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人来人往,现在、过去和未来总是能够溢出独有的韵味。在历史与现在、传统与时尚交织之间,数百年间的四合院生活已深入了城市发展的血液中,并一直薪火相传。 郁达夫在《北平的四季》一文中写道:“在北京住上两三年的人,每一遇到要走的时候,总只感到北京的空气太沉闷,灰沙太暗淡,生活太无变化;…… 但是一年半载,在北京以外的各地—— 除了在自己幼年的故乡以外——去一住,谁也会得重想起北京,再希望回去,隐隐地对北京害起剧烈的怀乡病来。” 或许很多人并没有如郁达夫一般细腻的情感,但是对于北京文化,对于北京传统建筑——四合院的热情是极为高涨的。 北方围合建筑的符号 不同于西方“占制高点,炫耀自己,城堡形的景观模式”,中国人更喜欢围合的空间感,四合院就是这样。作为北方民居的最主要形式,四合院可以说是北京建筑的代表符号,大到皇帝住的居所紫禁城,中到王府士绅宅院,小到平民百姓的小独院,处处都可以找到四合院的影子:上房下房、东西厢房、前出廊、后出厦、磨砖对缝;花窗棱、红梁柱、青石台阶……从目前现存的四合院中,我们似乎已看不到老北京四合院起源时的严谨了。漫步西城区新街口附近,感受着已看不到踪影的后英房元代大型住宅遗址,在长者的讲述中,终于找到了北京四合院的渊源。在总面积达2000平米的建筑内,位于凸字形的台基之上的主院由三间正房和东西厢房组成,前出廊,后有厦,东西跨院相映成趣。东院的正房是一座平面呈“工”字形的建筑,而西院则毁坏严重,已看不出昔日的样子。站在已残破的废墟前,我浑身一颤,这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时光倒流啊。外界的喧嚣仍在耳边,但仿佛已远在天边;高楼大厦的阴影仍存,但还是盖不住残躯下的历史。 穿过一条条古巷,仍然能摸得着痕迹的却已不再是元代的四合院。虽然以倒座、垂花门、正房、后罩房所组成的南北中轴仍是宅院的中轴,虽然横向与纵向的扩展都遵循着传统都城规划的格局规制,虽然以正房为核心、外套院落为辅的组合方式依旧,但朝代却已更替,而且明代的四合院对于规模和色彩也有了更为细致的要求。 在经过了明代的形制提升之后,清代的四合院建筑文化发展到了巅峰。官僚、地主、富商们居住的大中型四合院建造得越来越多。原本平民们居住的一进、二进、三进院落已完全不能满足这些阶层的需求,多路多进的布局虽因身份地位的不同有了规制的限制,但是整体院落的面积有了极大的扩展。 方正的院落 回首再看现存的四合院,不论是哪朝“遗留”,不论是哪家“古物”,赫然在眼前的都是正房。正房位于四合院中轴线的中心最高点。“五行”中“坎”位属水,将正房建在水位上,来避免火灾,可见,正房的地位不一般。所以按照尊卑有序的宗法礼制,三间正房是供家里地位最高的长者居住的地方,中间的厅堂则是举办最重要家庭仪式和庆典、接待重要宾客所在。一所宅邸中正房的状况就代表了这个家庭的社会地位状况和经济状况,正房的大小、建筑用料、摆设都带上了浓重的身份的味道。 事实上,北京城内到处都是规模不等、大小不一的四合院,相互圈合,相互依存,它记载了数百年来流传至今的生活方式和家族观念。于是,它不仅是一种凝固的文化,更是一种流动的生活轨迹。 “同北京住房类似的四合院,假若盖在其他地方,那味道便不一样,如北京附近各县直到天津、保定一带的四合院,格局也同北京城里的院子大概,可是凭感觉就两样,原因是旧时北京城凝聚、弥漫着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气氛,这在别的地方是找不到的,这便是北京四合院的特点所在、魅力所在。 ——邓云乡《水流云在琐语·南北四合院》” 一进四合院 又被称为基本型院落,由四面或三面房子围合组成的四合院或三合院,正房一般为三间,正房两侧各有一间耳房,共五间。正房对面是南房(倒座房),间数与正房相同。这样由四面房子围合起来形成的院落就是四合院。倘若没有南房,则为三合院。 二进四合院 它是在一进四合院的基础上沿纵向扩展而形成的。一般是在东西厢房的南山墙之间加隔墙,将院落划分为内外两部分。隔墙合龙处设二门,以供出入。这种院落通常占地面积较小,东西宽度不过十五六米,南北深不过二三十米。 三进四合院 它是在二进四合院的基础上再向纵深发展而形成的。一般是在正房的后面加一排罩房,后罩房与正房间形成狭长的后院。后院与中院通过正房东耳房尽头的通道来连通。这种布局被认为是比较理想的三进院样式,被人们称为“典型”的或“标准”的四合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