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节 第三章
-
幸福源自需要的满足。
有一个人,他生前善良且热心助人,所以在他死后,升上天堂,做了天使。他当上天使后,仍时常到凡间帮助人,希望能带给人更多幸福。
一日,天使遇见一个农夫,农夫的样子非常苦恼,他向天使诉说:“我家的水牛刚死了,没它帮忙犁田,那我怎能下田作业呢?”于是天使赐他一头健壮的水牛,农夫很高兴,天使在他身上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又一日,天使遇见一个男人,男人非常沮丧,他向天使诉说:“我的钱被骗光了,没盘缠回乡。”于是天使给他银两做路费,男人很高兴,天使在他身上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再一日,天使遇见一个诗人,诗人年青、英俊、有才华且富有,妻子貌美而温柔,但他却过得不快活。
天使问他:“你不快乐吗?我能帮你吗?”
他对天使说:“我什么都有,只欠一样东西,你能够给我吗?”
天使回答说:“可以。你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
他对天使说:“我要的是幸福。”
这下子把天使难倒了,天使想了想,说:“我明白了。”
天使拿走诗人的才华,毁去他的容貌,夺去他的财产和他妻子的性命。
天使做完这些事后,就离去了。一个月后,天使再回到诗人的身边,见他饿得半死,衣衫褴褛地正躺在地上挣扎。
于是,天使把他的一切还给他。然后,又离去了。
半个月后,天使再去看诗人。这次,诗人搂着妻子,不停地向天使道谢。
因为,他找回了失去的,得到了幸福。
不难看出,当我们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从心底生起一股幸福感。即使是一个小小的满足,也能让我们品尝到幸福的芬芳。
人很奇怪,每每要到失去的时候,才懂得珍惜。其实,幸福早就在你的面前了。累得半死的时候,躺在软软的床上,是幸福;饥肠辘辘的时候,有一碗热腾腾的拉面放在你的面前,也是一种幸福;悲痛欲绝的时候,旁边的人温柔地递来一片纸巾,同样是幸福。
幸福本没有绝对的意义,它只源自你内心的满足。
享受大自然和自己的劳动成果这就是一个人的幸福标准。的确,这样的幸福标准可能很低,但你却会因此而幸福一生,也可能你觉得这样的幸福标准太安于现状,因而显得庸庸碌碌,把幸福的标准确立在能力所及的范围之内,所以幸福变得唾手可得。因此你每天都生活在快乐之中。假设你将幸福的标准确立在汽车、洋房之上,并为此而费尽心思,奔波劳碌,但终究遥不可及,还有幸福可言吗?因此,幸福的标准要定得低一些。
把幸福的标准定得低一点,不是庸碌无为,也不是缺乏进取心。做任何事都应该量力而行,鹰击千里,是因为它练就了搏击的本领,才有宏图大展的志向。设想:如果一只家鹅非要效仿天鹅在蓝天白云之间一展舞姿,结果会怎么样呢?
曾经,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谈论什么是幸福。
穷人说:“幸福就是现在。”
富人看着穷人寒酸的茅舍、破旧的衣着,轻蔑地说:“这怎么能叫幸福?
我的幸福可是百间豪宅、干名奴仆啊。”
不久后的一天,一场大火把富人的百间豪宅烧得片瓦不留,奴仆们作鸟兽散。一夜之间,富人沦为乞丐。
炎热的夏天,汗流浃背的乞丐路过穷人的茅舍,想讨口水喝。穷人端来一大碗清凉的水,问他:“你现在认为什么是幸福?”
乞丐眼巴巴地说:“幸福就是此时你手中的这碗水。”
“幸福就是能够尽快凉快下来。”
“幸福就是马上能够解渴。”
其实,能够过自己喜欢过的生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就是真正的幸福。
当你可以活着、吃着、睡着、笑着、哭着,真真实实地感受到生命的跃动,你的存在就是一种幸福。把幸福的标准定得低一点,享受每天的阳光、健康和平安就是幸福!
