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写在何水法从艺五十年之际:把中国花鸟画推向新高峰

时间:2016-02-25 09:31来源:《北京旅游》杂志供稿 作者:俞力培 点击:
何水法说中国画有中国画的观察方法,西洋画有西洋画的观察方法。山水画有山水画的观察方法,花鸟画有花鸟画的观察方法。山水画的观照方法一般是画远景,花鸟画一般是画近景。传统的画是折枝的多,所谓“赏心只有两三枝”,他以前也是比较关注一花一木。 因此

与何水法先生相交近三十年,虽以文字相交,但何水法先生现在是媒体追捉之人,其画为藏家追,其人为记者追,是“粉丝”无数的公众人物,因此除了先生的私人文字,我便避开了热闹,与先生时时相聚,如父子情深,他车祸受伤,我陪伴在侧,彻夜深谈,谈的就是艺术,如何让中国花鸟画走出新路,人淡如菊,淡忘于名利功禄,倒也是另一番人生的境界,何水法先生总是在忙碌之中,没有歇的时候,夫人严杏仙说:“水法,你好歇歇了,年纪快到七十了,不要老是把自已当成小伙子呢!”何水法说:“我倒是想歇歇,可我怎么歇得下来呢,那么多事情要做!”

啊!怎么一晃何水法先生要七十岁了呢,看他风风火火,每天热情洋溢,激情蓬勃地在创作,在带学生,在办画展,在做慈善,哪像一个年近古稀的人呢!

转眼间何水法先生专心绘画近五十年,从影响巨大,声誉卓著,桃李满天,我的笔也跟不上他的步伐了。

然而,我是深知何水法的使命的,他要把中国花鸟画带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境界,他要把自己的技法和对中国画理解教给学生们,他带学生几百个,从高校到自己办班,几十天与学生同吃同住,以传统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来教学,几年下来绿树成荫,桃李满天下,不少成了著名的画家,仅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的就有几十个。他献身于慈善事业,爱心袭身,捐钱捐画办希望学校,赈灾救难,扶贫济困,几十年如此,作为政协委员他参政议政,来推动这个社会的进步,为温家宝总理关注的《富春山居图》的两岸合璧就来自他的政协提案。这一切对他来说都是义不容辞的,这些年他忙的就是这些。

中国画发展到今天,特别是花鸟画创新的力度是远远不够的,远的不说,从宋至今真正开风气的才多少人呢,八大山人、石涛、徐渭、吴门四杰、杨州八怪,近代的就是任伯年、吴昌硕、黄宾虹了,当然齐白石、潘天寿等等也成就很高,但都是在前人传统的范围内有了自已的发挥,要说创新是有的,但离开风气还很远。

开风气当然难,各个领域都一样,政治也罢,那叫划时代,科学也罢,那叫新纪元,都是开天辟地的事。

对艺术而言更难,变革社会可以有组织,科学可以有一个团体去研究开发,艺术那纯属是个人的事,你不可能去组织个团体去创新革命。

中国花鸟画如何革命,开拓新的天地呢!

在何水法三十来岁的时候,国立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国画大师吴茀之先生看了何水法的创作后说:“水法,你是将来为中国花鸟画扛大旗的!”语重心长啊!可为这句话何水法没有一刻能够稍停下来,思考、探索、变革、创新、追求、领悟……大旗不是那么好扛的,创新立派不是那么容易的,何况中国画是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的东西,何水法在日夜的深思探索中孜孜以求!

中国画是以笔墨为本的,几千年的传统要突破太难了!

要创新道先要破,不破不立,破旧才能立新,要破首先得自已有深厚的传统功力,这就像厨师烧菜,你如果连最简单的菜都不会烧,怎么去烧复杂的可口的菜肴呢!

许多人认为何水法的花鸟画是从突破形式开始的,说他只是搬掉了花鸟画中“大石头”!

非也,非也,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更是外行的说辞。

中国画是笔墨的艺术,没有笔墨中国画无从谈起,何水法是深知这一点的,无论书法、写生、还是工笔、还是兼工带写,还是大写意,何水法都深谙其道,功力深厚,其作品成就也可谓盛誉天下。

所以何水法先生的中国花鸟画革新是从笔墨开始的,再到色彩,再到构图,再到形式的,如果仅仅是搬了“石头”,那是空洞的创新,按何水法自己的说法就是“形式主义者的创新。”

笔墨如何创新,何水法不仅以自己的实践说话,他还专门写了不少的论文,其中《水法通时八法通》,就是有影响的一篇。

何水法书法入画,用笔从讲究到随意,到随心所欲,驾轻就熟,都是有章不乱的,用笔,枯、涩、侧、直、横、泼、点、写、抹、扫、提、按、画……都得心应手,墨随笔走,浓、淡、清、藏、露、疏、密、远、近、阴、阳、雅、拙……尽显画面,画家所要表达的思想意境方可淋漓尽致,才能气韵生动,才能意境幽雅。

