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2节 第二章

青年研究,“我”做主

张安定属于70后的尾巴,他的青春就是在亚文化里度过的。还在大学读书时,他就是中国最早玩后摇滚的青年之一。毕业之后,尽管乐队成员各奔东西,但每隔两三年都会相聚一次,去录音棚录音、制作唱片。出国留学期间,张安定开始接触声音艺术,去自然界采集各种音效,然后自己用电脑作曲。由于声音艺术属于当代艺术的范畴,张安定又慢慢介入一些当代艺术的展览,参与一些演出。

在青年志,骑小轮车、玩单板滑雪,团队成员都各有各的爱好。张安定认为有爱好才会有对世界的好奇心、对青年文化的热忱,否则出来的研究就会缺乏情感和深度。他曾经为写一篇关于中国极限运动文化的论文去观察年轻人玩滑板和小轮车,由此自己也爱上了单板滑雪运动。他滑了一年之后再回想当年那个报告,虽然逻辑上是成立的,但通过玩以后的理解真的不一样。这就是文化呼吸的重要性,如果你和团队不长期呼吸在这个文化里,就没有办法研究年轻人。

在张安定看来,光靠理性是没办法跟年轻人沟通的,但拥有热情、梦想和年轻的价值观,就算自己到了40岁,也可以融入他们的世界。他曾经毫不客气地对客户说:“你们之所以不理解年轻人,是因为从你们穿着西服走进办公楼那天开始,你的头脑里瞬间就忘掉了自己年轻时候的眼泪和热血。然后你们反而整天烦恼为什么年轻人那么难以理解,可这些都是你们当年经历过的啊!”

有一次,张安定从北京回到三四线的老家,对老家的同伴们已经不太了解。联想到客户也质疑过他们不了解三四线城市的年轻人,张安定决定让自己的团队分成几组,到不同的三四线城市做研究。

按照常规是要考虑这个项目要卖给谁,但是他什么都没有考虑。他们把所有商业项目都推掉了,花2个月时间和10万块钱,专心做这个选题。当时有个品牌厂家说愿意赞助这个研究,张安定说,不,我想获得更深的对于中国年轻人的研究。

“我们挺狠的,两个月不接商业项目。我们的目的很简单,他们在想什么,他们想要什么?他们害怕什么?”张安定把这次调查称为基本性研究。

研究结果出来后,他们获得的是对自身所作事业更深的体会。张安定看到,中小城市年轻人的媒体习惯、同伴圈子和影响力模型,都受限于中小城市的社会和经济状况,受限于成人世界的规则和关系网络。青春原本应该通往不同的大陆,拥有各种可能性,但这里的年轻人却好像身处一座孤岛。他们每个人都想着赶紧长大,变成30岁的状态。因为30岁意味着进入了成人世界,意味着有房、有车、有地位、有稳定的家庭、被人尊重。青春只意味着限制,这座岛你只有赶紧逃离了才有意义。

回到北京,团队的成员们一度有些难过,他们在报告里写道:“我们没能找到中小城市年轻人在‘向钱看’、‘向地位看’的渴望表层之下隐秘的梦想国度。我们发现中小城市年轻人不仅仅是把自己的内心世界藏匿起来不与同辈和家人分享,而且还把未来可能性的限制内在化了。”

张安定觉得,青年志其实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开放青年志”平台

夏天的时候,在安定门内大街的柴棒胡同,青年志的团队找到了一个小院子,给它命名青公馆。在青公馆之前,他们内部曾经进行讨论,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办公室?每个人都有一些自己的小意见,但共同的一点是:不要所谓“公司办公室”。不要CBD,不要格子间,不要冷冰冰,不要拘束。传统公司有太多的封闭特征。他们相信开放──开放的物理空间,开放的研究机制。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搬进了青公馆,在小院子的第一顿饭大家吃得无比兴奋。这是一个新的开始──青年志从此有了自己的小家,有了“据点”去做很多事情。

张安定将青年志工作的小院敞开,滑板玩家、旅行爱好者、公益达人……形形色色的年轻人开始陆续走进来,在青年志提供的这个小平台上展示着青春的可能性。青公馆虽然是青年志日常办公的地方,但是可以把它变成咖啡馆、展览馆、演出现场、party举办地……任何一种空间都有可能。但必须保持开放性,交给那些想做些事情,可爱的年轻人自由使用。

