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再度来袭的雾霾天气,12日晚间,北京再度启动空气重污染蓝色预警,这也是进入10月以来,北京第9次启动空气重污染预警。 近年来,中国的大多数城市都被雾霾天气困扰着。在2014年初,有超九成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涉及空气污染治理,多大省份也都签订“治霾承诺书”,立下力保蓝天的“军令状”。然而许多省份一方面豪言壮语、下指标治雾霾,一方面又完成不了既定指标导致集体失声,一年的时间让承诺没了“底气”。重度污染预警,让我们知道治霾工作的紧迫性,这不紧要求我们警钟长鸣,还需要我们各方面的努力。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治理雾霾的基础。科学的发展为环境的改善和美化创造条件,使之更加适宜于人的需要。环境的保护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本来就是不可分离的统一体。中国企业必须一改以往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模式,坚持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使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严格落实环保法等法律法规是治理雾霾的法律保障。雾霾治理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首先应该严格落实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的法律法规,确保了有关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能够有效执行,从法律层面保障雾霾治理有法可依,有利于增强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监督公民、企业和政府部门履行环境保护的义务。 人人参与态文明建设是治理雾霾的社会支持。生态兴亡,人人有责。个人、企业和政府都是环境保护的践行者。在日常生活中,少抽一支烟,选择绿色出行,多植一棵树等行动都是对环境保护的贡献。生态环保知识和法律法规进学校、进课堂,增加环保意识,全民普及生态文明理念,普及环境法律法规,形成全社会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自觉遵守环境法律法规的良好氛围。 习近平同志在天津考察时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治霾工作需要你我的共同参与,需要我们警钟长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