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贤”文化 留住乡村之魂

时间:2016-03-21 15:39 来源: 作者:顾倾歌 点击:
政府可以出台优惠政策和扶持政策,引导一批企业家,创业者,投资农村并引导一批青年,回到农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加强舆论宣传,让乡贤文化成为大家的共识,引导一批“找得到、选得准、用得好、留得住”的知识分子、特别是一些退休干部,回到农村,发挥余热,农村的建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钱念孙认为,继承中国传统的乡贤文化,让官员、知识分子和工商界人士“告老还乡”,可以实现宝贵人才资源从乡村流出到返回乡村的良性循环,有利于整个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农村发展。但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向大城市,农村成为一座空城,发展谈何容易。推进新乡贤文化建设,有利于延续农耕文化文明,培养文明乡风、守住乡村之魂,促进共同富裕,也有利于传统的乡村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接轨,让乡村文化更具时代特点,推动农村的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乡贤文化”“乡贤者”孕育而生,农村需要他们。

李豆罗的事迹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但是仅仅是一个李豆罗是不够的,农村建设需要更多这样的人才。人才的空缺,农村工作的难度,经济的滞后,技术的落后,让我们看到,发扬乡贤文化,关键在人,重点要靠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笔者认为,政府可以出台优惠政策和扶持政策,引导一批企业家,创业者,投资农村并引导一批青年,回到农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加强舆论宣传,让乡贤文化成为大家的共识,引导一批“找得到、选得准、用得好、留得住”的知识分子、特别是一些退休干部,回到农村,发挥余热,农村的建设加砖添瓦。实施奖励政策,由政府张贴“乡贤榜”、颁发“乡贤牌”等形式,予以精神嘉奖,鼓励更多的人加入新乡贤的行列。鼓励农村中的党员干部更要承担起乡贤的职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才能让农民与党同心同德。

以“乡情、亲情、友情”为纽带,引导一批道德先行、素质过硬,技术过关,经得起考验、受得起磨砺的先行者。共同传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留住美丽乡村记忆符号。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字海寻趣:精彩的语言艺术

    作者:刘青顺

    本套书将会把读者引入一个由字、词、句所带来的既博大精深又美丽动人的多彩世界。阅读本书,你不仅可以从中了解丰…

    发布者资料
    顾倾歌 查看详细资料发送留言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6-01-27 16:01 最后登录:2016-10-25 14:10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