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节 编者的话
-
本书不是百科全书或知识普及读物,而是一本小说。作者以边走边思的方式,一路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这些见闻和感受相当的个人化、个性化。并且,为了情节需要,个别地方会有一些虚构的成分,以更好地表达那颗因家庭、爱情琐事而疲惫的心,在风景幽美、人性淳朴的地方重新找回自我的故事。所以,有几点说明。一是故事发生背景是1998年前后,所以书中的一些细节与现在已经有不同。比如当时没有修通铁路,一些公路也不像今天这样宽、长,而物价(比如住宿费、菜价、车票等)与现在更是不同,请读者斟酌参考。二是关于个别地名的写法。个别很小很小的地名(如某座在地图上找不到的小山的名字,或者人迹罕至处某个小村子的名字),为作者根据当地发言音译而成,如果与现行常用名称略有出入,请读者见谅。三是关于民俗或知识方面的一些细节。如有个别细节与科学或事实略有出入,请各位读者见谅,并请把您的批评和宝贵建议发送到haiwaibu007@163.com,以备我们再版时及时更正。
本书于2011年8月首版,当年国庆节各地均售罄。因读者反响热烈,三次紧急加印,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此次推出的版本为作者全新修订本,纠正了一些差错,充实了一些内容。感谢读者朋友的关注,非常希望本书能对您的工作、生活或者心灵,产生一些有助益的影响,也恳请您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帮助我们。
几句呓语
13年了,我的记忆在这里出现了一道光芒——那是难忘的1998年。
那一年我决定离开这个世界!只希望离开的时候,我是快乐的。我不愿意再来!
那一年,我像个一往无前的勇士,追着霞光万丈的夕阳奔向了西藏的怀抱。
从那以后,西藏对于我来说已不再是一个梦,它渐变成了一座哲学高原。
我不停地在这座哲学高原上攀爬。
在西藏,那些土生土长的康巴汉子或许只将那里当成普通的生存之地,那些风暴和诵经声是他们身体里的血肉。但神秘的西藏仍以宗教的伟岸与生活的艺术,反衬出我们生命的渺小、卑微和庸碌。
我是一个用生命的热情燃烧流浪之路的女人。曾像许多人一样,历尽艰辛抵达那空气稀薄之地为灵魂吸氧。在而后的日子里,当精神陷于困顿的时候,只要眺望远方的那片高原,便会有一种激情注入身体。
对于西藏,我总是感觉有那么多的话要说。不过现在所有的语言都只是如梦呓语。这些呓语,虽不能汇成气势磅礴的江河,但涓涓的小溪依旧能沁人心脾。
宗教不单纯是信仰,还是追求自由。
信仰是快乐,宗教是精神的皈依处,让人心里有着落,能在纯粹的自然中心灵清明。
我知道修行不只是端坐和念咒,修行是去好好体会人生,修行是如何面对每一个你遇见的人,修行是如何处理针对你而来的恶言。
我感激自己活在这个身体里,感激自己生活在这个地球上,感激父母,感激一切苍生……
其实人最空灵的时候离宗教最近,只有那个时刻才可以在尘世中归于恬淡。我经常会蜷缩回那个空间里面,回味行走的过程,行走的感悟。
从前只知道我需要一种安慰来抚摸伤痛,于是选择了行走。以为行走可以让我远离过去。但生活中的某一时刻,某种场景,某些话语,都可以瞬间将自己内心深处的一段记忆激活,于是那些人和那些故事便冷冷地从心海深处走出来,悄悄地翻弄着过去的岁月,痛楚的情绪瞬间就会将自己包围,整个人也就融化在曾经的那段时光里了。
每次都会疼痛很久。
那时候,非常非常害怕这样的触动,所以选择了远离人群。在许多如水的夜里,我会偷偷地渴望有人能懂得我隐藏在心底深处的疼痛。当月上的时候,才敢把揉进血肉的情感,轻轻地晾出来,独自悄悄地淋湿,又悄悄地风干,再收到隐藏的地方安放,在第二日浅薄的晨曦里,含着笑继续走在路上。如今,有许多日子沉下去了,就沉下去了,消隐于永恒的黑暗之中,再也发不出丁点的回响,然而,在西藏的那些日子,经年之后,我还能看到它曾经闪烁的光,秉照着我微弱的生命,让我温暖、怀想。
飘沙
2011年4月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