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公车拍卖对人们的吸引力越来越小。现在如果一场拍卖会上没有出现几辆豪车,人们的兴趣就不大了。”长期致力于研究公车改革的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公车拍卖陷入目前的局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拍卖方式太传统了。参与竞买的人数越来越少,而拍卖需要有很多参与者才能拍出更真实的成交价。 曾经的公车拍卖火爆场景如今逐渐走向冷清,参与竞买的人大幅减少让某些官员发出了类似于“没豪车人们就没兴趣”的论调,却不知道该些官员可曾想过没有豪车某些人兴趣不大,但对于全体公众来说依然会兴趣盎然。 公车拍卖的意义和根源是什么?就在于防止车轮上的腐败。长期以来不少官员习惯于将公车当做体现权力的器物,私用现象屡禁不止,公车消费年年走高。在全面整治“四风”,从严管理“三公经费”的大环境下,进而才出现了公车拍卖。为的就是让公车使用回归正常,让公款花销走向理性。 基于此,我们应当发现公车拍卖或许因为没有豪车的出现,某些竞买者参与的积极性自然会降低,毕竟与其花钱购买一个一般品牌二手车,还不如再投入少许购入一辆新车。但即便是这样,我们更应当看到公车拍卖背后的意义,那就是从严治党治吏、从严从细开支公费的背景意义。 正因为这样,我们应当知晓即便是公车拍卖无一人竞拍,所有车辆全部流拍,但这也是一种莫大的进步。至少我们知晓了狠刹车轮腐败的决心,至少我们知晓了整治“四风”的态度。既然如此,少许竞买者的减少,又何必大惊小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