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节 第一章
-
阿尤德之物
弗洛林·格奥尔基塔
Florin Gheorghita
早在1974年,一群工人在罗马尼亚的黑莓河岸的采沙场发掘出了3件物品,它们被埋藏在河中沉淀下来的细沙中。出土物是在阿尤德向东约2千米被发现的,也就是克卢日-纳波卡南60千米处,该地点属于特兰西瓦尼亚山脉的东罗马尼亚地区。这些物品被埋在距地表大约10米深的位置,被坚硬的沙层覆盖着。
一位当地的研究者将其中的两件发掘物鉴定为是属于大型动物骨骼的一部分。第三件物品根据其形状和重量来看像是石斧。为了进一步研究,他把这些物品送到了克卢日-纳波卡的考古学院。
在那里,人们将物品外面坚硬的沙壳清理掉。前两件化石被鉴定为一头年轻乳齿象的骨骼和臼齿。乳齿象与当今的大象有着紧密的亲缘关系的长鼻目动物,生活在2300万年前的中新世至100万年前的更新世时期。相比,第三件物品的真实情况与最初的推断迥然不同。尽管它第一眼看起来非常像一把石斧,但事实证明它是金属材质的。
这件物品的直径为20.2厘米,内带有两个直径不同且相互垂直的柱形管。在较粗管的下部有一处椭圆形的变形,可能因为这是带有圆头的轴。它的上表面和侧面有被重力多次敲打的痕迹。所有的细节都表明了这个物件曾是一个复杂装置的一部分。
多次的冶金测试最后让这个物件的谜团变得更加难以理解了。在默古雷莱的非有色金属矿石和金属研究和设计所的艾•尼德尔科恩(I.Niederkorn)博士带领下,科学家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结果表明该物品是由复杂的金属合金制造而成。这种合金由13种不同的元素组成,其中铝作为主要构成成分占到88.09﹪,其他金属的比例如下:铜(6.2﹪), 硅(2.84﹪),锌(1.81﹪), 铅(0.41﹪), 锡(0.33﹪),锆(0.2﹪),镉(0.11﹪), 镍(0.0024﹪), 钴(0.0023﹪), 铋(0.0003﹪),银(0.0002﹪)和镓(微量元素)及其他微量元素。
尽管铝是地壳中最常见的金属,但在自然界中,铝只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铝是厄尔斯泰德(H.C.Oersted)于1825年发现的,工业中使用的铝只有在950℃-970℃的温度范围内通过电解才能获得。直到19世纪末,铝才在世界化学冶金工业中被大规模地生产。例如,在美国,从1883年开始美国铝业公司率先开始生产铝。
该物件表面相对较厚的铝氧化层也是很少见的(氧化是指氧元素与其他物质元素发生化学反应)。通常情况下,铝一旦接触到空气,就会立刻在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能起保护作用的氧化膜。这层的氧化膜可以保护金属不再继续受到侵蚀,就像铁锈的作用一样。
图1 阿尤德之物按原始尺寸绘制的剖面图。
图2 阿尤德之物的碎片,作者曾在1974年进行金属检测时使用。
这一层氧化膜可以阻止氧化过程继续进行下去。这个未知物件的氧化膜厚度超过了1毫米,这样的厚度在此之前见所未见。只有经历了几十万年的漫长岁月,金属氧化膜才可能有这样的厚度。(可做参考对照的数据自然还没有)。一位参加了本次金属材质检定的来自布加勒斯特的冶金学家在给我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块金属像是存在了很长时间的铝,似乎合金中的每种元素又各自恢复了它们本来的金属结构。”
该发掘物位于河床沉积物下10米深的位置,从地质学上分析,它与乳齿象(大约在100万年前灭绝)骨骼存在的时间相近,并且其表面有很厚的氧化层,这一切都表明以下的推断有极大的可能性:这个在罗马尼亚被发掘的物件存在的时间已经很长了,以至于不同的成分彼此脱离开来,从新恢复了各自本身的晶体结构,并且氧化过程正在不断地侵蚀到物体表面以下的金属。
参加检验的专家们(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工程师)无人能够对其进行鉴定或者分析出它是现代文明中哪一种工具的一部分。一位飞机工程师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假设:这个物件是一个并不大的飞机的着陆底盘,这驾飞机就可以像登月舱或是海盗探测器(Viking-Sonden)那样软着陆了。事实上,不管是该物件的形状,两个孔(可能是着陆腿的支撑处)、下面和边缘的划痕,还是材料本身(铝是轻金属,直至今日铝也被用作是制造飞机和火箭的材料)都表明了这猜测的可能性。
难道在史前,也就是100万年前甚至是更久远的时候,有一个相对小的,被远程遥控的东西飞过当今的罗马尼亚上方?难道它降落在黑莓河的冰蚀谷里是因为某种原因而出现的空难? 飞机的其他部分随着时间的逝去而被黑莓河冲走了?只是断裂的底片与灭绝了的大象的祖先的骨骼一起被卡在了河流较浅的地方并不断地被积淀物所掩盖,以致保留至今日?
