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的王大妈,平时省吃俭用,为了健康,偏爱购买各种保健品,在她家里大大小小13个纸箱子里装满了这几年买的部分药品,总共有30多个品种,投资近40万元。但央视财经记者仔细看了看这些所谓的药,大都没有任何批准文号,来路不明。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保健品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又特别是我们的老年人更加关注保健品信息,但我们用网络搜索引擎进行搜索会发现大量老年人因购买虚假保健品、劣质保健品倾家荡产、妻离子散的案例。 仔细阅读网络上老年人购买保健品被骗案例,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商家出售保健品的一些特点:夸大其产品功效;利用“专家”义诊免费讲座 、“免费旅游”、“赠送体检” 以免费专车、旅游、赠送体检等“策略”推销保健品,诱导老年人消费;利用独居老人缺少感情寄托,搞感情促销等。 老年人购买保健品被骗的原因既有商家的不诚信经营,也有老年人健康意识强、对保健品“情有独钟”,更缘于骗子的推销手段越来越隐蔽、越来越具有欺骗性。 要想此类事件越来越少,首先是要更加注重企业的诚信教育,诚信不仅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人必备的优良品格,更是一个商人的经商之魂,各种商业活动的最佳竞争手段。其次是增强老年人防范意识与年轻人敬老教育,要多向老年人宣传防骗知识,让晚辈常回家看看,多同他们聊天,增进感情,减少骗子利用感情促销的几率。最后是强化市场监管与查处,让虚假保健品、劣质保健品无孔进入。(文/文青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