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1节 要把握社会发展趋势

“那个朋友一定会成功的。”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他本人诚实守信、性格坚忍不拔、做事有始有终、不轻言放弃,所以感觉他一定会成功。”

“这么说来,这个人应该很清楚自己的人生方向是什么了?”

我们偶尔会听到这样的话——某人虽然比任何人都努力,奈何就是运气不佳。对于这些得不到上天垂怜而灰心丧气的人,我会跟他们分享一个纪录片。片子主要介绍在高清电视技术开发初期,日本当局因为不能决定是采用数字技术还是采用模拟技术而深感苦恼。后来考虑到当时大多数家庭购买的都是有线电视,所以最终决定采用模拟技术。十年后,日本虽然也开发出了先进的模拟高清电视,但是没过多久它就变成了毫无价值的东西,因为社会已经快速地进入到了数字时代。参与研究的人员在采访中惋惜地说:“这十年间我们每天都废寝忘食地努力工作,可现在一切都落空了,而且也不能重新来过。”

类似这样的事例也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曾经,我光顾过小区的一家音像制品出租店,当时我就向店主建议“尽快结束店铺业务,重新开发新业务”。因为我担心数字时代来临,会使得租借音像制品的交易减少。但是店主很怀疑地问:“现在生意这么好,你这话什么意思啊?”可没过几个月,我就发现这家店主已经在处理店面了。

在农业社会时代,社会发展趋势缓慢,也容易把握。那时的人们只要努力耕作,余下的事情只要顺其自然,坐等收获就行了。可如今世界已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果不能敏锐地捕捉时代发展潮流,那么再怎么努力也是没用的。这就会像之前那个日本高清电视行业的例子一样,那些因不能准确地预测数字时代的到来而把全部的力量都投入到模拟技术开发的企业,最后不都是惨遭淘汰了吗?相反,那些预知到数字时代到来的人就走在了他人的前列,在互联网行业取得了傲人的成绩。

以技术与韧劲为主的竞争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是把握多变的现实与未来的“视野竞争”时代。因此,只知道努力工作是完全不够的,不了解时代发展的趋势,人生也会遭遇失败。

我从1973年开始学习中文,但是在当时,一个教授中文的机构都没有,所以吃了不少苦头。后来好不容易发现了一家教授中文的学院,可主讲老师却是台湾人,他的口语与标准的普通话,无论语调或声调,都有些许的区别。但不管怎样,我还是抱着要学好中文的想法在努力地学习着。可是,没过多久课程就被取消了,原因是学生人数太少,只有三个人。而此时我也接到了服兵役的通知,所以我的中文学习也到此为止了。

那个时候只要一有空,我就会向周边的人宣传“中国将来会是世界的中心,学好中文,对未来会有很大的帮助”。虽然响应我的人寥寥无几,但也没有人对我的话提出质疑。因为大家也都认为中国人口众多,总有一天会跻身于大国行列当中。可就算这样,想学习中文的人还是没几个。但是现在呢?大家都争相学习中文。

了解社会发展趋势和承认“这是有道理的”,完全是两码事,而只是点头承认和不了解事实,其实结果是相同的。这是因为真正的了解,是要将了解到的事情付诸在行动上。另外,真正的了解,也是指在别人反响一般时,仍能坚持自己看法的态度。因为如果别人反响强烈的话,那也就意味着很多人都知道了,可在这个时候知道社会发展趋势,又有什么意义?举个例子来说,现今已经是数字时代,那么我们就不能说自己知道这是社会发展趋势。因为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在别人觉察之前,掌握的社会发展趋势,才可以称为是真正地知晓社会发展趋势。

也许会有人问:“社会发展趋势?这个不应该是预测专家做的事儿吗?”

如果想把握社会发展趋势,那么具备预测未来的专业性知识是很重要的。那些整天奔波劳碌为了糊口的普通大众,他们都说,“社会发展趋势与我何干?”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专家还是普通大众,上天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把握社会发展趋势,是上天赐予每个人的基本能力。

在以前的社会里,夫妇二人都是要工作的。特别是女人,她们每天不但要做家务活儿,还要抽时间和丈夫一起做农活儿。女人们不外出工作,只全心全意地照料家庭,男人们外出工作赚钱、养家糊口,也只是近些年来的事情。可是,很快这种家庭生活模式就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又重回到了女人和男人一起外出工作赚钱,同时还要兼顾照料家庭的生活模式。现如今,几乎没有一个男人是希望自己的妻子只专注照料家庭生活的。如果事先能了解到这样的发展趋势,那么女大学生们在毕业找工作时,就会更谨慎地做决定了。也就是说要选择一个可以终身工作的职业。

年轻人虽然追赶社会发展潮流,想成就一番事业、能出人头地,但事实上他们却属于对社会发展趋势敏感度不高的一类人群。与过去相比,人们的进步在于能指出即将要消逝的事实,但却不能清楚地知道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其实,人们关心的只有两点:一、什么是好的;二、什么是对自己有益的。例如,人们能清楚地知道“哪个职业挣钱多,哪个职业更轻松”,但却不知道“未来哪个职业更有潜力,未来更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对于“未来社会会怎样变化?资本主义社会会怎样发展?未来的政治版图又会有怎样的变动?”等方面,更是漠不关心。像这样目光短浅、视野狭小,是绝对掌握不了社会发展趋势的。

《时事周刊》曾登载过这样一篇报道——关于企业“新三大回避人群”。新三大回避人群是指国外留学MBA毕业生、名校毕业生、江南区富家子弟。企业回避这些人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离职率太高。企业不需要这样“温室花草型”人才。

“花草型”人才人气大跌后,取而代之、填补空白的就是“杂草型”人才。这类人虽然学历、外语水平都不出众,但胜在经验丰富、适应力强、可塑性高。因为企业偏爱这类人才,所以也开启了“杂草型”人才的全盛时代。看到那些不顾人才选拔标准,只一味地专注在增加自身附加值的年轻人,我真是替他们着急。

了解社会发展趋势,不只是因为它能让我们获得经济利益、提高自身竞争力,更为重要的是它有助于我们规划人生。只清楚地了解自己是不够的。因为个人和社会是分不开的。虽然自身很努力,但是如果与社会发展趋势相悖的话,那么总有一天是要重新来过的。

从把握社会发展趋势方面说,废寝忘食、十年如一日地专注研究模拟式高清电视技术的技术人员与小区内音像制品租赁店主是没有区别的。因为他们都在用一只眼看事物。

眼睛之所以有两只,是为了让我们能同时观察“自己”与“社会”。把握社会发展趋势,就意味着要同时了解自身与社会,有了这样的视角才能规划出人生蓝图。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