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的成因虽然很复杂,但究其重要原因之一,还得“归功”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如果没有诸多工厂、企业的纷纷成立,如果没有汽车的大量生产和广泛普及,等等,雾霾就不会在如今肆无忌惮地说来就来。可以说,人们在享受社会进步、科技腾飞的同时,也在制造着垃圾空气,为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利。 当然,雾霾并非是哪一个地区、哪一个国家的独创。上个世纪中叶,大洋彼岸的美国也曾因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等而一度深陷“雾霾围城”的困局之中。在一定意义上来讲,雾霾更像是一个国家发展壮大过程中的必经之痛。然而,美国在治霾过程中,已经摸索出了宝贵的经验,比如实行排污权交易机制、颁布了严格的《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等等,这些都可以借鉴,但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量体裁衣,不能全部照搬照抄。 也许有人认为,只要排污企业都达标了,汽车尾气都合格了,空气就不会再加剧污染了。其实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一方面,企业排污和汽车尾气等虽然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了,但这不意味着排出的废气、废物就不会污染空气,只不过是污染的程度要轻些罢了。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客观理性地看到,一些所谓的车辆检测合格、企业排污达标,存在着诸多水分,这也是近年来诸多环保、检测部门官吏落马的一个重要原因。 那么,要将污染源彻底根治,最直接、最简捷的做法便是关闭所有排污企业、叫停所有燃油等汽车上路,等等,而事实上,这显然不现实,也无法执行。企业倒闭了,工人怎么办,该企业生产的产品灭绝了怎么办?人们的出行、货物的运输怎么办?牵一发而动全身,由此带来的连锁反应,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低碳,是驱散雾霾的最好方式。一方面,让低碳政策纵向深入。国家是治理雾霾的执行者,既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细致入微的治霾政策,又要严惩不按要求、不按规矩乱排乱放的行为,让经济发展必须在空气清新面前“绕道”。另一方面,让低碳理念横向漫延。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企业、每一个部门,都应该深植低碳排放、绿色出行的理念,自觉形成减少空气染污就是为自己造福、为子孙后代造福的思维习惯和行为自觉。 只有社会上每一个“细胞”和“单元”都能像绿叶一样在阳光的照耀下,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健康氧气,那么,雾霾才会在群策群力、共同治理的大环境中烟消云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