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月四川海螺沟“垃圾银行”正式营业,游客可把旅游时捡的垃圾带来“存”放,“银行”以付“利息”的方式予以奖励。满一袋送景区明信片,两袋送海螺沟雪菊,十袋五年内免费游景区。据海螺沟物业,景区保洁已由11个减到7个。 旅游在当今社会已成社会的热点,人们拿出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践行“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然而,景区无法承受游客“到此一游”的乱刻,无法承受到处乱扔的尴尬。如何根治或者得到改观,笔者认为需多措并举。 其一,要提高游客的自身素质。出来玩的基本上都是上班族或者经济上比较宽裕的“绅士”,在单位上有形象,出门更要注重形象。不能因为别人不认识就乱扔垃圾,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感受而忽视了他人的劳动成果。素质是一点一点养成,形象是慢慢积累起来的。只有“家里”“家外”都言行一致,才能让自己走得更远、游得更开心。正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对于游客,只要不乱扔垃圾,文明旅游,对景区工作人员来说,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赠予”。 其二,要提高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许多景区,“神话”得相当好,广告打得特别到位。然而,只重宣传不重基础设施的不断投入和完善,已经给越来越多来参观的人群带来诸多不便利的地方。比如垃圾箱、厕所等的设置不多、位置不合理等等,让游客经常不知所措。要想发展本地旅游,不在基础设施上、硬件上做好文章,结果肯定事与愿违。 其三,适当奖励,减少曝光。对于游客而言,出来玩是图个心情高兴,如果能做点“小善事”,比如拾垃圾、文明劝导等行为,受到当地景区的“小奖励”,肯定对景区的好感倍增,从而达到帮景区免费宣传的效果,实现双赢。而对于曝光一些乱扔垃圾的行为等,应减少或者不实施。因为一方面,游客一年或者几年甚至十几年才来一次,曝光了其本人也看不到,别人看到了也不认识,对于被曝光者毫无警示意义而言。另一方面,还会无形中增加游客的压力感,消减开心、欢乐的气氛,使人心理上产生不快,进而此景区不会成为旅游的首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