青年志主班,就是想让年轻人自己做主,用青公馆这个地方,实现自己的各种想法。各种活动也让张安定见证了青年们的热情和创造力,并且让青公馆热闹和美好得让人妒忌。青公馆,因此拥有了年轻的心。

青年叨叨营是另一个小尝试。相信每件事物背后都有它的“密码”,这个密码便是它的意义所在。好天气的日子,青年志邀请年轻人一起来玩儿“说文解字”,以日常生活中的词汇或者现象为话题,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一边玩儿一边共同寻找“密码”。有参加过的年轻朋友说,好久没动脑子了,来到青公馆,和大家一起说说笑笑动动脑子,真开心。

青年志邀请年轻人来青公馆,架起投影仪,图文并茂,听他们谈论和分享个人故事,更多明白一个个具体的梦想和向往,困惑和迷惘。生活可以相互温暖,温暖会相互传播。就像黄油,可以抹在面包上。一起来抹吧!这就是“黄油”青年会议的名字由来。黄油青年会议完全是非营利的,被张安定看做是商业之外、探索青年文化的一种尝试,到目前为止,已经举办了14期。每期会议结束后,发言者的视频都会被剪辑下来放到网上,分享给更多的青年人。

在这些梦想者和行动者中间,张安定发现很多年轻人渴望展示自己的创造力,但整个社会的文化生产机制里并没有他们的位置,他们需要的仅仅是资金上的一点支持。说唱歌手小老虎、独立漫画家雷磊、音乐人李星宇——这三个平均年龄25岁的好朋友就是张安定眼中这样的“创意年轻人”。三个年轻人成立了一个名叫《嘿!!!》的组合,但他们并没有出版的计划。“这么好的东西,我帮你们出。”张安定从青年志的商业利润中拿出一部分资金,帮他们制作了唱片《嘿!流行音乐》。这是一件容纳了漫画、动画、文学和音乐的多媒体混合作品,多样的元素让音乐变得更加立体。

在唱片的制作过程中,青年志基金也应运而生。张安定觉得年轻一代正在制造大量有趣的产品,创意年轻人因为拥有创造力,表现声音的方式更能让人记得住。他希望青年志基金可以帮助年轻人保留下他们的文化资产,这些文化资产都是这代人最重要的声音之一。

青年志在商业之外的摸索似乎一发不可收。通过网络的分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了解到青年志在关注什么,也希望自己能和他们一起去解读。

一个九零后的高中生告诉张安定,他正在拍一个关于九零后的纪录片,名字就叫《Inside!90》。他觉得媒体对九零后的报道根本有问题,老是盯着那几件事看,其实真正的九零后非常多元。张安定很受启发,为什么不支持年轻人自己的研究,给他们机会展现自己对自己群体的理解?八零后宅男侯卖卖是日本动漫在中国传播的全程亲历者,他用一年的时间追踪学生、漫画家、动画制作从业者、动漫杂志编辑等等人群,拍摄了展现北京动漫社群的纪录片《北京御宅》。George是出生在上海、成长于美国,从波士顿大学毕业后,他回到了出生地,在复旦大学读研,《中国嘻哈与街舞文化》是他正在研究的论文课题。在“青年志学院”的推动下,年轻人记录、思考着自己热爱的东西。

张安定说,我们在努力提供一个开放青年志平台,让品牌更了解年轻人,让商业的力量,更有趣一些,更接近阿基米德想要的杠杆,而不是马克思所言的利润机器。同时,通过这个平台,在青公馆通过一些活动,去鼓励,去温暖,更多的年轻人,让我们一起相信,在不确定的年代,唯一可以确定的,其实不是房子,不是看似安稳的职业,而是你自己,你内心的温度,你视野的高度,你对幸福和喜悦的最简单感知。

跟随指南:开放青年志|OPENYouthology,是由青年志(China Youthology)团队创立的非盈利平台,旨在以真实,开放和独立之态度,专注呈现和传播中国年轻人的“梦想,行动与反思”,并推动中国青年文化的发展。平台下三个子项目分别是:青年文化实验室、黄油青年会议、中国青年观察。这些事儿整合在一起,就是青年志|OPENYouthology网站:http://www.openyouthology.com

