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隐”在地下的家园

时间:2017-02-27 09:57来源: 作者:王来青 点击:
“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这是对现存于河南省三门峡陕州区的近万座古民居——地坑院的真实写照。让我们一起探究这奇特的豫西民居。


“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这新奇的描述,就是对现存于河南省三门峡陕州区的近万座古民居——地坑院的真实写照。

据说,早在上世纪30年代,欧亚航空公司的飞行员、德国人乌尔夫·卡斯特在一次由上海到西安的飞行途中,意外地发现了河南三门峡地区黄土塬上那些星罗棋布的神秘空洞,好奇心促使他急忙拍下了4张鸟瞰图,后来才知这是一种民居叫地坑院。时至上世纪60年代,美国建筑师伯纳德·鲁道夫斯基在他的专著《没有建筑师的建筑:简明非正统建筑导论》中,选用了卡斯特当年所拍摄的地坑院照片,并盛赞地坑院为“大胆的创作,洗练的手法,抽象的语言,严密的造型”,向全世界热情介绍了中国的地坑院窑洞。

现在,大部分国人都知道“陕”是陕西省的简称。而确切地说,河南省三门峡市的陕州区,才是“陕”的原有地。陕州,东据殽山,西连潼关、秦川,南依青龙涧,北接晋地。滚滚黄河也从此地由南至北依古城奔流,又转头划出一道大湾向东而去。千仞殽岩与万里怒涛历经千百年的冲撞挤压,切割雕琢,就在陕地造出了三道塬,后人又将其命名为张汴塬、张村塬和东凡塬。

据史家考证,古籍中的“陕西”,指的就是陕塬以西地区。西周初年,周公与召公以陕州境内的“陕塬”为界,分陕而治,“陕”以东由周公管辖,“陕”以西则由召公管辖。由此,还留下了一个成语叫“分陕之重”。元明两朝之后,陕西省的命名,也缘于此由。

说起这地坑院来,民俗专家钟敬文的《中国民俗史》中有这样的描述:在黄土高原地区,先民营造穴居一般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利用沟坎断崖来开掘洞穴,就是后来的民居——靠崖窑;另一种就是在平原地区开竖穴为居,这就是原始的地坑院。

那么,地坑院又为何多分布在陕州三道塬上呢?专家分析,这主要缘于此处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由于黄河这个大自然的神奇搬运工的功劳,此地累积了100多米厚的颗粒密集细腻的黄土层,当初贫寒而聪慧的先民在此开掘地坑窑时,正是了解了其土体土质的受力特性。

地坑院的建造过程,当地人将其简单通俗地概括为4个步骤,即“向下挖坑、四壁凿洞、穿靴戴帽、美化装饰”。尽管说起来简单,但真正挖造起来,也还是很费心费时费力的。

据当地老乡介绍,地坑院建造尤其讲究风水,要围绕太极图的八个方位,根据地形,选取正东、正南、正北和正西的朝向来建造,窑洞又分为东镇宅、南离宅、北坎宅和西兑宅。

地坑院的规制,一般都是将长l2米~15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深达10米~15米的平坦土坑作为院子,然后在坑的四壁挖10~14个窑洞,工程取土约2000立方米。窑洞高3米左右,深8米~12米,宽4米左右,洞壁两米以下垂直,两米以上为穹顶形。其中一洞,凿成斜坡,形成阶梯形弧行人行甬道通向地面,是地坑院的入口。入口有直进型、曲尺型、回转型3种,大约都有10多米那么长。小户人家的地坑院多为独门洞独院,而大户人家,则有一个门洞与两三个地坑院相连的二进院、三进院。

尽管是“隐”在地下的家园,地坑院在开挖出来后,主人还是要花费一番心血将窑脸精心装饰一番的。所谓“窑脸”,就是地坑院中每孔窑洞外露的洞口部位。根据其经济条件和时代发展,居民对窑脸的装饰,也就从最简朴的耙纹装饰、草泥抹面,逐渐演变为砖石砌筑,辅以木构架的檐廊装饰。由此,也造就了窑脸的异彩纷呈。而窑洞内,则多为黄泥抹墙或白灰粉壁,只有少数阔绰的人家,才会用青砖再给窑洞砌起一层穹形的内壁。洞内也是夯土地面或砖石地面不等。然而,不论是贫寒也好,富裕也罢,这地坑院的窑洞内,都会贴有陕州人喜爱的剪纸和年画等,烘托得洞内荡漾着喜气与温馨。

