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环游世界,我致力于用最少的钱走遍更多的地方,观看更多风情。停留什刹海,在胡同和建筑里发现更大的世界。也和当地人交谈,试图找到他们生活的状态。 皮影主题酒店+什刹海国际公寓+郭沫若故居+恭王府+白大成家庭艺术博物馆+什刹海八爷未到什刹海前,曾听朋友推荐 26 皮影主题酒店 ,因而第一站便奔那里去,看能否找到住下的地方。推开酒店的门,仿佛感觉进去了光和影的世界,顶上是采光玻璃,能看到外面的天空。酒店里处处都是皮影,大厅中间的皮影戏台是特别定做的牌坊造型,牌坊是北京古城的独特景观,而25间客房都是按照传统皮影戏的角色分为生、旦、丑、净四种房型。很不巧,我没有预约直接前来的后果是房间没有空余,只能另找住处。最终从价格、位置、环境等多方面权衡考虑,选择了住在 27 什刹海国际公寓 ,对于背包一族,这里是个不错的选择。 清晨出门,不远处就是 28 郭沫若故居 。 据说院子里的银杏与牡丹是郭沫若夫妇亲手种植的,早晨会有微露挂在上面。简单看过故居,我走到了今天的主要目的地—— 29 恭王府 。人们都说“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我便扛着相机,带着干粮,在里面整整待上一天,希望找到曾经记录了历史的印迹。花园入口西洋门、纯木结构大戏台以及“福”字碑这些著名的点当然要去看,但细微处的一些景观也很有意思,竹林、编钟等等,也是内涵深刻。 从恭王府出来,已是夕阳西下。正要回酒店,却碰到了一位记者朋友,便和他一起去30 白大成家庭艺术博物馆 拜访。白大成的小院离恭王府很近,走路三五分钟就到了。他是“北京鬃人技艺”的唯一传承人,但家里的客厅里,面人、泥人、毛猴、脸谱、绒布玩意儿……却满满地摆了几个书柜,难怪要说这里是一个民间艺术博物馆了。白老先生沏上一杯茶,和我们慢慢地讲着鬃人的故事和一些古老的技艺,以及传统工艺的传承。 我喜欢走路,所以这之前的行程都是步行的,但对更多人来说,或许他们更喜欢坐着三轮车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要想坐车时听到正宗的老北京讲解,你一定要找准31 “什刹海八爷” 。他们都是生活在什刹海附近胡同里的老北京人,也是在什刹海胡同游的三百多位三轮车夫中仅有的北京人。区分“什刹海八爷”有个窍门儿:他们的服饰特别,带有金黄色袖口的马褂,拴着紫红色长穗的腰牌,三轮车上有绸布掸子。作为老北京人,他们对这里的历史张口道来,娓娓而谈,这也是北京的文化。 望海楼+马海德故居+宅门涮肉+孔乙己酒家+烟袋斜街后海边上的 32 望海楼 是我清晨最想登临眺望美景的地方。它是一组三面环水、具有典型中国古典特色的建筑群,楼高二层,阁高三层,还有亭台楼阁、码头、花木栈道及遍植绿竹的广场。大晴天的时候,早早地登楼,视野会变得极广,似乎什刹海的全貌都能看着了呢。 它旁边后海北沿24号的 33 马海德故居是个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地方。马海德是阿拉伯裔美国人,祖籍黎巴嫩,原名乔治·海德姆。 他是一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早年即投身于中国革命,在医疗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他是第一个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外籍人,也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第一个拥有中国国籍的外国人。这两个第一就让他在历史上占有了重要地位。 午饭时选择了附近的 34 宅门涮肉 ,这是一家传统的老北京涮肉馆。古朴的门脸上挂着“宅门涮肉”的牌子,踏入餐厅,木雕窗棱、京剧脸谱、北京特有的铜炉火锅、中式桌椅,整个餐厅弥漫着一股东方韵味。肉质鲜美细嫩,菜品绿色养生,又能在美食之余独享一份难得的静谧。 饭后沿着河岸一直向北走,一路经过醇亲王府、宋庆龄故居等,在西沿上又看到一家别具一格的酒吧。往前不远,还有一家特色的餐厅 35 “孔乙己酒家” 。 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一处地道的浙江菜馆,听人说,这里的绍兴菜非常出名,最出名的要数油酱毛蟹。下次再来时,一定要进去,体会一下鲁迅先生笔下“嚼几颗茴香豆”的感觉。 一直往南散步到银锭桥,过桥走两步便是 36 烟袋斜街 。从地图上看,这条街是东北西南走向,东起地安门外大街,西至小石碑胡同与鸦儿胡同相连,形似烟袋。一水儿明清古韵的建筑将这条232米长的“老街”装点得独具特色。遍布的酒吧和茶具、烟具、灯笼、风筝、剪纸、古玩等民间工艺品商店,吸引了众多的观光客,让人眼花缭乱。 体验者杨松 背包客,酷讯旅游达人,五年旅行经历,在中国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留下过足迹,一直践行着青春在路上。 旅行缘由一直行走在路上,直到发现什刹海,这是一个十分适合背包客的地方,可以穷游,可以富游,串串胡同,听老北京人讲过去的故事;逛逛河边,感受古城的新风貌。 旅行时间在什刹海,无论你待多长时间,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地方。一天也好,一周也罢,只要有时间,任何点都能深挖下去。 旅行地点皮影主题酒店—什刹海国际公寓—郭沫若故居—恭王府—白大成家庭艺术博物馆—什刹海八爷—望海楼—马海德故居—宅门涮肉—孔乙己酒家—烟袋斜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