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安徽省六安市苏家埠滩上,数千棵白杨树都被裹上胶纸。居民晚上都打着手电筒捉一种叫做“知了猴”的虫子。光滑宽大的胶纸粘住白杨树一米高的部位,傍晚,“知了猴”出土后本能地往树上爬去,爬到被胶纸粘住的地方,由于胶纸比较滑,再也爬不上去了,被围堵的知了猴就这样聚集在树体的四周。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的叫着夏天……曾经一首《童年》火遍大江南北。而如今,每当孩子们唱完了会问:什么是知了?我怎么没见过……? 听到这样的话,笔者一时语塞。竟不知从何讲起。 蝉蛹要在地下17年才成长好,到了每年的夏季就会从地下钻出来进行下一步,也是最后一步破茧成蝉的变化。为了防止受到侵害故作爬上树,结果却被现代人为半路被劫!可怜的小生物,要轮回十七年才长这样,没等见着阳光就遭到厄运!怪不得好些年了觉得知了越来越少了,而,蝉蛹的这一生只存活在阳光下的三个月份。想想以前小时候三两个小朋友一起上学放学回家的路上总能听到知了的叫声!现在才明白小时候的快乐是真的快...... 吃过蝉蛹的都知道,野生“知了猴”不仅风味独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所以市场需求量这几年越来越大,价格更是一路飙升。 既然蝉蛹有这样的奇效,为何不大力规模养殖?小龙虾就是最好的佐证。如此一来,不仅保护了濒临的蝉蛹,保护生态平衡;也富裕了农民的钱包。最主要的是一年四季都可以随时食用,满足了“吃货”对美食的不可辜负。 曾几何时,常见的野生动物和国家保护动物,几度面临灭绝。而,这些面绝的动物绝非都是处在生物链最底层。人们依仗食物链最高曾的“统治者”,肆意破坏生态系统,扰乱生物链,长此以往,最后,濒临灭绝的将是人类! 美味不可辜负,在适可而止的前提下,最好能有所替代。可以采取养殖食用,可能口味或者营养价值上有所欠缺,长远来看,保护了生态系统,能自豪地告诉孩子什么是知了。 蝉蛹渺小到可能微不足道,确也是大自然的恩赐。孩子更应该知道这是什么生物。对蝉蛹的保护也是给孩子一个绿色的大自然。这让笔者想起一句公益广告:我们跟子孙“借”的地球,该怎么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