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节 机会比市场更重要
-
纵使“多头市场”在反转时也可能涌进大量买盘;而在空头市场,仍有许多公司的股票被贱价抛售,通常这是最好的投资机会。
——沃伦•巴菲特
很多投资人经常受到市场上谣传下一个空头市场即将来临的威胁,于是心生畏惧,进而成为受害者。通常这样的言论一出现,股票经纪人就会打电话告知投资者赶快卖股票以换现金,他们这样做是因为可以趁你卖股票时赚取手续费。当然,下一回你将手中现金再次投入股市时,那些人就又有手续费的收入了。
有人认为投资者这样的做法很愚蠢,首先,空头市场不可能会如计划所排定的时间而发生。再者,那些股票预言家,预测错误的次数和他们猜对的次数一样多。如果某人相信了空头市场即将来临而卖出手中不错的投资,那么这人会发现,通常卖出股票后,所谓的空头市场立即转为多头市场,于是又再次错失良机。
但这些投资者可能又说,如果空头市场不会降临,他可以再回到股市,同时以比较低的价格再买进先前出清的股票。但实际上在他们卖股之后,必须缴交易所得税和付出手续费,所以他们拿到手的现金会比原先的要少。此外,就算是空头市场真的来临,而他们想趁机再买回原先的股票,也要等到股价跌到可以弥补你所付出的税负和手续费的价位。费雪也提到他所认识的朋友,很少会在空头市场时再度介入股市。
柏纳德•巴洛克依他的经验给投资人一个建议:“别期望总是可以买在最低点,卖在最高点,这是不可能办到的——除非是骗子。”巴菲特的解决方法是全然忽视所谓的空头和多头市场。他可以做到是因为他以合理的价格买进股票,如果股价过高而无法提供足够的投资报酬,那么他也不会买进。每日市场的变动不会影响巴菲特,而巴菲特也不去考虑这些事,他所思考的是要投资哪些企业,并以合理的价格买进它们。
巴菲特观察到,纵使“多头市场”在反转时也可能涌进大量买盘;而在空头市场,仍有许多公司的股票被贱价抛售,通常巴菲特会利用这个大好时机来找寻投资机会。
例如1973年,美国股票处于低潮、市场人士大为恐慌之际,大家想尽办法抛售自己的股票,精明的巴菲特却全线杀人,到1975年股票大幅上扬,巴菲特赚得腰包鼓鼓。
最精典的战役是在1987年。
1987年10月18日清晨,美国财政部长在全国电视节目中一语惊人:如果联邦德国不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扩展,美国将考虑让美元继续下跌。
结果,就在第二天,华尔街掀起了一场震惊西方世界的风暴:纽约股票交易所的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狂跌508点,六个半小时之内,5000亿美元的财富烟消云散!
第三天,美国各类报纸上,那黑压压的通栏标题压得人喘不过气来:“10月大屠杀”、“血染华尔街”、“黑色星期一”、“道•琼斯大崩溃”、“风暴横扫股市!”……
华尔街笼罩在阴霾之中。
这时,巴菲特在投资人疯狂抛售持股的时候开始出动了,他以极低的价格买进他中意的股票,并以一个理想的价位吃进10多亿美元的“可口可乐”。
不久,股票上涨,巴菲特见机抛售手中的股票,大赚特赚了一笔。
在大家认为空头市场的时候,巴菲特并没有卖股票换现金,也没有袖手旁观而缺乏行动。他眼中所看到的尽是机会,而其他的投资人只看到恐惧。
当然,他还有急流勇退的气魄,该出货的时候决不含糊,留一点残羹剩饭让别人捡拾。他的投资生涯一半是等待机会,还有一大部分时间是在研究和学习,出手的时候仅仅是他完成的一点作业。而我们百姓投资证券市场往往喜欢做“蜂拥而至”里的“那一只蜜蜂”,不喜欢做孤独等待出击时刻的“猎鹰”。风平浪静的时候不下水,大浪滔天的时候跳进去,结果就是淹不死也会呛掉半条命。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