什么叫中国画的淋漓尽致,何水法说那就得用笔墨运用到位。

什么叫中国画的气韵生动,何水法说那就得心在笔墨中倾情。

什么叫中国画的意境幽雅,何水法说就得诗意在笔墨中流淌。

这是中国画的精髓。

何水法八十年末、九十年初的花鸟画大写意就深得前大师盛赞,李可染大师看到他的泼彩《牡丹》

后说:“神韵卓显于用水大胆,得其妙法。”陆抑非先生看到他的泼墨牡丹时激动之余为他题写了“休言泼墨是新路,水法通时八法通。”

观何水法每幅作品,笔法是十分丰富的,从不见直笔到底,横笔到头的,他的用墨灵动空朦,浓淡有致,诗意气韵尽其中。

可见何水法先生用笔用墨用水之创新,何水法先生早年就以探索中国花鸟创新之路为已任的。并非心血来潮只搬了什么“石头”,那是非常外行的话。

何水法深谙大画家石涛所说“墨之溅笔也以灵,笔之运墨也以神。墨非蒙养不灵,笔非生活不神”的道理的。

何水法的创新从笔墨开始,他为中国花鸟画开创的新气象是有目共睹的,前辈大师早有肯定,何水法说中国画创新要从笔墨开始,没有笔墨一切无从谈起,就像一个婴儿连走路都不会那是无法去参加跑步竞赛的,我们说八大山人,说石涛,说黄宾虹等等开宗立派,首先他们的笔墨与人不一样,可说是开创中国画的新笔墨才有新气象新意境。

何水法先生花鸟画笔墨创新之外就是色彩的创新,这是他的作品让人耳目一新的所在。

尽管他的作品画面大红大紫,又是花鸟画,但不见一丝俗气,真正是雅俗共赏,无论是哪个层次的人看了都会久久注目流连忘返,藏家们更是爱不释手。

要知道花鸟画最易俗气的。

何水法的用色是十色讲究的,也是深作探索的。

何水法曾与我说,他除了吸收西洋画,更从黄宾虹那儿学到一些东西。1991 年,他在浙江博物馆古荡裱画间里看见黄宾虹的画在裱,正好其中有黄宾虹的花鸟画,画得很冷艳,其中有一张牡丹,因为笔没有洗干净,掺了一些花青,别有韵味。黄宾虹可能是无意的,但他有心,悟到了一些东西,有了新的想法。这以后,他的牡丹开始用花青,鲜艳的红色,亮丽的黄色中掺和着属于冷色调的花青,使得他画的牡丹浑厚,设色艳而不俗。而他的用色是用色彩来固守传统文人画的笔墨,古人说“墨分五彩”就是“五彩即墨”。他用色彩专注的还是见笔,以笔运色。这就不同于有些所谓“创新”者,革了笔墨的命,只是用色“涂”,只是“敷色”。

何水法的花鸟画,浓而不艳,艳而不俗,由笔墨而色彩,起点高,对笔墨色彩的效果可以信手拈来。

何水法强调书法的线条品质,构成、泼墨、泼色的运用,尤其注意淡墨的表现,因为淡墨能起到调和的作用。

何水法说中国画有中国画的观察方法,西洋画有西洋画的观察方法。山水画有山水画的观察方法,花鸟画有花鸟画的观察方法。山水画的观照方法一般是画远景,花鸟画一般是画近景。传统的画是折枝的多,所谓“赏心只有两三枝”,他以前也是比较关注一花一木。

因此就有众人所知的何水法“搬掉”了中国花鸟画的“大石头”。他觉得历来中国花鸟画家就以“大石头”,或山水来衬托花鸟,扩大画面,装饰气势,哪个画家都如此,自已早年也画过,但他觉得这样既显局促,又让花鸟山水难舍难分,无法充分呈现花鸟画韵味与气势,对中国画花鸟画的发展是重大的阻碍。

何水法觉得中国现在花鸟画应有自己的面貌,应该更现代,更具气象,搬掉大石头的时候到了,他也有这个功力。

于是,何水法搬掉了中国花鸟画上的“大石头”,气象更新,中国花鸟画旧貌换新颜。

1997 年以后,何水法开始转向全景式的构图,团块式的全景构图里,阴阳调和、起承转合都在里面了,幅幅作品给人向上的力量,浓烈而立体,我曾对何水法先生说“你的花鸟画给中国人带来了阳光灿烂的气象,你的花鸟画是阳光灿烂的中国画。”

是的,他的巨幅作品画满五十六朵牡丹《总领群芳》图,挂在钓鱼台贵宾会见厅,一直让中外宾客看到五十六个民族阳光灿烂的中华大地!

现在何水法画的东西拘泥形式的东西少了,他越来越倾向于画自己的感觉,画整体的感觉,视觉上不是近景,是远景,考虑气势为主。

何水法创新不忘传统,他认为中国画还是要强调传统,这不光是个技巧问题,最根本的是思想,是精神,精神包含“胆识、悟性、学养”。

何水法说现在中国画坛有两个不良倾向,一是高调“创新”,为新而新,二是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半步。

我们处在21 世纪,作为传统绘画艺术,中国画需要在传统基础上革新,变很重要,变则通。何水法先生说中国画一定要变,要用变的方法来弘扬优秀传统的民族文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感动一生的故事

作者:涂滢

《感动一生的故事》一书讲述了生命中那些令人感动的无数瞬间。生命中总有一些伟大的心灵,让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也有…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