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社会文化繁荣,绘画流派多元的时代,我们更加期待在画展上看到纯粹的艺术,纯粹的艺术精神,纯粹的艺术人。就像影视导演张子恩,与其子画家张梁,这样一对热爱故土文化,崇敬大自然,以美为信条的艺术创作者,他们用“天马行空”般诗意的想象,以浓烈激情的笔触,表达着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与深情……2014年9月28日在北京的繁星美术馆里举办的《天马行空》画展是一个很有趣的个例,他们的父子关系使这个小画展犹如一个过往年代与当今时代间的艺术承传缩影,也是一次探究中西方绘画如何有机结合的视觉体验与分享。 用父亲张子恩的话概括就是,“我和儿子虽然在画法和风格上截然不同,但是对大自然的感情是完全一样的,对祖国的热爱更是完全一样的。” 我们在描绘诗意的美 以“马”为创作题材及画展主题,是这对文艺父子在2014 年年初就已然决定的事情。触动导演张子恩构思灵感的是骏马奔腾不休、不停歇的精神,这是他认为即便马年过了一大半,也仍旧不会过时的主题。现场两代人的创作,虽然从风格和表现手法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却体现出一个清晰的互通与继承关系。用父亲张子恩的话概括就是,“我们虽然在画法和风格上截然不同,但是对大自然的感情是完全一样的,对祖国的热爱更是完全一样的。”对于大半生从事影视导演及业余绘画创作的张子恩而言,艺术本身就是为了表现“美”,无论绘画,还是做影视,都是为了表达自己心里对美的一种感受和对现实生活的感受。 张导用这一主题表达了自己对2014 年现实生活的所观、所感,及其体会,就像其创作的《马年印象之二驱散雾霾》,寓意就是“驱散阴霾”。张导解释说:“因为北京乃至全国都在遭受雾霾影响,那么环境保护就成了当下众人关注的问题,我们的政府为此做了很多实事。画中就在表现天空中化身云彩的天马,以其力驱散走阴霾后,北京显现出原本的美好的情境。天马之下以北京为背景,而北京又是一个古老和现代的结合,古老的北京有角楼,有故宫,有景山;背后是现代北京的高楼大厦,因为驱散了雾霾,都显得明朗耀眼。这种超越现实的创作,包含着浪漫主义的想法,更有一些理想化的东西存在。” 虽然是73 岁的年龄,张导依然保持着对艺术创作的激情,他说:“做艺术要有激情、有艺术感觉,绘画就是激情使然。前不久,我就在繁星戏剧村看了《说走就走的旅行》,深有感触,所以我也想做这类题材的影视和画作。 随即,我也利用短暂的空闲时间,跟儿子去了一趟地中海,我们准备在冬天进行创作,明年继续举办一场《说走就走的地中海》画展。”当谈及儿子张梁,他自豪地称自己是儿子的启蒙导师。从小生长在电影制片厂的张梁,摄影棚就是玩耍的乐园,令他感染至今的是在电影棚时代,需要绘制巨幅幕布,画面充满想象与神奇的变化,慢慢地张梁开始接受正规绘画引导,而从起初的排斥到十五六岁真正喜欢上绘画,就如同电影里蒙太奇的变幻过程。如今,张导同样支持儿子潜心探索中西方融合的中国油画创作形式的理想。 而对于这个创作理想,画家张梁具体解释说:“我的创作意图是发掘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精髓的东西,然后探求用西方油画的技巧,让中西文化相糅合。从古至今的绘画,都在纠结于写实与抽象两大阵营的强弱对抗,而我正在尝试怎样在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之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怎样让两者皆可变通,又不破坏其本质上的东西。而且我认为把两个阵营糅合在一起将是一种趋势,就像过往东西方文化碰撞之后产生的艺术。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留法画家林风眠这样杰出的先辈,已经将中国绘画带上了一条中西方结合的正确的实践之路上,当时在他们的中国油画作品里已经体现出东方的诗意表达。所以说,我的做法并不是创新,而是努力探寻如何更好地延续和继承下去。同时,绘画手法因人而异,我个人更喜欢力量感强,粗犷的表达。”张梁的绘画初衷是强烈的,视觉表达激烈,色彩鲜艳,如品菜一般更禁食味。 而他也在积极尝试其他形式的艺术创作,比如创作多部影视剧本,如果时间允许他还希望尝试舞台剧的舞台设计及服饰设计。 从西方印象派,到德国的表现主义,包括日本浮士绘,18 岁开始张梁便辗转多国研习绘画十三载,如今,他反而在做的努力是把这些绘画影响全部忘掉。他说:“只有这样才能还原一个自我,而要做出属于自己的东西其实相当困难,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相当大精力来做的一项研究、一个活动。”在张梁看来,中国的元素就是他的创作思路,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丰厚宝库。然而,怎样把这个宝库打开,更深层去探讨、去探索;怎样为东西方文化的结合找一条路,或者找一个切入点,切入进去是他的一个目标。 基于这样的心路历程,张梁称这次画展的跨度其实是10 年。他说:“这次最大一幅作品《天马行空》是留学德国时创作的,我在向大家展示一个脉络,我十年前是在画比较抽象的,比较具有表现性的,比较大的用刷子刷出来的作品。而当2007 年底回国后,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了解,我喜欢去博物馆,喜欢去看老的东西,喜欢看以前留下来的一些东西。再加上我的出生地陕西,汉唐的文物很多,所以这次主要的画展部分就是唐三彩系列,其实就是中西方融合出来的一个作品。参观者同时可以联想在那个时代,釉制品很大一部分是从波斯国等国外传来的,在当时中西方的交流和文化很大程度已经融合在一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