馆职能开始体现。 今天的国家图书馆,分为老馆和新馆两个建筑体。其中老馆于1987 年落成,建筑面积14 万平方米,主楼为双塔形高楼,通体以蓝色为基调,取其“用水慎火”之意。主楼采用双重檐形式,孔雀蓝琉璃瓦大屋顶,淡乳灰色的瓷砖外墙,花岗岩基座的石阶,再配以汉白玉栏杆,充满了中国传统古建筑的美感,曾被评为“八十年代北京十大建筑”榜首;新馆于2008 年9 月9 日建成并投入使用,是世界上最大的中文文献收藏基地,同时也是国内最先进的信息网络服务基地。 走进国图,在各个楼层间,都会发现让人震惊的景象:在这座可容纳万名读者的图书馆里,虽然几乎每个座位上都有读者,但整个空间去几乎听不见有人说话的声音。从高处向下眺望,贯通几层空间的天井呈现出巨大的“回”字形样式。读者们静静地端坐在座位上,沉浸在书籍之中。这个时候,让人不由得感叹书籍的力量,感叹精神家园的强大。 和国家图书馆一同为北京市民带来精神上饕餮大餐的,还有今天雄踞在东南三环边的首都图书馆。 和国家图书馆一样,首都图书馆的发展历史,也伴随着国家的发展和民众的启蒙之路。首图的前身是京师图书分馆、京师通俗图书馆、中央公园图书阅览所, 分别创建于1913 年6 月、1913 年10 月、1917 年8 月。 追根溯源,三馆的创建都与鲁迅先生颇有渊源。 京师通俗图书馆是辛亥革命后我国第一个面向普通民众的图书馆,鲁迅先生曾亲自参加了开馆典礼。 三馆建立之初,宗旨意为“以引起国民读书之爱感并藉副大部振兴社会教育之至意”。当时,京师各图书馆被蔡元培称为“失学者天堂”,鲁迅、夏曾佑、梁漱溟、沈从文等一些文化名人经常光顾,成千上万的学子在首都图书馆自学成才,走上服务社会的道路。 涵芬楼:涵芬楼位于北京王府井大街,一栋风格清爽的灰白色小楼,店名牌匾由启功先生亲笔题写。营业面积约1500平方米,店面敞亮、格调高雅,上架图书总计4万余种,主要为工具类图书及人文社科类图书,涉及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政治等方面,同时开辟有商务版的“精品图书专区”。 涵芬楼是商务印书馆上海时期的藏书楼,其创立可远溯至1904年。其时,戊戌维新人物、翰林出身的张元济主理商务印书馆的编务,在编辑工作中,苦于找不到好的善本,遂创设涵芬楼,取含善本书香、知识芬芳之意。1909年,正式以涵芬楼命名。涵芬楼从收集善本古籍开始,继而中外图书兼收。整个书店的环境十分安静,非常适合静心阅读。其楼下有商务三联和中华书局的专门柜台。 地址:东城区王府井大街36号中国书店(琉璃厂店):中国书店是琉璃厂南新华街上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设计风格清雅俊逸,深远幽邃,既融入了宣南文化,又不失中国书店的传统特色。 门前一棵古树绿荫如盖,显得古朴而生机盎然。最开始,这里书店的格局为一条特色鲜明的长廊,在京城书友中享有盛名。彼时,即使不论图书种类,但是这条长廊,便是一道风景。后来,这里进行了改建,长廊被拆去,改成了不同的厅室。 中国书店的面积有一千多平方米,分为南北两个厅,分别有不同种类的书籍展示其中。 其中,北厅主要是文学、历史、哲学类别的书籍,以及新印古籍、古旧书,同时,这里还汇集了大量的民族史志、地方文献、历史典籍等图书。南厅更偏重艺术类的书籍,美术画集、美术考古、技法、碑帖以及鉴赏类书籍,应有尽有。 地址:西城区琉璃厂东街11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