知有生之乐,怀虚生之忧。
如果人们能对人生在世应做和能做什么等有一个相对合理、深刻的认识;如果人们能科学地鉴别各种层次、类型的欲望、事业;而且又多方面地培育了自己的兴趣,使自己的各个方面得到协调发展,具有丰富的阅历,这个时候,其人生便会过得相当充实、有意义。人们就会感受到生活的幸福。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5个层次,他认为高级需要(即友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的满足所带来的快乐是心灵的快乐。这种快乐比低级需要的满足带来的快乐更有价值。
他说:“高级需要的追求与满足,具有有益于公众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越高级,就越少自私。饥饿是以我为中心的,它唯一的满足方式就是让它得到满足。但是,对爱以及尊重的追求,却必然涉及他人,而且涉及他人的满足。已得到足够的基本满足继而求爱和尊重(而不仅仅是寻求食物和安全)的人们,倾向于发展诸如忠诚、友爱以及公民意识等品质,并成为更好的父母、夫妇、教师、公仆等。”
他还认为,高级需要的满足能引起更合意的主观效果,即更深刻的幸福感、宁静感.以及内心生活的丰富感。安全需要的满足最多只产生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无论如何它们都不能产生像爱的满足那样的幸福的狂热与心醉神迷.或宁静、高尚等效果。
马斯洛的话讲得很精彩。它从心理学的角度证明,心灵的快乐,高于肉体的快乐。
心灵的快乐就是精神的快乐,是精神追求的满足。感官快乐离不开外界事物对感官的刺激,因而它对外界事物有极大的依赖性。心灵的快乐则是依赖于人自身的修养,来自主体对真善美的追求,来自自身的创造与奋斗。
萧伯纳曾经说过:“人生的真正快乐在于:服务于你自己认为是伟大的目的,在你被扔到垃圾堆上以前,完全奋斗的力量;成为大自然的一个力量。
而不是当一个过分自私自利的行尸走肉。”
萧伯纳说的这种真正的快乐,就是追求心灵的快乐。追求心灵快乐,是引导、促使人奋发向上的强大的精神动力。
心灵的快乐高于感官的快乐,只有心灵的快乐才能称之为幸福。
天地不方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了易过。幸生其间者,不可不知有生之乐,不可不怀虚生之忧。《菜根谭》里介绍天地是万古长存的,但人活在这世界的机会,却只有一次!即使得享高龄,也只不过百岁而已.何况,日子一天天地飞逝,转眼大限便将到来。因此,有幸生存在这世界上,就要体认生命的意义,切勿虚度这短暂的一生。
陶渊明有一首“杂诗”: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所生活的东晋时代,由于时局动荡不安,遂使老庄哲学得以普及,一般人感于人生无常,而在思想上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由陶渊明的诗即可略见一斑。
他感叹人生像路边的尘土般,随风飘浮不定!既然大家同降生于这无常的世间,就该像手足般相亲相爱。因此大家应该有乐同享,只要我有一斗酒,就会呼朋唤友,一醉方休!
活力充沛的青春,一生只会出现一次;同样的,在一天当中,宝贵的早晨,也只有一次。所以在变幻无常的人生中,我们应当像亲兄弟一般和睦相处,共同寻求生活的乐趣!
幸福的人生没有捷径可走。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是想要选择一条最短的路,以期最快获得幸福。但是,这种想法却可能是关于幸福人生的一个不小的误解。
亨利八世在位时,残暴成性,在他杀了第一任妻子后,为什么仍然有很多女人肯赴汤蹈火地嫁给他?因为他是亨利八世,嫁给他,自己就是王后,自己生的孩子就可以继承王位。毕竟这是最短的一条路——虽然从结果来看.是通向死亡最短的路,但在最终结果降临之前,很多女人都会认为这是通向幸福最短的路吧!
