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条例为最低生活保障“兜底”

时间:2015-08-07 09:43 来源: 作者:鱼予 点击:
再好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不落实就会落空。我们期待即将施行的《甘肃省社会救助条例》,能让困难群众能“求助有门”、受助及时。更期盼相关部门能够加强沟通、协调、配合,通过全面、细致的工作,保证困难群众受助及时。在加强救助信息平台建设中,用清晰、

10月1日起,《甘肃省社会救助条例》将正式施行。8月5日,记者从省民政厅了解到,这是我省第一部,也是全国第二部统筹各类社会救助制度的地方性行政法规。《条例》对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医疗、教育、住房、就业和临时救助等都作了相应规定,其中,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动态管理、临时救助政策、就业救助“不养懒汉”等格外引人注目。

“德惟善政,政在养民”。社会救助制度是一项保民生、促公平的托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其实也被称之为“社会福利”,它具有缩小差距和缓社会矛盾的稳定器作用。报道称,10月1日起,《甘肃省社会救助条例》将正式施行。这是甘肃省第一部,也是全国第二部统筹各类社会救助制度的地方性行政法规。《条例》对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医疗、教育、住房、就业和临时救助等都作了相应规定。笔者以为,以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救助制度建设,无疑为更好发挥甘肃社会救助作用提供了法律依循和刚性约束,是对民生疾苦的庇护,值得点赞。

纵观《条例》,既高树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基本原则,又对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动态管理、临时救助政策、就业救助“不养懒汉”等进行了详实规定。有道是“授以鱼更授以渔”,《条例》中尤其注重了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并处于失业状态的成员,通过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培训补贴、费用减免、公益性岗位安置、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等办法,给予就业救助。这实际上是摒弃了过去只注重发放救助金、轻视提高生存和就业能力的做法,让救助对象在“输血”中自己增强“造血”功能,实现真正的、长久的“脱困”。

或许笔者“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之忧虑。不得不说,近年来,我国很多地方在社会救助方面已做了许多有益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保障不够、落实不力、制度“碎片化”等问题,仍有部分群众基本生活困难,成为社会幸福指数的“短板”,民生政府的“软肋”。在屡屡曝出的分配不公、寻租逐利的不公平状况中,让特困补助深陷困局。如救助不力的社会“冷漠病”;救助失准的“养懒汉”问题;亦或是救助资金挪用、骗助骗保等行为。如今甘肃以地方性行政法规进行规定,用制度厘清了哪些人员符合条件?哪些处于政策边缘,哪些想要浑水摸鱼?着实体现了《条例》守住社会的道德底线,促进地方的和谐与稳定作用。

再好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不落实就会落空。我们期待即将施行的《甘肃省社会救助条例》,能让困难群众能“求助有门”、受助及时。更期盼相关部门能够加强沟通、协调、配合,通过全面、细致的工作,保证困难群众受助及时。在加强救助信息平台建设中,用清晰、准确的动态化管理,不让困难群众因为社会的遗忘而感到绝望;要经常深入群众,对当地群众的生活状况有基本了解,完善好救助体系,着力消除救助“盲点”,防止“漏助”;也要通过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公示,对救助资金、物资使用管理情况加强核查监管和相互衔接,确保每一笔社会救助资金、每一种社会救助资源都能真正用之于困难群众,真正为最低生活保障“兜底”。

办法总比问题多。《甘肃省社会救助条例》为社会救助确定了制度方位和努力方向,能不能把社会救助事业推向更为广阔的水域,我们拭目以待政策落实落地。能让每一个该救助的人都能够得到救助,坚守网底不破,能力兑现承诺。在改善和保障民生同时,让社会良性运转,兜好民生之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世界著名艺术家激情放言

    作者:刘青顺

    《精彩的语言艺术:世界著名艺术家激情放言》介绍了演讲是一门艺术。好的演讲自有一种激发听众情绪、赢得好感的鼓动性…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