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者:王靓, 生在北京,长在北京。 从小混迹于北京的大街小巷,热爱探寻那些隐藏在胡同深处的故事。愿此生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拥有精彩、充实的人生。 旅行缘由阜景街的文化韵味绝不是走一次便能体会全的,胡同里人们的生活必须要一次次地来才能依稀摸到其脉搏。 旅行地点新川面馆+白塔寺药店+广济寺+西四北头条-北八条+中国地质博物馆+砂锅居+义达里+北大妇产儿童医院+团城+大石作胡同+故宫角楼新川面馆+白塔寺药店+广济寺+西四北头条-北八条+中国地质博物馆阜景街是一条极具历史感的街道,有着古老的元代胡同——砖塔胡同,有着北京城最大的四合院保护区西四,有着历史悠久的白塔寺药店以及义达里小区,以及那些说得上名字说不上名字的小巷子。慢慢走,慢慢品,文化的气息便从骨子里弥散出来。 出门已是半晌午,先到阜成门东北角的 13 新川面馆吃上一顿当不当正不正的午餐。没到饭点,店里人稀稀拉拉的,难以想象中午时这里会熙熙攘攘,几乎没有下脚的空间。要一份凉面,芝麻酱的浓郁香味与特制酱料的甜味、辣椒的辣味,让一碗平淡无奇的面成为了老北京人夏季里最爱的美食。 吃过面,晃荡到 14 白塔寺药店 ,外墙上的药材砖雕栩栩如生,与整体风格融为一体。门口有着两副对联,其中一副写着“欲向市中求妙药,须知海内有奇方”。这家药店距今已经有140 多年的历史了,别看它现在只有两层楼高,但却经历了一番波折才成为现在这样。在最初的时候,药店本来就是一处两层建筑。上世纪70 年代末,翻盖成现代风格的大楼,地下一层,地上五层,一下子就把妙应寺白塔挡住了。 后经专家学者、政府多方努力,才启动了药店“降层” 工程,终于药店又矮回去了,白塔又能看到了。 过药店,沿着阜内大街向东走,不多远,就看到了 15 广济寺 。这是一座始建于明代的寺庙,1931年毁于火灾,1935 年重修而成,现在是中国佛教协会的所在地。寺院并不大,游人也不多,极为安静,在闹市中突然有这样一处所在,真是令人神清气爽。 出寺院,走进 16 西四 的巷子里,探访这片北京城最大的四合院保护区。穿过扭扭曲曲的六合胡同,到了西四北头条,这条胡同在明清时称驴肉胡同,这一胡同的得名与当时的产业布局是相对应的。早先时,赵登禹路与太平桥大街原本是一条河,河上有一座桥——马市桥(即过白塔寺药店后拐弯的路口),桥的四角分别有马市、驴市、羊市、猪市,附近的胡同也因而得名。二条到八条也都有着极富特色的曾用名以及名字后的故事,二条叫“帅府胡同”,三条叫“箔子胡同”“雹子胡同”,四条叫“熟皮胡同”……三条里还有著名京剧艺术家程砚秋的故居。 绕出胡同已是在西四最北边,慢慢往南溜达,一路之上见到人满为患的延吉餐厅,也看到了西四路口的街楼里是新华书店,到西四路口,对面便是17 中国地质博物馆 。这是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第一个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至今已有近百年时间,藏有蜚声海内外的巨型山东龙、中华龙鸟等恐龙化石,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等古人类化石。 沿着西四南大街稍走一段,便看到了 18 砂锅居 。 它开业于清朝乾隆年间,至今已有200 多年历史了。 从开业直到民国年间,这里一直是半日营业,一过中午,就摘幌子、卷门帘,停止营业,这着实算是京城饭庄中的一怪,所以老北京有歇后语“砂锅居的买卖——过午不候”。虽然现在变成了全天营业,但这故事却是很多食客津津乐道的。 砂锅居北边是义达里。街边的一道青砖拱门上写着“义达里”三个字,里边有4 条胡同、2 条大街。 据记载,这里曾是和硕定亲王府,后来传到贝勒毓朗时,人称“朗贝勒府”。毓朗是晚清赫赫有名的人物,他的外孙女就是中国的末代皇后婉容。19“ 义达里” 这块匾额写于1936 年,是书法家张济新(张学良的老师)所书。 再向北,沿着西安门大街向东走,就到了 20 北大妇产儿童医院,院内有民国年间(约1914 年- -1916年)竖立的实际测量北京内城海拔高程的水准原点石碑遗址,这在北京城历史上也是独一的。 再向东,就是北海公园。南门附近就是21 团城 ,这是世界上最小的城,曾有很多故事发生在这里,团城三宝、修建北海大桥时团城如何保存下来,每个故事都为这八百多年的古建筑增加了可看性。 从公园的东门出去,沿着陟山门街走一段,可以拐进 22 大石作胡同 ,这条悠长的胡同极为安静,从热闹的北海公园来此,一下子就感觉沉静下来,如在两个世界。沿着紧窄而曲折的胡同一直走,拐过最后一道弯,突然就见 23 故宫角楼 撞进眼帘,砸进心中,时间仿佛就此停滞,只余眼前之景。 砂锅居+义达里+北大妇产儿童医院+团城+大石作胡同+故宫角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