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节 预知不了未来,就学会适应当下
-
“社会会如何发展,是谁也预知不了的。那怎么做才能把握住社会发展趋势呢?”
“要把握住社会发展趋势不太容易。就连把握大概的框架都很难。”
“连估量框架都这么难的话,那到底要怎么办?”
“与其在此耗费精力,预测难以预测的事儿,倒不如尝试着去适应它。”
在电脑未普及前,我在美国留学期间就听到过关于电脑的种种预测。假定当时的预言全部都正确的话,那么如今所有的组织机构就只需要一台超级电脑,人们只要通过终端服务就能共同地使用它了。但是没多久,个人电脑就问世了,人们震惊了。当然了,就算在那个时候,也想象不到个人电脑能构成互联网,并且还能与其一起进行复杂的数学计算,甚至是互相收发文件。将来电脑会如何发展,又有多大的进步空间,是谁也不能精准预测的。无论是那个年代,还是现如今,虽然都存在着能预知变化、筹备未来、收获巨大成功的人,但是我们中的大部分都是吃力地紧跟瞬息万变的社会潮流的人。
一天,一名通过了考试但却苦于不知去哪个部门工作的学生找到我,很犹豫,不知道怎么选择。
他问:“如果去公司工作的话,哪种行业会比较好呢?”
我说:“这个不好说,就说我上大学的那个时期吧,综合贸易型公司是最佳的选择,另外,证券公司也不错。现在好像不是。”
“嗯,最近这两个行业好像都不怎么好,最好的应该是公务员和教师吧?”
“嗯,在以前,文化体育观光部不怎么样,但是现在却很受追捧。像雇佣劳动部、保健福祉部这种之前爆冷的部门,现在也被认为很有发展潜力,很多人都疯抢着进入。‘人气’这种事情是瞬息万变的。在21世纪它的变化速度就更快了。就以美国为例,现在的公务员、教师就不是很受欢迎。如果说我们国家也是福利性社会,职场也形成6点一到即可下班的企业文化,那么公务员和教师的受欢迎程度也会大打折扣吧?再假定把世界劳动力市场开放的话,也许那些年薪很少的美国教师也会选择来韩国工作呢!”
“老师,那到底该怎么办啊?前途一片迷茫啊……”
就像这位学生说的那样,现在就是一个未来不可预知的社会。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因素的时代里,我们很难做到预测未来、把握社会发展趋势。在某些领域里,有时是只能把握住大概的脉络,有时则是干脆就把握不到。在这个不断细分化、专业化、复杂化的社会里,要准确地把握住社会发展趋势,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局限的。事实虽然如此,但如果不想逆社会潮流而行的话,那么我们至少要做到把握住未来发展的主脉络。
以前都是中央机关起草全面细致的规划方案,然后交由下属机关依照方案执行的“上意下达”式的办公模式,但如今则是中央机关指明大环境、大方向,而具体实施细节则交由下级机关自主实施的分权型工作模式。这样就要求各执行机关能在大环境、大方向的范围内,制定出具体的实施计划,但这就避免不了出现不能准确地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情况。因此,为了应对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应该强化应对市场突发情况和迅速处理危机的适应能力。
虽然没必要将精力过多地耗费在预测未来上,但是我们应该要意识到把握未来的发展主流、发展方向,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不能准确地预测除发展主流以外的详细情况,所以,才要培养前文提到的适应能力。但如果是坠入到连发展主流都预测不了的黑暗状况里,那么培养适应能力就是最佳的选择方案了。
雅虎,不仅是网站文化的开拓者,也是门户网站的代名词。然而仅15年的时间,它就退出了韩国市场。这主要是因为它不能很好地适应韩国市场。在1997年进入韩国开始到2000年初的这段时间里,雅虎公司一直都占据着韩国互联网市场的最大份额。但是与努力适应韩国市场相比,它却一直难以改变自身的美国式思维方式,所以,最终它被后来者——谷歌打败了。
所谓的“适应”,就是要积极主动地去融入周边环境。就像“没有永远的胜利者”这句话一样,仅用昨天习得的能力,是很难活到明天的。其实每个人都渴望成功,都希望过无忧无虑的生活,但现实社会中这种安定的、无变化的生活是不可能存在的。有的只是默默地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并且与其一起改变的现在进行式生活。如果说生活的终点不是死亡,而是一种比死亡更终极的状态,那么我们又该怎么办?
因为不能预测未来,所以在制订人生规划时,经常都要将最坏的情况考虑进去。特别是年轻人,更是应该把四五十岁以后的生活境况计划进去。即使说人生还未走多远,但也要修订人生规划。因为我们需要规划更长远的未来。
人生规划,就像是为未来投的一份保险。因为在未来我们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难以预料到的事情。此外,21世纪本身就是个自然灾害频发、人际矛盾引发的灾祸等以前根本不会发生、现在却频繁发生的时代。所以,如果我们把这些最坏的情况都计划在人生规划里的话,那就万无一失了。因为用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去制订的人生计划,无论将来遇到多大的风浪波折,都不会令我们动摇、害怕,它会像屹立不倒的岩石一样去支撑我们的人生。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