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节 前言
-
在俄罗斯,被乌云追了几十公里,相机、手机通通浇湿,损失惨重。 在立陶宛,和一位酒鬼被反锁在旅馆的同一个房间里,心惊胆战, 吓得嗷嗷叫。在波兰,跟一位华沙帅哥东奔西跑找住处,最终为了躲避吉普赛人而扎营在荒山野岭。 在捷克,迷糊地与越南小哥去迪厅,被所有在场的人起哄喝酒, 第一次亲眼目睹脱衣舞。 在德国,因为singen和siegen傻傻分不清楚,在腓特烈港遥望着瑞士而眠 。在法国,遇到被我微笑而着迷的安东尼奥,于是开始了两人的浪漫巴黎行。在比利时,大雨中躲车不慎摔倒,无人帮助反被冷眼旁观,终于崩溃大哭。在荷兰,被沙滩上的裸男裸女惊呆了,不料还被白发苍苍的胖老头强吻。
骑行欧洲是2012年的事,而今已经悄然进入2014年。时隔两 年,现在让我写前言着实头痛,不知从何说起,也无从下笔。想了良久,最终决定把这篇前言用来回答问题,回答那些还在工作中苦苦挣扎,犹豫着要不要去旅行的人,回答那些已经背上行囊出发的人,回答那些已经在路上很久很久的人。但回答这个词好像又不太贴切, 一个90后一共长途骑行3次,没有能力更没有资格去回答问题。与其说是回答,我想“分享”一词更好一些,分享我从徘徊犹豫到出发, 再到现在的一去不复返。至今,我只经历过两次长途骑行,第一次川藏线让我知道还有这样的生活,第二次也就是这本书所记录的骑行欧洲让我明确知道我喜欢并决定过上这种生活。在书中我不止一次提到,旅行对于我是生活,是我想要的生活,我为之追求的生活。但不能否认的一个事实,它不是我全部的生活,只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有人说旅行就是给自己找罪受,而在欧洲的这两个多月我确实遭了不少罪。因遭受酒鬼的骚扰,在夜里狂蹬车,最终筋疲力尽地在公交车站扎营;因遇到越南小哥的大胆求爱,吓得把能锁上的门、窗户都锁上,精神恍惚到天亮;因躲车摔倒无人帮助,坐在雨里冲着对面观看的阿拉伯人嚎啕大哭。然而正是因为这些惶恐不安,让我对于这趟旅行的记忆变得分外鲜明,让我十分肯定地知道我活着,努力地活着。人生之所以称之为人生,就是因为你要承受悲痛,与此同时你也要享受快乐。旅行是快乐的,即使遇到种种不堪的、狼狈的际遇,当天一亮你还是会背起行囊继续你新的一天。在城市中的我们好像不太会如此,我们总是耿耿于怀昨天,带着对昨天的抱怨慌忙地走入今天。在旅行中我们很容易学会忘记昨天,不是遗忘昨天的经历,而是抛弃昨天的坏心情。在旅途中,清晨永远属于笑脸。 我特别喜欢跟别人讲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和高僧佛印。一天,两人在一起打坐。苏轼问:“你看我像什么啊?”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苏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就像一滩牛粪。”佛印听后只是笑笑。 苏轼回家就在苏小妹面前炫耀这件事。苏小妹听过后说:“你知道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什么?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说看你像尊佛,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说佛印像牛粪,那么不言而喻,说明你的心里就只有牛粪。”而苏小妹的一席话就是我对旅行的看法。我总是先设定每一个遇到的人都是好人,对路上遇到的每一个人我都会献上我的赤诚。听者多数露出一副匪夷所思的表情,随后甩出一句“我只能用无知者无畏来解释”。听后,我只是莞尔一笑。为什么有人旅行10年,仍没有故事,没有改变,能聊的除了那什么好看这什么好吃以外再无其他。我只能说他出来旅行只带了眼睛和嘴巴,忘记了带心。心敞开,才会遇到桃花源火车站的站长大叔,不仅帮我修车子还提供吃住;心敞开,才会在迷路的时候遇到德国大叔,无偿将我送到目的地,还一路上又给吃的又给喝的;心敞开,才会与Antonio邂逅共同畅游巴黎。旅行是一次赤裸的出行,摒弃生活所给的警戒心,抛弃社会所给的虚伪,像新生儿那样带着清澈的眼和无所畏惧的心。在旅途中,只有心灵清澈的人,才会邂逅美好。关于旅行,我总有说不完的话。然而说来说去,终还是归于两点:一张笑脸,一颗心。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