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三心”医疗—— 心脏、心理和心灵

时间:2016-06-03 15:30来源:《北京旅游》杂志供稿 作者:洪昭光 点击:
这是为什么?因为虽然病人躯体上有病,但是作为医生,要掌握病人的心理,把道理讲透,注重调动病人的情绪和积极性。病人自身的免疫力强大了,自身的修复能力也会提高。这就是说,治病需要调动两个积极性:医生的积极性和病人的积极性。不是医生想治好病人的病

“双心医疗”由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首先提出,是一种新观念。“双心”指的是心血管疾病和心理障碍,这两种疾病互为因果,互相影响,导致疾病恶性循环,共病率高。双心医疗克服了以前只顾治疗局部的疾病、不考虑整个人的心理状态的弊病。实践证明,双心医疗不仅理念创新,而且临床效果好,值得大力提倡。

此外,还有进一步的“三心”医疗,即心脏、心理和心灵。

好医生要成为病人的心理医生

医生要成为病人的心理医生胡大一教授讲过这样一个病例:有一个病人心脏早搏,医生说,你这么年轻就患早搏,容易发展成心肌炎,会越来越重。

这么一讲,患者紧张了,认为县医院看不了,要去市里、省里的医院看,去部队医院看,最后干脆卧床休息不动了,怕一动就会死。

多少年后,报纸上刊登了一篇文章,介绍如何正确对待心律失常。到这个时候,那个人已经卧床20 年了。他偶然看到了这篇文章,里面讲的情况跟他的病情很像。

于是他写信给胡大一咨询病情,胡大一给他回信,说他心脏没事。他很高兴,想要好好保养,将来到北京去看胡大一教授。

从此,他有信心了,身体越来越好,后来真到北京去看了胡大一教授,之后“双心”

都得到调理,效果更好了。所以胡大一教授提出要设置“双心门诊”,对待心血管病人,需要心脏治疗和心理治疗双管齐下。

这个例子说明,好的医生要把病人的躯体、心理作为一个整体来看,从而以综合的手段治疗病人的疾病。不然有可能把小病看成大病,把大病看成重病,本来没什么事,却越看病越重。在一次国际心血管病大会上,大夫们讨论过一个病例,讲的是一位病人去检查身体,医生说他的冠脉有斑块需要放支架。放完支架以后, 不久支架就堵了,医生说要做搭桥手术。搭桥以后又出现并发症,最后发生心肌梗死,经全力抢救,心脏扩大,心力衰竭了,病越治越重。原来他身体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由于过度医疗,最后病情越来越严重。

可见,如果医生没有把心理因素考虑在内,几句话吓住了病人,使病人由焦虑变抑郁,结果就会让小病发展成大病。

提倡医生对病人要“三心”医疗

我越来越确信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的医生的三大法宝“语言、药物、手术刀”。

近代名医特鲁多也说过,医生对患者“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话把医生与病人的关系定位得很准确。

现在有的医生认为自己有技术,可以包打天下。但是人体极其精密、复杂,动不动就吃药、打针,频繁使用高科技手段,有可能会伤害人的身体。这就是我们现在存在的过度医疗问题。

好的医生看病有两大特点:第一,检查诊断简单;第二,用药更简单,主要靠语言,帮助病人了解病情,掌握知识和道理,再配以适当药物。

这是为什么?因为虽然病人躯体上有病,但是作为医生,要掌握病人的心理,把道理讲透,注重调动病人的情绪和积极性。病人自身的免疫力强大了,自身的修复能力也会提高。这就是说,治病需要调动两个积极性:医生的积极性和病人的积极性。不是医生想治好病人的病,病人就能被治好。医生能帮病人的只是躯体治疗这部分,剩下那部分需要病人充分调动自身的抵抗力。为了共同治病,医生和病人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齐心协力,治疗效果才能更好。

好医生对病人要如春风化雨

好的医生要对病人平等、亲切,要把病人的病当大事来看待。有些医生在病人面前态度傲慢,或许是为了显示有学问,张口就是医学名词,对病人冷冷淡淡,只看电脑不看病人,病人还没有把病情说完,医生在电脑上已经把药开完了。感觉就像病人是来求医生的,医生是居高临下。如果这种心态不调整,就算是医学硕士、博士、博士后,都不会成为好医生。

心态调整很重要,对任何人都一样。

人在社会上心态不摆正,身体健康不了,事业成功不了,人际关系好不了,家庭幸福不了。医学院的教育只教知识,不教“道”,没有设置如何做医生这一课,教出来的医生只会治病,不会治病人,更不会尊重病人。

这是我们医学院教育上的欠缺。

以前在我工作的医院病房里,医生一般不称呼病人的名字,而是叫床号:3 床、5 床过来!病人自嘲说,我们到这里变成劳改犯了。

这样的称呼把医生和病人的距离拉开了。那么我们就该变一变,改称“老张”“老李”还是不行,最后变成“张老您好”“李老您好”,称呼变得有亲情、有温暖。

还有工作环境问题。上班时候不能说说笑笑,打打闹闹。病人那么痛苦,你还在这里有心无心地随便开玩笑,病人什么心情?病人会很伤心的,他会对你不信任,会对你有意见,遇到一点事他就可能会揪着你不放。你要是真心对病人好,有错他都会原谅你,好多事一下就化解了;你要对病人不好,没错他都可能找你的碴儿,一点小事都被放大。

所以,医生对病人一定要真诚、平等,要真正关心。

社区医院的故事:欢迎张大夫,驱逐李大夫。

有一件发生在北京社区医院的真事,病人声明:欢迎张大夫,驱逐李大夫。这个张大夫是中专毕业生,那个李大夫是硕士毕业生。

张大夫虽然是中专毕业,但是他跟病人关系好,关心体贴病人,见面就称大妈、大爷、您老人家,就像亲人一样,嘘寒问暖。为什么李大夫要被驱逐?他到门诊一坐就只看病,不看人,跟病人不多讲一句话,所以大家都对他有意见。一位老太太说:“我都来三回了,他还总问我叫什么名字,每次只给我开药,也不问问我吃得怎样,睡得怎样。”

所以说医学不是单纯的自然科学,它同时是一种文化,是人文关怀,融合着感情。

作为医生,你对病人有感情,有人文关怀,病人一见你就高兴,病就好了一半。所以有句话说:“微笑不是医药,但能产生疗效;微笑不是医生,能使医疗效果倍增。”

医生和病人之间的情感距离近了,病就好治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新时期青少年社交与处世读本

作者:谭棋介

青少年在这个阶段的重点任务不仅是要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积极锻炼身体、培养自身综合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