答案我们无从知晓。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我1974年送去做金属鉴定的残块并非出自地球的更新世,也就是说,它不是出自古石器时代人类祖先之手,因此也就很有可能不是来自我们这个星球。在发现此物20年以后,它现在在什么地方我不得而知。希望通过对此物的报道,人们不会将其遗忘,也希望世界上的科学家能够继续对这些检查后遗留下来的部分进行研究。
石器时代的定位导航系统
格罗拉•扎斯
Gerold Saß
我的同主题的书《宇宙来访》中附有位于丹麦的这座设备的照片、航拍图,也就是围墙和“小船形”丘陵。很早以前,我自己就研究过这个奇怪的建筑物。在从汉堡飞往奥斯陆的途中人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它。
在下文的论述中,最有意思的是关于那个所谓的“小船”。对于飞行,最重要的是方向的辨别,特别是在视线不好的情况下要使用无线电指示标。无线电指示标是一个单柱的,大约30至40米高的格子型电杆,在电杆的顶端通常是一个与地面平行的十字型交叉网格。这个十字型网格就构成了四个等腰三角形,在网格中也有其他形状但功能相同的网格,如图1所示。
在四个等腰三角形四条腰的末端有四个小船状的天线,这些小船形的天线是两对彼此平行的金属天线,这又构成了一个四边形(如图1)。由于每组平行的金属丝都是等势的,所以每组之间都有推斥力,并向天空和地面发射出彼此平行的无线电波(如图2)。同时,这个四边形的每个角上排列的装置向周围发射出剑形无线电波。
图1
图2
图3
图4 正确方向 接收器中最强的区域
很有趣的是,人们在丹麦的特雷勒堡中发现了相似的四边形排列,与前者不同的是后者有四组这样的装置。这样可能会加强效果,也就是说节省能源,这一点也可以通过阿格斯堡有个12倍的装置所产生的效果得到印证。外置的“小船”可能还有其他的功能,后面我还会再谈到这一点。
对此做了多次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发射效果经过地面上船形的附有金属表面的石块是否能够再次得到加强。该石块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反射器。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将现在正在使用的大电塔换成32组小电塔(如图3)。小电塔的基座跟图5中的小船的形状相似。
如果使用反射器,电塔的高度就要相应降低。电塔的高度是5米,环绕电塔的围墙高度为6米,在当时的人看来,这个高度的围墙能够掩藏住该电塔,似乎人们想通过围墙来把电塔围起来是出于安全考虑,以防伤害到人的生命。
那么,外部的“小船”又有什么作用呢?为了避免飞行物从运行轨道上着陆的过程中因为接收不到无线电指示标的信号而无法准确判断方向。“小船”就起到了这种指示方向的作用。可见,只有把这两种指示方向的措施结合起来使用,才会更安全。
这13个小船以其中心为对称点整齐地排列在一个70 度的圆周上,例如当度数是72度时,会产生12个6度角。
通过图4,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到:当天线摆动方向与飞行物飞行方向一致时,飞行物接收器中所产生的功率要比天线摆动方向与飞行物飞行方向交叉时产生的功率大。如果人们将天线以某一特定频率置于飞行物的正确飞行方向上,并将另一个天线放置于明显偏差于该正确方向,例如从中心向右升高,向左下降。此时,在即将飞过测向发送导航的最后时刻飞行员也可以将飞机调整到正确方向上来,并且接下来可以将驾驶任务交给自动驾驶仪。
图5 位于丹麦所谓的海盗城堡(Wikinger Burgen)空中俯瞰图(埃里希••冯•丹尼肯 供图)
这种灯塔导航普遍应用于当今的机场,同样我们的宇宙飞船在着陆时需要关于高度、降落速度、降落点的距离以及方向的准确数据。又如,正在进入大气层的滑翔飞行器需要从运行中航天飞机那里获取该站点的中间值,以便联系到环绕地球轨道运行的宇宙飞船。
像丹麦这样的国家,通过风车获取的能源就已经能够充分满足定位导航系统的用电量,而专家认为,定位导航系统所释放的干扰波不能太过强烈,否则就会影响到正常的飞行。
我本人非常赞成这样的观点,即人们应该成立一个技术考古组织,对上述的现象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大胆地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来进行研究。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