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留学生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时间:2015-04-03 17:06 来源: 作者:陈士葆 王爱芳 点击:
中国近代以来,曾经出现过几次留学高潮。从最早的留学生容闳,到二十世纪初的鲁迅、胡适、蔡元培、严复、陈寅恪等一大批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学术大师都是留学运动的受益者。可以说留学生及留学运动对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发挥了十分重

中国近代以来,曾经出现过几次留学高潮。从最早的留学生容闳,到二十世纪初的鲁迅、胡适、蔡元培、严复、陈寅恪等一大批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学术大师都是留学运动的受益者。可以说留学生及留学运动对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它是推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积极因素。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近代留学潮引进了对中国科学、学术、文化乃至政治变革产生巨大的革命作用的先进思想。清朝末年,中国处于闭关锁国的封闭状态。以封建朝廷为代表的官僚统治集团夜郎自大,不知世界发展的历史趋势。就连大清王朝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乾隆竟也拒绝了英国人要求通商的要求,并声称中华天朝大国无所不有。把经过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英国视为蛮夷小国。就连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林则徐也曾认为,外国人以肉为食,如果没有中国的茶叶,大黄将不能生存。而中国近代留学生在国外学习生活的经历,让他们有幸了解了外国的真实情况,并接触了国外新兴的科学技术和新兴的科学思想。他们将他们在国外的所见、所闻、所学带回国内,这势必对中国人的传统观念的改变产生巨大的积极作用。例如,留学英国的严复翻译和介绍的进化论思想就曾引起了中国学术界和思想界的震动。严复早年毕业于福州船政学堂,先学海军,后赴英国留学学习造船。留学期间,他广泛涉猎各种学问。对经济学、逻辑学、生物学等各门学科的进展深感兴趣。回国后,他看到了中国社会危机和民族灾难的深重。为了唤醒国民,启发民智,翻译了英国赫胥黎介绍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天演论》。这既是一本讲自然科学,又讲社会科学的书。特别是书中论述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理论,出版后不胫而走,风靡全国。在当时起到了惊世骇俗的警醒国人的历史作用,并很快成为后来一代代爱国志士变法图强的理论和思想武器。可以说,十九世纪末在中国大地上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运动的思想种子就是严复为代表的一代留学生播下的。后来的五四运动也与近代留学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五四运动的口号是“民主”与“科学”,鼓吹“民主”与“科学”的《新青年》杂志的几个大将无一不是海外归来的留洋学者。陈独秀、鲁迅、李大钊是留日学生;胡适是留美学生;刘半农是留法学生。他们作为五四运动的干将,将“科学”与“民主”的思想深深地植根于国人的心中,对中国近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产生了最为深刻的影响。

第二,近代留学潮培养了中国第一代具有近代意义的科学家,并开始了带有实证性质的科学研究。北大校长蔡元培以及胡适、傅斯年、蒋梦麟等一大批教育家都有留学背景。据1931年的统计,全国各类大学79所,其中65所大学的校长都有留学的经历。近代中国的物理学家、化学家、地质学家、水利学家、农学家、生物学家几乎都是留学生或具有海外留学的经历。通过他们,又培育出了一大批具有真正科学意义上的科学技术人才。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才有了相对比较齐全的学科门类,并培育出李政道、杨振宁、钱学森、钱三强等一批享誉世界的大科学家。我国近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是由留学生开始的。竺可桢等人从事并开创了物候学和气象学的研究,在中国和世界古气象演化的研究中取得了领先该学科前沿的学术成就。李四光创立了地质力学。侯德榜从事化学研究,发明了侯氏制碱法。杨钟健等人开始了中国古人类学和古生物学的研究等。正是通过留学生的努力,中国才建立了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天文学、气象学等自然学科:建立了人类学、语言学、考古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图书馆学、博物馆学等人文学科,并最终形成系统而又完备的近代科学教育体系。这奠定了中国人才培养和科学发展的基础。

第三,留学生引进了系统的科学方法。中国古代的科学虽然有很大的成就。但是其研究方法与西方近代科学颇为不同。爱因斯坦曾认为,中国古代的贤者在科学上没有完成实验与逻辑这两步。而大批留学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也学到了科学的思维方式与方法。例如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曾认真地学习了解剖学,对人体构造有了精确的把握与了解。这相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倡的阴阳、虚实等模糊概念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西方实证主义的科学方法培养了留学生们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态度,并让他们树立了精确的科学意识,和学到了定量分析的科学方法。这些留学生们回国后运用学到的西方科学理论及方法对中国古代科学和传统文化重新进行了梳理,将古代的一些经验和缺乏实证的结论加以科学的证明和解释,从而让中国科学汇入了世界科学发展的滚滚洪流之中。

留学生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对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某些局限性。如:中国留学生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时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倾向。例如留学潮早期,人们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根源在于军事不够强大。只要船坚炮利,就能对抗列强,称雄世界。因此中国留学生抱着富国强兵的理想纷纷到西方的兵工厂、造船厂去学习造炮、造船等直接与军事有关的实用技术。一些中国的封建官僚也热衷于选派留学生到西方去学习军事。他们的指导思想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正是这种强烈的功利主义倾向,导致早期的留学生很少有人去学习管理、法学、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在甲午海战爆发前,德国首相俾斯麦听说中国留学生多学造船、造炮,而日本留学生则多学法律、经济等,他认为日本的留学策略较为合理,并感叹说,“日本渐兴,中国渐弱”。后来甲午海战爆发,北洋水师的武器性能尽管优于日本,但在战争中还是一败涂地,从而印证了俾斯麦的预言。尽管当时中国的留学生怀揣着救国的梦想到国外求学,但是由于中国长期的闭关锁国状况,使他们对世界科技发展缺乏全面的了解,到了国外觉得事事新鲜,有一种饥不择食的感觉,刚刚接触到某种理论或某一门学科,还来不及细细消化,就以为是学到了治理中国的良方。一学到什么,不问是否真的搞懂,是否真的适合中国国情,就一个劲地向国内介绍。也许他们的初衷是好的,但他们的各种“救国计划“却并没有让中国真正走上富强之路。

虽然近代留学运动还表现出某些局限性,但通过这场声势浩大的留学运动,使中西文化交流日益深入。几千年的中华古老文明抵挡不了年轻的西方近代文明的进攻,打了败仗,发生了大崩溃。但是基督教十字军对中国的征服也失败了,输入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企图使中国全盘西化的计划同样也没有实现。中国近代的留学运动最终让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在一个更广泛的层面深入进行,使中国迅 速步入了近代化的轨道,对中国的国家现代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积极影响。 从封闭走向世界,从传统走向现代,百年留学历史就是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融合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看,近代留学运动的积极意义是大于消极意义的。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跟奥巴马学思考:思想决定成败

    作者:佐罗世家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奥巴马在作文中写道:我想成为总统!而现在他做到了。他经历过家族、种族、血统、信仰及文化的挣扎…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