除了窑脸之外,“拦马墙”即女儿墙也是地坑院需着重装饰的“形象工程”。拦马墙大多高约一米,用土坯或砖块砌就。用砖块则必砌成各式花墙,用土坯则在顶部做瓦檐以便于雨水流泻,并扣小青瓦作装饰花形。另外,窑洞的拱形曲线也是窑洞立面构图的重要元素,其用途是与拦马墙、瓦檐这些直线形成对比美。同时,就连窑院内的鸡窝、柴草间、厕所等小窑拱的曲线也在统一中富于变化,并有节奏感。这些曲线,概括起来有尖拱、半圆形拱、抛物线拱等。它们的构图中心,则是门窗。而鲜红的窗花更使整体立面增添了亮人眼目的色彩。

地坑院门洞中的坡道,也是装饰的重要部位。有的用青石平铺或青砖铺成踏步,有些精细的主人还用碎石装饰坡道两旁的墙面,充满怡人的自然美。

在地坑院院的中央,一般都要挖一个30厘米深、宽2米左右的叫作院心的方坑,院心内会种上枣树、柿子树、桂花树或一簇簇花草,这些富有生机的植物,更多的价值还在于它们的审美意义。它们是地面上的生命,居住在视野不够开阔的地坑院中,能够搭眼就望见地面才有的花草树木,抬头可见一方天宇的蓝天白云,这种“天人合一”的安适感,才是时代繁衍生息于地坑院里的乡亲有意无意间追求的“诗意栖居”。

在地下开挖窑洞居住,遇到下雨天可怎么办呢?其实,这是无需担忧的。因为,地坑院都是开挖在黄土塬上的民居,而黄土塬的周边甚至中间,均有纵横不一的沟壑,即便大暴雨降临,多数雨水也都顺了地势流入了沟壑之中,加之拦马墙这道屏障,坑外的雨水是难以流入坑院的。有人说了,那偌大一个地坑院可是露天的呢。这个也不需多虑,因为地坑院的雕刻大师们早已在院子的一角开挖了收集雨水的渗井,解决了这一问题。

地坑院因为都选址在土层丰厚且坚硬的地方,洞顶还经过了碾压处理,因此,居民也不用担心其出现塌方和居住安全事故。更加实惠的是,窑洞还是天然的温度调节器,冬季窑内温度在摄氏10度以上,夏天保持在摄氏20度左右,人称“天然空调,恒温住宅”,且每个窑洞都预设有出风口调剂空气质量,也不会让人感觉憋闷。加之建造工序简单,成本低廉,对昔日贫穷的庄稼人来说,这样的民居自然成为了他们的不二选择。

从营造法式上说,地坑窑院也是建筑史上逆向思维的产物,它与矗立在大地之上的建筑风格迥然不同。这种一反常规的建筑构造方式,正是地坑院最大的价值所在和魅力体现。

话又说回来,地坑院虽有诸多优点,但它也是时代的产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民居,是农耕文化中生产力低下的体现。那时,陕州地区人少地多,很多土地长期荒芜,而在荒地上开挖一处地坑院居住,虽然费力耗时,但却几乎不需要什么特殊的工程材料,更不需要有多少积蓄。这对祖辈经济拮据的陕州百姓来说,自然是一个“安居”的捷径,因此,这种造屋方式一直延续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初。陕县庙上村的张巷丁老人现已80多岁,至今祖孙三代住在一个地坑院里,院子还是他在1970年亲手挖下的,10孔窑共花销120元。而陕州马寨村的王新元、王么环、王书昌、王邦古等人,其居住的地坑院均在150年以上,村民王有古现住的院落已居住过6代人。

“地坑院住着有好处不假,可也有缺点,占地多,出来进去不方便,还挡视线。”东凡塬的刘喜发说,“自打改革开放后,俺们这里的年轻人出去打工挣了钱开了眼,大多数再盖房屋时都建到地面上了。”

时代在发展,而事物的兴衰存亡也有一定的戏剧性。谁能想到,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逐渐式微的地坑院,在国人的物质文化生活质量日渐提升之后,到了近几年,作为中华民居的一种独特形式,竟成为了公众追怀过往,崇尚返璞归真生活理念的一种载体和一种文化遗存的符号,由此成为了受到政府保护和游客寻奇探胜的好去处。而今,这古老的地坑院还成为了当地百姓发家致富的“聚宝盆”,成为了可以收取门票,坐在家门口就可与八方游客亲密交流的古老而年轻的景点。想想,这还真是挺有趣味的一桩喜事。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聪明女人投资聪明之道:定制理财目标

作者:李广顺

聪明女人培养自己的理财之道,聪明女人积累自己的黄金存折,聪明女人享受时尚的幸福与快乐找到了这些关键的密码,女人…

发布者资料
远村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6-08-28 16:08 最后登录:2018-04-02 19:04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隐”在地下的家园

    “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这是对现存于河南省三门峡陕...

  • 杜甫故里

    想一想,这样的问题本身就是没有意义的假设。一个平凡人的生命,一个如诗圣这样的智慧...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