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光,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纵观他的人生之路,湖北黄冈赋予了他无忧年少时光,北京见证了他辉煌之路的始末。春意盎然的四月,小编曾穿过曾留有他生活印迹的街巷胡同,走过紫竹院旁的李四光纪念馆,路过地铁旁的李四光科普广场,恍惚间,他博学多才的形象在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令人不禁产生敬仰之情。 胡同弄里寻旧迹 1911 年10 月4 日,金秋时节,北京最美的时候,一位瘦高的年轻人,来到北平,站在教育街旁,两旁有不少青年,围在他身边,似在说论着什么。那些青年是从海外归来的学子,那个瘦高的年轻人就是李四光。原来当天是清政府公布考试黄榜的日子,李四光考取了工科学士,那时他的笑容,应该像秋天的银杏,开到了绚烂。 光阴流转,瞬间百年逝去,他最初的北京印迹被定格在这一刻,成为人们追溯他北京生活的起点。 从走进教育街开始,此后便很少离开北京,与北京的缘分也越来越深。1920 年,李四光被北京大学聘为地质系教授,生活的足迹,也就随之散落在学校周边。 北京大学旧址位于沙滩后街,也就是现在的北大红楼,民国初期,里面走出许多知名人物,如李大钊、毛泽东、蔡元培等,堪称北京新文化旗帜人物的诞生地。 李四光能在这里教授学生,可见其过硬的学术。 李四光在北京大学担任教授期间,为学生主讲岩石学、矿物学、地质测量及构造地质学等课程。这时的李四光,经过多年的钻心苦读,已是一位英俊潇洒、风度翩翩的知名学者。1922 年,李四光被推选为中国地质学会副会长。 1923 年1 月14 日,李四光与许淑彬在北京喜结良缘,夫妇二人琴瑟和谐,相濡以沫。二人因为北京这块福地而结合在一起,对北京的情感也愈加的深重。此后4 年,李四光一家再没离开过北京。 1927 年到1949 年期间,中国遍地战火,李四光离京,远赴国外避祸。1950 年,李四光回到北京,受到时任文化部副部长丁燮林亲切接见,不久,李四光在遂安伯胡同置业安家。 1952 年8 月,李四光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为国家地质勘探事业做出了诸多贡献。1955 年秋,他举家搬迁到复兴门内嘉祥里,地质大概在今天的中央电视台附近。1958 年,他又搬到了香山象鼻子沟,在这里一住就是4 年,这段时间里,他兢兢业业,勤奋工作,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地质人才。 纪念馆旁的随想 1962 年,李四光一家最后一次搬迁,新家地址在紫竹院附近,当时这里住户较少,树林密布,绿意盎然,宁静清爽,算得上是一处雅静的地方,时至今日,这片区域已是车水马龙,他曾经住过的房舍也被命名为了“李四光纪念馆”。 1971 年4 月,李四光突然病倒,住进了北京医院。当月28 日,他对大夫说:“请你们坦率地告诉我,究竟我还有多长时间,让我好安排一下工作……”他还吩咐身边的工作人员第二天把全国地图集带到医院来。遗憾的是,第二天,他便与世长辞,永远地离开了北京。 李四光纪念馆的正南方向建筑,为李四光生前亲手创立的地质力学研究所,在研究所的南门外,有棵巨大的银杏树,远望去,蓊郁茂密的树冠,翠色欲滴,透着生命的活力,犹若一把半撑的绿色大伞。 近看,枝干盘曲扭错,犹如数条龙蛇蜿蜒纠缠。据说,这棵银杏树的年轮可以计算到宋代时期,十分的古老。李四光晚年时期曾常在这棵银杏树下思考问题,一边想一边散步,穿过树林,从地质力学研究所的东边向北走,然后再往东走,一直走到白颐路,再按原路返回。时间一长,竟然在荒地上踩出了一条土路。后来,荒地上盖了许多平房,有不少住户进进出出,走过的都是李四光双脚踩出来的那条小路,为此,人们亲切地称之为“李四光小道”。 1985 年,李四光小道东西走向的那一段,被拓宽辟筑为沥青路,次年名之为“民族学院南路”,后来改称“民族大学南路”。 而南北走向的那一段,现在也成为民族大学西路的南段。 追寻李四光的足迹,我亦曾在银杏树下徘徊,遐想着他当年在此踱步的场景,恍惚间,李四光的身影仿佛从前方走了,微笑着看着我,与我擦肩,乃至慢慢远去。 正沉寂在这难以言状的场景中,忽地一阵春风吹过,李四光的身影从来没有出现过,唯有那春意盎然的银杏树叶在随风摇摆,并发出沙沙的声响。 广场里的丰碑 北京西四十字路口西南角,有座雄伟的建筑十分引人注目,它就是中国地质博物馆。博物馆的东侧是地铁4 号线西四站,西四站旁有处广场,乃为博物馆筹建,其地被命名为“李四光科普广场”,有李四光半身塑像和一些形状各异的矿石等。广场建成之后,随之成了人们了解地质科学知识和缅怀李四光的好去处。 由地铁4 号线西四站D 口出来,整个人就已置身在了李四光科普广场中,走过广场的一段小路,便来到了李四光塑像前,当时塑像前有鲜花摆放,这应是崇敬他的人们所留下的。今天,我也带着崇敬之情,走过了他生前居住过的胡同弄里、李四光纪念馆,最后来到了这后人为纪念他而设的塑像旁,感想良多。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复兴、昌盛,需要更多的如李四光一样的人物,他们的功劳也将会世人永记,就像李四光,虽然已经去世多年,但在他曾经生活的地方、工作的地方,还有人自发地去为他建立丰碑,永久地去纪念、颂扬他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