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花甲之年的画家来说,多年的旅美经历使赵准旺总也解不开心头的思乡情结。他乡的热闹繁华、时尚现代,总也比不了故乡——北京的安静祥和,每每拿起画笔,难免萌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感叹。用他自己的话说,就算要倾其一生的精力也要将北京的美留在心里、展现给世人。 作为一个艺术爱好者,作为一名“北漂”,我在有意无意中闯进了琉璃厂——那是北京最有名的文化一条街,也是艺术的天堂。去的多了,看的也不少,脑海里便产生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念头。无意中认识了赵准旺,也许这便是缘分,见了面,才知道他是个道道地地的“老北京”,而且土生土长在琉璃厂。 听“老北京”讲北京,于是,故事便多了起来…… “老北京”心里的老北京 作为北京土著,且又出生在琉璃厂,这是赵准旺的福分,师承家范,耳濡目染,想不画画都难,何况他又偏偏喜欢上了这一行当;这还不说,其父母又与五百年难遇的国画大师齐白石交往甚密,大师在侧,想画不好都难。 离家最近的好去处莫过于正阳门火车站了,如今已是北京铁路博物馆,儿时的赵准旺最喜欢和伙伴们在这里玩耍,还有旁边的护城河也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城楼上的吊脚、石桥的汉白玉栏杆、矗立街头的牌坊、迎风招展的茶馆吊旗、林立街头的老字号以及嘟嘟而来的有轨电车等,都是他想要铺满宣纸的美景。 除此以外,国子监的孔庙和郁郁葱葱的千年古柏更是深深吸引了赵准旺,那苍老的根和干裂的树的肌理,常常触动无数次来此写生、创作的他。在他的作品《皇城古柏》里,赵准旺将散笔技法发挥得淋漓尽致,松柏的肌理由上而下贯通一气,充满着浓郁的沧桑之感。他用打点的技法层层积厚,却也不忘“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的古训。皱纸法的应用使得城墙表面的肌理愈发沧桑,仿佛在向世人倾诉着曾经的历史。 但不论用何种技法,赵准旺都不失时机地以一个“老北京”来阐述着自己的创作理念:一切技法和效果为主题服务,让画面丰富起来,让画面融入人文内涵。 “老北京”画里的新气象 1979年至1985年,赵准旺在北京市旅游局任美术干部,那时还没有现在如火如荼的“旅游大军”,饱游沃看、寻幽探胜还没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赵准旺以一个艺术家敏锐的审美感觉,深深感受到了北京这座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城市风采,以及其中蕴含着的巨大的旅游资源。 为了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北京的味道,赵准旺在1982年和1989年由叶浅予发起、吴冠中领衔参展的“北京风光展”中,尽情地展现了滋养他的家乡——北京的新城旧貌,也使他的艺术创作渐入佳境并开拓出一个独特的田园艺术风格。从那时起,赵准旺确定了以“北京风光”为起点的系列创作活动,为长城饭店、王府井饭店、北京地铁站等场所创作了一批以北京名胜为题材的作品,特别是赵准旺参与组织的第三届大型“北京风光展”,不仅在美术界引起轰动,也吸引了众多旅游爱好者的目光。 2001年,赵准旺回到北京,在吴冠中先生支持下,策划组织了“第三届北京风光展”,既为北京申奥贡献了力量,也抒发了自己离乡十年的思念之情。 赵准旺重新创作了一批以“北京风光”为题材的作品,不仅画老北京的宫廷院落、胡同街道和百姓的市井生活,也画以高楼大厦、立体交通为标志的、变化中的新北京。他的作品,具象、抽象、水墨、重彩已无明显分界,画面上也看不到传统程式的影子,对称、渐变、焦点透视等传统山水画家不常使用的构成手段,大量出现在他的作品中,展现了画家墨彩纷呈、明快清新的艺术风格。 北京申奥成功的消息振奋了旅美的赵准旺,他认为这是一名画家为奥运、为北京、为时代尽力的时候,这样的机会自然不能错过。 赵准旺说:“因为有童年的生活经历,对北京的变化才有更深的感受,传统融入现代的得失进退才看得更清晰。” 为此,他曾多次徜徉在鸟巢工地,徘徊在现实与艺术之间。他从不同的角度对鸟巢写生,又从大量的写生作品中找到艺术的原点——生活。 2007年7月,在北京画院美术馆,由北京奥组委支持举办了“人文奥运·魅力北京”——旅美画家赵准旺北京四季风韵画展;2008年7月,由奥组委支持举办了“赵准旺奥运情画展” 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开幕。 在赵准旺的《北京奥运情画集》里,收录了他以北京奥运为主题的大部分创作,既有红墙绿瓦、古柏青松掩映中的先锋建筑,也有西山晴雪、翠湖长堤衬托出的场馆新姿。在《别有洞天皇城外》这幅作品中,他将古树城墙的苍郁和远处若隐若现的高楼大厦糅合在一个画面里,由一抹亮丽的角楼金顶连接着,松柏和红墙似在低语诉说以往,角楼翘首期盼似在展望着未来。《建设中的奥运场馆》、《奥运公园所见》等数十幅大作,反映了赵准旺创作这类作品时付出的心血和劳动。 不仅如此,赵准旺还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创作了长10米、宽1.8米的巨幅国画作品——《伦敦·北京·奥运情》。在这幅作品里,他倾注了自己对两地的热爱和情感。 这幅作品的创作,对他来说不仅仅是接受了一个委托,而是要达成一个十多年前就存在的心愿,仿佛是在完成一件冥冥中被感召的、义不容辞的工作。 “因此我在这幅作品中,用传统的意象、传统的水墨重彩表现主题,我不顾伦敦、北京远隔千山万水的客观事实,忽视真实的空间距离,用大量的云、海将伦敦、北京联系在一幅作品里,两地重要的标志性建筑、尤其是奥运建筑更是精心描绘、重点突出。” ——《伦敦·北京·奥运情》 苦瓜和尚说,笔墨当随时代。赵准旺用其笔墨表现着现实生活,用其情感表达着对古都的情、对故乡的爱。他从金陵亚明那里得散笔之法,而亚明尝得益于傅抱石,傅抱石以其出神入化的披麻皴而偶成散笔。赵准旺行走其间,传承有序。加以受学贯中西的吴冠中、善焦墨的张汀、善大写意的崔子范的影响,赵准旺才能将其笔墨功夫和海派的洒脱、京派的豪迈、以及旅美多年对西画的研究、探讨熔于一炉,融会贯通。 赵准旺曾在二十多年前跟随四十多位来自世界各国的摄影师一起走完了长征之路。 当时,他是团队中唯一一位画家。后来,他用画笔创作了巨幅作品——《万水千山图卷》,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如今,定居北京的赵准旺只想倾其一生为家乡服务,用手中的笔和墨,用薄如蝉翼的宣,用毕生积累的万水千山,用一颗像常人一样滚烫的胸怀,描画北京最美的风景。 赵准旺,1945年生于北京,中国当代著名彩墨画家、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艺术创作院副院长、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国西北大学客座教授、美国现代艺术交流学会会长。出版有《万水千山途记——赵准旺写生作品展(一)万水千山途记——赵准旺写生作品展(二)》《赵准旺水墨画集》《名家画北京》《田园乡情——赵准旺水墨画集》《山水画坛——赵准旺作品》及《人文奥运魅力北京——北京四季风韵画集》《北京奥运情画集》等三十多种画册(集)。收入《中国当代美术家名人录》等,并被列入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出版的《世界名人传记辞典》及美国《世界杰出人物与领袖传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