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官员曾打电话问“你怎么把事情说得好像都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引进那些污染项目,也是为了发展经济。”李春元听了很生气:“这不是你的问题,是谁的?哪一级政府告诉你,为了搞经济就可以引进污染项目?”对方一生气就把电话挂了。 河北一环保部门官员的《霾来了》小说刚一上市,就引来了一些人的不满,主要是小说中的一些情节与他们实际工作表现有如出一辙的类似之处,给人一种雷同的感觉。把自己的并不光鲜的事情通过小说的形式反映出来,的确是件不光彩的事情,生气质问也就不足为怪了。但这种情形的出现,是否又是人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勿追究”呢? 在笔者看来,小说中的情节“如有雷同”但并非“纯属巧合”。 正所谓世上有,戏上有。小说属于一种文学作品,从文学作品的素材收集角度上讲,艺术来源于生活,只有现实生活中有鲜活的生动事例,才能为文学艺术提供素材。正如这位环保局副局长自己所说,他小说中的一些素材 “基本来源于现实。有的是媒体上报道的,有的是和同行们交流时听来的”。如果不是近年来各地盲目发展经济、忽视生态环保的重要性导致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最后致使产生雾霾现象,恐怕想象力再丰富可能也写不出这样能够引发公众共鸣的小说。 《霾来了》的作者是河北廊坊市环保局一副局长,他能够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当成小说写出来,绝不仅仅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文笔功夫,也不是为了增加读者的阅读范围。环保部门作为政府主管生态环保的一个职能部门,承担着对环境污染的监督管理职能,但要根本改观环境污染问题,绝不是环保部门一家就能够有所作为的,它需要全社会齐心协力,共同参与。所以说,这位环保局副局长写小说,更多的是对全社会重视环保、支持环保的一种呼唤,一种警醒。让广大读者在小说的字里行间去悉心品读生态环保的重要性,从而激发自己的内在动力,形成更加重视环保的行动自觉。 小说中的这些情节虽有雷同也不是“纯属巧合”,但还需针对这些现象直接“对号入座”。文学小说既有观赏性,也有一定的针对性。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搬进小说和银屏,就是对这些现象的一种弘扬或鞭笞。激发人们向先进学习,警示人们不要引以为戒。生态环保与我们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把雾霾的形成当成小说写出来,就是对那些置生态环保于不顾而盲目追求一时的经济效益的人的一种讽刺,通过讽刺来触及他们的灵魂,戳到他们的痛处,从而认识到错误,积极整改并不再重演。当年鲁迅先生笔下的文章之所以长期受到人们的青睐,就是因为其文章借古讽今,激发了人们对歪风邪气邪恶势力作斗争的勇气。 由此看来,这部已形成的《霾来了》和即将截稿续集从本质上讲并非是一本普通的文学作品,它是对现实生活中造成雾霾现象的一个解读,一个告诫,一种警示。需要广大读者特别是认为情节雷同者引起反思,形成共识,共同为维护生态环境不受到破坏共同努力。(文/胡匆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