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我省统一要求,成都将于6月底全面完成公车改革工作。6月28日,记者从成都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获悉,目前成都“参改”单位对不保留车辆的封存工作已基本完成。成都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已专门成立7个督查组,将对各单位公车封存情况进行查验。 据报道,成都将于6月底全面完成公车改革工作。公车改革被呼吁了这么多年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这是大势所趋,人心向背,无可厚非。公车改革是系统工程,有着极大的必要性和裨益性,减轻财政负担、破除车轮腐败、提高使用效率,因此得到了公众的高度认可。然而,公众的质疑声音仍然不断:交通补贴会不会成为隐形福利?公车拍卖会不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另外,公务员群体也在质疑:按照级别“一刀切”地设置补贴是不是不公平?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后正常工作如何保障?这些都有待具体落实。“公车改革”的真正落地,难度系数到底有多少? 首先,“公车改革”后各项补贴的核定标准是个难点。车改后,给参与者补贴多少是个主要问题,多了,老百姓有意见;少了,机关干部不乐意。况且地区不同情况也不同,既使同一地方,不同级别的领导之间应该相差多少合适,同级领导因分工不同公务繁忙程度不一,补贴又该如何核定,都值得研究。另外,那些涉及业务、检查、出差等工作的岗位往往更依赖公车,车改后他们可能需要“私车公用”完成工作,几百元的车补可能不足以满足工作需要。还有一些岗位的公务员平时使用公车较少,他们领取的车补可能在扣除交通费用之后,还能略有结余。这些人的利益该如何平衡? 其次,“公车改革”后带来的有关问题也是个难点。如现有的公车卖给谁,怎么卖?公车是按级别和工作需要配备给特定对象的,按理说应该是卖给用车的人。公车卖给了用车的人,那么安置司机又是一个难题,以车为业的人将面临下岗失业。加外,公车怎么卖也是问题,究竟是内部处理还是向社会公开拍卖,如果向社会公开拍卖,能不能做到最大效益的使用,都需要结合实际认真思考。 总之,“公车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对这项改革既要大胆设想,又要持谨慎稳妥的态度。改革前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条件较为成熟的单位进行试点,摸索经验,发现问题,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对尚未进行公车改革的单位,一定要对公务用车加强管理和监督,在车辆的配备、维修、更新等方面严格按有关政策和规定进行。对公务用车,可以采取公车挂公务用车牌照等办法进行管理,让群众对公车易于辩认,加强社会监督的力度。对于违反政策超标准购买车辆、公车私用的人和事要坚决查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