青年志的主要活动于周末在青公馆举行,如黄油青年会议、青年志workshop、party等。年轻人可以在青年志官网上免费申请青公馆场地举办自己的活动,为青年文化实验室项目提供场地等。青公馆是青年志团队的开放式办公室。它既是一群相信工作和兴趣可以完美结合的年轻人日常办公的场所,又是一个为更多年轻人准备的公共空间。

北京青公馆:一个北京胡同小院,位于东城区安定门花园胡同15号。

上海青公馆:位于长宁区愚园路749弄38号的屋顶,是一个420平带露台的LOFT空间。

有趣指数:★★★★

有趣平台2:科学松鼠会,成立有商业平台果壳网,并主办技能分享线下活动万有青年会,每月2-3次,目前主要在北京和上海举办。每次活动通过内部推荐和公开招募的方式选出6-8位讲者,每人用7分钟向现场观众分享自己的技能、知识和经验。

剥开科学的坚果

科学松鼠会由科学 姬十三等人创立。“科学松鼠会”的名字来自一个有趣的比喻。松鼠会的创始者们认为科学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就像味道鲜美却又不方便吃的坚果,而他们就是要像松鼠一样,把科学坚果外层的硬壳剥掉,把味美的果肉献给大众。

这些用通俗有趣的语言讲述科学原理的理工科博士们,不仅不呆不迂,还幽默风趣、妙语连珠。

一只闷骚的“鼠首”

松鼠会的创始人是个笔名叫做姬十三的小伙子。在松鼠们的眼中,这个江浙男生,是个极富生活情趣的人。他自己做菜,手艺不错,读博的时候和同学合租房子,把自己的小窝搞得很整洁温馨,喜欢旅行,是个背包族,非常注重生活品质。

如果要他选择一个词来形容自己,姬十三选择了“闷骚”。在姬十三参加一些活动时,甚至有读者专程前来目睹这个人的样子。他们很无奈地发现,这个人大部分时间很“闷”,在公开场合常常害羞,半天挤不出几句话。

2004年秋天之前,“姬十三”这个名字并不存在。走在复旦大学校园里的,只是神经生物学博士一年级学生嵇晓华,带着文艺青年影子的理工男。他时常闷头不语写点儿新诗,无奈“上不了台面”,只是悄悄留给自己看。

2004年秋天,嵇晓华有了“写点儿东西”的冲动。他把一篇论文改写成一个小故事,署名“姬十三”,群发到很多杂志编辑的电子邮箱里。整整两个月,嵇晓华一边在实验室做实验,一边等待着与“姬十三”有关的消息,但一切杳无音讯。

就在他觉得“应当放弃幻想”之时,一份科学杂志的主编,给“姬十三”回了一封信,重新燃起了嵇晓华的希望。他很快又给这个主编寄去了一篇关于时间感知的文章,“姬十三”这个名字很快变成了铅字。据说,当时很多小朋友看了文章,都给姬十三写信,信都塞爆了他宿舍的信箱。

他的科普写作之路,就此一发而不可收。在复旦大学校园的最后3年里,他是一边做实验写论文,一边熬夜写科学文章的博士嵇晓华;而在科学写作和传播的圈子里,他是渐渐被人所知的姬十三。他十分低调,一直瞒着导师,怕他说自己不务正业,影响做实验。

博士毕业之际,当其他同学正忙于找工作或申请出国进行博士后研究时,已与生物专业打了10年交道的嵇晓华,决定遵从自己的兴趣,不从事科研也不找工作,做一个“睡到自然醒”科普撰稿人,给杂志写稿子够他养活自己。

这个决定,在班里和家里都引起了小小的骚动。他的导师直到毕业时才知道,自己这个少言寡语的弟子,在科学传播圈里已经有了一点点“江湖地位”。而姬十三放弃了在上海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机会,这也让在家乡舟山工作的父母有些不解。

“忙的时候要忙死,经常要给领导写讲话,还要陪喝酒,好没劲。”他跟父母解释道。

父母最终接受了儿子的决定,在他们看来,儿子没找工作,但过得也还不错。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