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记者在我国雾霾严重的华北地区采访发现,广大人民群众渴望蓝天白云常态化,对政府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抱有很大的期待和信心。但是,一些地方有关部门习惯将雾霾成因归咎于气象条件、地理条件,刻意淡化污染内因。同时,虽然华北各省市区建立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机制,但各自为政式的治霾模式存在效率低、效果差、事倍功半等问题。 治标不治本作为一个中医的名词,意思是指消除了表面的病征,却没有根除引发疾病的原因。将雾霾成因归咎于气象条件、地理条件,刻意淡化污染内因,各自为政式的治霾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做法。用我们民众的俗语“就是吃得起‘补药’,扛不住‘泻药’”,它是部分领导干部自身环保素养薄弱,固化环保与经济发展不可兼得的偏见太深,是各级部门考核机制,GDP考核过于权重,生态考核弱化所致。 有专家曾言“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这句话可谓一语中的、切中肯綮。就如唐山市民所说“北京把首钢这个最大的污染源搬到唐山,税收留在北京为经济发展做贡献,却让唐山人呼吸雾霾,这不公平”。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要想彻底与雾霾天说告别,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放缓GDP增长代价刻不容缓。如果一方面大谈雾霾治理环境保护措施,一方面为了眼前效益流动污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样的治理无异于缘木求鱼、杯水车薪,自欺欺人罢了。 对于雾霾天气的形成一味地认为是气象条件、地理条件,根本没拿内因其当回事,甚至不及时公布信息,把地方政府治理方式作为“纸上谈兵”,只象征性的告诉群众应该怎样去防护,却忽视了背后的治本之策。更为甚者,面对产能企业、地方政府财政收入“龙头企业”,怕搞环保影响经济发展,伤筋动骨,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其继续扩展,这实为“体需恶补”。诚如中国环境科学规划研究院总工程师王金南认为,清雾先清心、治污先治官,唯有如此方可标本兼治。 毋庸讳言,雾霾已经成为全国范围的顽疾,治理雾霾,政府责无旁贷。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治理雾霾问题上,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在少。如报道所述,近年来华北雾霾问题突出,而各个省市区长期以来各自为政式的治霾模式效率低、效果差、事倍功半,虽然建立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机制,但是落实效果有限,更多的是停留在某个重大事件上,比如APEC。其实,这也是这么多年的人、财、物的大力投入下,为何却未见到任何明显的成效症结所在。究其原因,可能还是应该归咎于采取的措施不力、监管惩处不严、片面追求GDP发展、地域间利益纠结无法厘清,才导致雾霾如“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之势蔓延。 窥一斑而见全豹。要规避治霾淡化内因,笔者以为需要行政力量和法律法规的推动与护航,避免地方保护主义绕过环保监管;要健全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的新机制,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法律、技术等手段减少排污,从源头上防范;要抓住产业结构、能源效率、尾气排放和扬尘等关键环节;要根据地域差异统一污染监测标准;要强化问责机制,保证硬措施得到硬落实,有法必依不打折扣、违法必究不缩水,法律法规不会束之高阁挂在墙上。相信多管齐下,只吃得起“补药”的治霾也会扛得住“泻药”,民众不再有“心肺之患”隐忧。(文/鱼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