我们每个人总想找到一条通往山顶的捷径,就像每个人到股市买进卖出都是为了赚到钱,而不是为了血本无归。如果有人事先告诉我们某支股票是垃圾股,我们一定不会轻易买进,同样道理,假如一支正在大涨大红的股票即使已经涨得很高,高到令人难以置信,我们还是会奋不顾身地买下,以为它还会涨。人生就是充满这么多不确定性——有的路,看上去很容易,很平坦,可一旦上了路,就是一条不归路。
一个女孩失恋了,朋友们说,天下男人又没有死绝,你那个男友也很一般,赶紧再找一个更好的补回来。于是,朋友们把认识的所有“钻贵”都往她那里推.因为这是一条捷径一一在干百万成功富有的男人中,只需要有一个对她说“I love you”,那她这辈子的幸福就到手了。这事儿难吗?从理论上说,不难。她美丽、年轻、单纯,而且很温柔,多才多艺,钓个金龟婿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吧?但偏偏就等了很久很久——不是没有人追求她,但总在谈婚论嫁的关键时刻,那些她中意的男人们。却全身而退。也不是没有男人肯娶她,但那些肯娶她的男人,她又不满意——因为他们显然是一条太远的路。她说,要跟他们吃多少苦,才能享受到丰收的喜悦?
阿加莎·克里斯蒂生于1890年,那个时代,女人大部分是没有工作的,尤其是贵族妇女。可惜阿加莎没有那么好的命,她爱上了一个穷男人,嫁给了他,为他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他们同甘共苦,曾经过过相当拮据的日子。后来,男人发迹了,他们买了大房子,以及只有富人才拥有的轿车。然后,男人移情别恋。阿加莎的小女儿对自己的母亲说:“父亲喜欢我,他只是不喜欢你。”阿加莎伤透了心,但她承认女儿说得对。
她等了一年,期待丈夫回心转意,当然,她的期待落空了。于是,她同意离婚。她说:“再没有什么可以忧虑的,剩下就是为自己打算了。”她为自己打算得很好,不仅以写侦探小说闻名于世,而且还嫁给了比自己小14岁的年轻考古学家——她在39岁那年遇见了25岁的他。人们劝她不要接受这个年轻人的爱情,她回答:“为什么不呢?他热爱考古,所以我不用害怕变老——我年纪越大,他越爱我。”
事实确实如此,她活到很老,受到女王接见,被封了爵号,再不必为金钱、名望、荣誉、地位、爱而发愁。看上去,她走了一条漫长的道路——写侦探小说,在她之前,还没有女人通过写侦探小说而成功呢。
有的路看上去很短,实际上走起来很难;有的路看起来很难,实际上走下去却越走越宽。可是,如果不是被逼到悬崖边上。谁肯跳下去呢?即使跳下去可能是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人,尤其是女人,总是喜欢安逸,喜欢四平八稳,喜欢不费什么力气就可以全部得到。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羡慕那些奥运冠军,认为他们太苦了,我们吃:不起那些苦。我们总说,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其实,这是关于幸福人生一个最经典的误解。
许多看上去很短的路,实际上是最艰难最没有可能性的。它们不过是看上去很容易,仿佛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但跨越那一步,需要的不只是运气。
所以,还不如咬紧牙关,把人生当作一场长途旅行,也许,当我们最终到达光辉终点的时候,会发现周围到处都是美丽风景,不需要去巴结谁、讨好谁、迎合谁,就已经得到了想要的一刃。
就像伊莎朵拉·邓肯在成名以后说的那样:“我得感谢上苍,因为我们小的时候母亲很穷,既养不起仆人,又请不起家教。正因为如此,我才得以自然健康地成长。”
所谓自然健康,就是无论生活怎样对待她,她都一直向自己的希望努力,即使希望落空,遭受打击,依然充满信心,这使她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即使在今天依然光芒四射——也许,她也是想过要走捷径的吧?但事实上.她选择了一条看起来更艰难的路,并因此得到了更多更丰富的爱,拥有了更丰富更传奇的人生。
所以.假如我们没有生在豪门,既没有美貌又没有财富同时又不年轻,那么我们并不是真的不幸。这个世界上幸福的女人有很多,但她们决不都是年轻、漂亮又富有。一个女人真的不幸并不是她没有找到通往幸福的捷径,而是她以为自己找到了,但却走了一辈子以后才发现,原来这条路是最远的路,且不通往任何地方。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