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街区、加密城市路网的试点,已经在北京启动。记者昨日从市规划委获悉,在西城区三里河区域中,一条处在建筑物、大单位夹缝中的5米宽便道,将拓宽成为城市支路。市规划委近日已经启动公示。这是《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颁布后,北京发布的首个试点项目。 “打开”街区,对于一直被围墙包围的小区来说,实乃“大姑娘出嫁头一回”,对大家的传统观念,也是一次巨大冲击。虽然相关制度的出台时间并不长,但大家仅从立法用意,也能有一个大概了解。“打开”街区,对缓解城市拥堵方面,作用非常明显。 作为率先启动试点项目的北京来说,三里河南二巷看上去真和上世纪90年代遍布城市的任何一条小巷差不多,凌乱的架空线、灰突突的电线杆,各种高矮不一的招牌……“打开”围墙,小巷升级为支路,立马能改善三里河南横街与月坛南街之间的通行条件,与三里河南横街、月坛南街形成较为完整的道路循环系统,缓解周边居民交通出行难题。 不难想象,政府出此“绝招”,在缓解城市拥堵方面真是想尽了办法,不遗余力。一旦“打开”街区的方式得到普及,等于在城市中修建了许多公路,既可以分流,也可以增加车辆的通过率,益处十分明显。对于一些规划建设已经落马的老城区,“打开”街区也算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了。从这一点出发,“打开”街区方式可以普及开来。 但是,“打开”街区并非简单推倒围墙修公路,这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还需相关配套的跟进,同时还应尊重小区居民的意愿。其实,到目前来看,民众最关心围墙推倒到,小区的安全保卫工作、小区财产的保护等,该如何解决。不管怎样,“打开”街区、畅通交通绝不能以牺牲居民利益为代价。 因此,要“打开”街区,一方面需要以试点为主、小步跟进,及时总结“打开”后的各种改变及副作用,及时调整,总结出成功的街区“打开”方式;另一方面要充分收集群众对此的看法、要求及建议,尽可能考虑周全,在推倒小区围墙后,同时也能保障小区居民的切身利益,两者兼顾方能长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