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之素年,谁予锦时?”一年年流水般素静的日子,偶尔有繁花飞渡的如锦时光,那该是多美的事情。 有些事情是我们无法预料的。就像这秋的落地,没有任何声响,甚至没有惊动几片苍老的树叶,一眨眼的工夫,天气就转凉了。 站在城市一隅,仰望天空,我看见秋天正在穿过城市。云淡清朗,满眼都是难得一见的蓝色,那是其他季节雕刻不出的深邃与鲜亮。 北京的秋天,骨子里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独特韵味,是那种别致的成熟的纯净。有时候我注视着北京的秋天,感觉它是有生命律动的,似乎它用洞悉一切的双眸注视着那长长的红墙、灰色的老巷子以及历经了几百年的古槐……或许,这座城市深厚的底蕴赋予了这个季节独有的洗练与精粹。“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郁达夫《故都的秋》里面描述的景象虽然已经距离我们很遥远了,但是你无法抵挡北京秋天神韵的牵引。 北京的秋天最有写意气质的莫过于北海了。琼华白塔,太液秋风,北海落红,一不小心观望,就会痴醉在秋的柔波里。夕照下的北海,环湖皆柳影。那时,凉风乍催,绿波微皱,一塘荷叶卷起无数形态,几枝莲蓬飘摇有致,一幅活生生的丹青写意跃然而出。当夕阳翩跹谢幕,暮色悄然升起,缓缓地,静静地漫过一排排垂柳,漫过蓝天下的白塔,瞬时,绛红的落日宛如楚楚动人的仙子,惊起漫天飞霞,染红薄薄的流云。流云和着太液秋风飘逸,甩出长长的流苏,呈现出其他季节里少有的惊艳魅影。 不过,秋影弥漫的北京城,要数寻常巷陌中的秋韵最有北京风物的纯正血统。胡同无疑是北京秋意最浓的地方,秋的真谛似乎就隐藏在这看似寻常的窄巷中。青灰的墙角蜗居着几束枯枝败草,落叶散漫地躺在青瓦石阶上,一群哨鸽扑棱棱地飞过头顶瘦窄的天空,站在狭长的胡同里抬头仰望,能够感受到时光罅隙里发出崩裂剥蚀的声响。在秋天的胡同里穿行,依然能够见到有人叫卖糖葫芦,依然能够目睹小青年骑着单车吹着口哨倏地闯进少女羞涩的视线,依然能够听到大人放开嗓门大声唤孩子回家吃饭……市相丛生,平淡如水,有时还能制造点小浪漫,或许这就是胡同里的原色生活。胡同里的秋天,有一种淡然的清幽却不冰冷呆板,一切的温暖、安适与和谐都浓缩在这一条条或狭长或曲折的胡同中,因为里面停留着记忆的温度。 不经意间,注目了一座城市的秋天,突然惊讶万分,我对于古都之秋的喜爱竟然超过了对故园秋色的眷恋。现在,秋痕无边,越深入季节的脉络,越发觉我早已化身成为一个拟声词,镶嵌在了有关秋天的厚重文字里。 繁华的大都会,喧嚣依旧,秋韵独放其间。人,自始至终,还是风景中的灵魂。擦肩而过的甲乙丙丁点缀着都市的秋之风景,神情或孤傲、或忧郁、或自得、或凝重……目力所及之处,永远都是最华丽的浮世绘。飘渺,迷幻,却遮蔽了物象本真的精彩。 “汝之素年,谁予锦时?”一年年流水般素静的日子,偶尔有繁花飞渡的如锦时光,那该是多美的事情。可繁芜的快节奏步伐淹没了生活的鲜亮,究竟谁予我,锦色时光?转念间,回望,思索,潜心深入到秋的底部,总能在寻常的景象下讨得秋的眷顾。 生活虽是悲喜无常,但绝对不是寂寥无味的。那么,在平淡庸常的日子里,学会寻找新鲜和感动。现在,看看窗外,秋天正在一步步深入…… 王丹枫,专栏 时尚杂志撰稿人,在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扬子晚报、读者、婚姻与家庭等百余家报刊杂志撰文,在春城晚报开设专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