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邹家亮画论三:你画的是中国画吗?

时间:2015-11-13 17:01 来源: 作者:邹家亮 点击:
在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中国画发展到今天面临了这样一个让整个画坛争论不休的问题,那就是:怎样发展才能保留中国画的特色优势?如何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又不至于完全被西化?

【导语:邹家亮是近年来活跃在网络书画论坛上的画家,他十多篇书画论文被许多刊物转载,震动了画坛;他用最朴实的语言揭示深刻的道理,理清了长期困扰画坛模糊不清的概念,读了让人有耳目一新、方然顿悟的感觉,对当代中国画的发展非常有指导意义】

在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中国画发展到今天面临了这样一个让整个画坛争论不休的问题,那就是:怎样发展才能保留中国画的特色优势?如何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又不至于完全被西化?

这一问题要从理论和内涵上说比较复杂。不妨用一个比较简单直观的方法来检验。

在讲这个方法之前,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中国画,我觉得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国画,是指发展到相对完善时期,尤其是文人画、写意画出现,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的时期,实践和理论也达到了相当的完善,应该说这一时期最有特色因而也最具有代表性。必须说明的是我们所谓的中国画,当然不会是指原始社会中国人用牛血在石壁上画画开始算起。

那么怎样才能检验一幅有新意的中国画,它还保留了中国特色的文化优势呢?这个方法就是先将它与书法挂在一起进行检验,然后再将它与中国古典家具,如中国陶瓷、紫砂壶、根雕、砚台、古琴、盆景等,甚至与中国文人最喜爱的植物——梅兰竹菊(尤其是栽种在紫砂盆中的),放在一起,如果它能与这些深深烙印着中国民族文化的精神产物相得益彰,相映成辉,天然和谐,风雅无限,形成一种无法名状的中国文化特色魅力,组成了一种非常“中国”的意境氛围,那么无论你怎么创新,怎么吸取多少外来文化,都是对路的,都是中国画合乎规律的发展,否则就走偏了路。

试想:一把紫砂壶用书法刻上题句或者刻上一枝写意风格的梅兰竹菊,就会感到和谐、清雅,但是刻上一幅西洋画,就会让人觉得很不对味。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保留这一民族特色呢?当然不是为了特色而特色,是因为我们这一特色是西方和其他民族所不具备的“艺术之美”,我们的艺术之美与西方的艺术之美遥相呼应,形成一个优势互补的关系。如果有一天中国画与很“中国”的东西放在一起,已经感到很不协调,不和谐了,那么就意味着中国画的东方艺术之美已经丧失,现代西洋画将替代我们。

中国画为什么会与很“中国“的东西放在一起感到和谐无比呢?因为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活实践、艺术实践中,中国画一直在不断吸取其它姐妹艺术的营养,并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它们又是在共同一个哲学思想、审美理念以及共同自然环境下给予的灵感启迪成长起来的一片艺术森林。中国画的特色不是哪一个人一夜之间创新出来的,它是经历数千年,无数代人一点一点不断地探索,才形成了诗、书、画、印高度综合的完美体系,四位一体的中国画又与我们民族其它姐妹艺术,文化产品形有机的完美体系,这一点没有哪一个民族绘画艺术可以与之相媲美。国画就是国粹之一! 所以要画好中国画,保留中国画的东方艺术魅力,不仅要掌握一定的“诗书印”艺术规律,还要了解中华民族其它方面的特色传统文化,或者说要懂“国学”。中国画是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里长出来的一棵参天大树。

最近我在论坛上看到有一位画家说“文人画是外行画”,或许他想有一语惊人的效果,但我觉得他的话,对认清自己的民族文化没有积极意义。说出这样的话,无疑让人感到他对中国文人画是个门外汉。如果大家都被这样的思维主导,中国画的东方特色迟早要被丧失掉,我们祖先几千年在艺术长河中的辛勤探索将毁于一旦。在国画的发展过程中,还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深思。

“西方体现华丽,东方体现风雅;西方讲究感官刺激,东方讲究心理舒适;西方追求创造力,东方尊重自然性,两者并存,不可合一”。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互联网商业思维:揭秘网贷生存指南

    作者:《经理人》杂志

    从互联网商战、互联网金融、互联网营销、互联网商业模式、互联网新平台运作方法以及对互联网未来发展预测的角度,全面…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