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50岁的吴强在北京国贸附近一家单位做保洁员。尽管卫生间里24小时开着通风,但烟味还是熏得他喘不过气来。小便池前、每个蹲位前、洗手池等地方,他都贴上了“禁止吸烟”的标志。警示标志形如虚设,抽烟的人依然毫无顾忌地“吞云吐雾”。看到那些抽烟的人,吴强忍不住说:“你们在我的工作场所吸烟,相当于谋杀我。”(5月3日 人民网-人民日报 ) 其实,何止是男卫生间,餐馆、酒吧、茶楼、网吧、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烟雾依然缭绕,瘾君子照样我行我素、丝毫也不顾及别人。生活在3亿烟民的包围中,吸入“二手烟”几乎是无可避免之事。“你们在我的工作场所吸烟,相当于谋杀我”,透露出的无奈不知有多少人感同身受? 根据世卫组织的数据,烟雾中含有超过4000种化学物质,其中至少含有250种已知的有害物质,69种已知的致癌物质。而美国疾控中心明确表示,二手烟可引起肺癌、哮喘、心脏病、呼吸道疾病以及婴儿猝死综合征等多种疾病。据说,孕妇常吸二手烟可致胎儿变“无脑”。由此可见,无论是主动吸烟、还是被动吸烟,对身体健康都有着巨大的危害。在公共场所吞云吐雾,已不仅仅是考量文明程度的问题了。 “公共场所禁烟”,其实早已喊了多年,各地也出台过不少控烟条例,但情况仍未得到根本性改变。何也?一是因为吸烟的人数多。我国现有烟民3.5亿多,让这么多人思想认识统一,本就是一件难事;二是禁烟涉及到生活习惯的改变,不少吸烟者有抗拒心理;三是条例大多停留在提倡的层面,违规成本较低。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公共场所禁烟”,除了在消费环节对症下药外,还应当对生产、销售、流通环节统筹谋划、综合施策。在当前,应限制烟草的生产,逐步压缩生产规模、适当提高烟草价格,将多收资金投入到劳动力的转移、投入到“烟草病”的防治上。如此一来,出于经济利益的考量部分人也会主动戒吸。 还公众自由呼吸、清新的空气,关乎公众健康,关乎生存环境。让“禁烟令”不变成“一纸空文”,目光就不能局限在“禁”这个点上,国家、集体、乃至于个人都应当为此做出必要的牺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