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节 物质欲望
-
材料:在三个世纪里,西班牙从拉丁美洲掠取了255万公斤的黄金和1亿公斤的白银,葡萄牙仅从巴西就掠夺了至少价值6亿美元的黄金和3亿美元的钻石。
材料:罪恶的奴隶贸易给非洲大陆造成了极其深重的灾难。几百年间,非洲因此上市贩卖大约一亿精壮人口,相当于1800年时非洲人口的总和,非洲的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破坏。
人类是世界上唯一把贪欲当作成功标志的一种生物,在真实世界,人的趋利性、或者直接说人的贪欲,是市场演进的惟一动力。用“贪欲”来解析经济现象,是毫无理性价值的。
欲望的源头
从前面的叙述中我们已经知道,14—15世纪时的西欧,生产力迅速发展,手工业已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剩余价值的观念在商品经济的自然发展下,变得公开透明。权利阶层充满了对财富的贪欲,中国的瓷器、丝绸、印度的香料和宝石等东方奢侈品成为上流社会的生活必需品。为了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稳定人民的物质生活从而巩固教会和王室的封建统治。各个国家不得不出台政令,鼓励对外贸易交流。
1298年后,《马可·波罗游记》成书,这本书在欧洲的广泛流传,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文明与财富的倾慕与贪婪,最终引发了新航路和新大陆的发现。应该说正是由于《马克·波罗游记》对中国和印度的精彩描述,这本书在西欧国家产生了极大的反响。人们甚至集会讨论,四处打听关于书中的一切。这本书的描写使西方人认为东方遍地是黄金、财宝,到处是香料等。这勾起了自古以来就有大民族情结的西方人的胃口,尤其是那些从事海上运输作业的商人,以及享受奢华生活的皇室贵族。然而通过不断的探索打听,人们无奈地发现原有的东西方贸易商路却被阿拉伯人控制着。这样以来引发的后果前文也有叙述,那就是东方商品的缺乏使得其价格水涨船高,这让西方的上层阶级很不满意。由于西方人对黄金的贪欲越来越大,人们开始不断地追求黄金,尤其是那些生活富足的封建主、商人、航海家,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开始冒着生命危险也愿意去远航到大西洋去开辟到达东方的新航路。
恩格斯曾说:“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在印度及整个远东地区搜寻着黄金,黄金这两个字变成了驱使西班牙人远渡大洋的符咒……”从这句话我们能够发现,人们对黄金的渴求与对财富的贪婪欲望。这就使欧洲人决心要寻找一条新的航线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同时长久以来基督徒同穆斯林之间的敌视与仇杀,使得欧洲人有足够的理由以上帝的名义去号召教民打破阿拉伯人独霸东方商路的局面。传说中的大航海就在人们对黄金的追求中悄然拉开序幕。
历史的沉淀没有抹去岁月的痕迹,相反对于那个几乎全民疯狂的年代所发生的事件经过后人的整理,变得更加清晰透彻。西方人将15世纪到19世纪这段时间称为“大航海时代”,航海家们的故事中,我们仍能发现那时欧洲的确是一片航海家的热土,几乎每一个人,无论平民或贵族都怀着出海远航的梦想,为祖国开疆辟土,为自己争取名利,探索、冒险、战争、血与火、财富与荣耀,交织成一幕幕震撼人心的历史场景。历史终究是历史,被埋葬得再深也会有被挖掘起来的那一天。人心一旦贪婪起来,是一个无法估量的后果。也正是人们地毫无羞耻的贪欲,促成了大航海时代地理知识和航海技术的飞跃进步。马克思主义强调我们对待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要坚持辩证的方法,既要全面也要两面。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出现双赢的局面。一方获益,另一方必定要做出舍让。但在这场残酷甚至惨无人道的殖民扩张中,舍让的那一方损失非常严重。这一时期也是欧洲殖民者利用坚船利炮对亚、非、美洲等地进行侵略和殖民扩张的年代,经济学家认为当时的这种犹如海盗一样对美洲人民的掠夺和对其居住地的殖民贸易成为了传统的殖民主义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法。也有人认为正是在这种基础上,才得以有今天的西方资本主义。
贪得无厌
我们知道14-15世纪欧洲的资本主义开始快速发展后,社会生产对原材料的需求大大增加。人们希望掠夺更多财富的渴望也越来越强,而毫无克制的物质欲望就这样促使了开辟海上航线的繁荣景象。葡萄牙和西班牙两个国家开始成为海上霸权竞争的主要对手。看到葡萄牙在海上扩张取得成功,同样具有一定海上实力的西班牙当然也不会甘心落后。很快,西班牙也积极地加入倒这场满足欲望的激烈竞争中来。诱惑西班牙人到海外去的重要的原因还有领土。前面谈到,在和葡萄牙的沿非洲大陆的竞争中,由于西班牙只拥有沿海岸依次南递的马德拉群岛、加那利、好望角和亚速尔等4大群岛中的加那利群岛,相对而言处于劣势。而且沿非洲大陆通往东方的海路都被葡萄牙人所垄断,给西班牙的扩张事业带来不少的压力。但是为了满足扩张领土的强烈欲望,同时也为了在与葡萄牙争夺世界殖民地范围的战争中取得优势,西班牙政府决定重新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海上之路。
对黄金、香料、珠宝和宝石的贪得无厌让停在港口的船只一次又一次地扬帆起航,因为一本书产生的遐想,就在心中编织一个美好的梦想。这不禁让人好奇,当一个人有了欲望,会激发他多少的潜力;当一个民族有了欲望,会出现多少个哥伦布、迪亚士、达伽马?
殖民与贸易巨额利诱的贪欲彻底充斥着整个西欧,海洋让葡萄牙崛起,接着西班牙还有英国、法国等国家也打算从陆地上探明一条前往东方的路径,寻找马可·波罗描绘的那个天堂般的东方古国。甚至连民间的小孩都无比向往。书中有一段关于中国的泉州港的描述,书中写到“难以想象,这里的来往船只数量超过全世界其余港口的总和。人们统计过单是每年在这个港口卸下胡椒的船只,数量就可以达到一百多艘,这其中还不包括运送其他香料的船只”。
15世纪下半叶,野心勃勃的葡萄牙国王若奥二世继承了上一代君王的遗愿,继续着殖民扩张的海上活动。但是这位骄傲的君主妄图称霸世界,曾几次派遣船队考察和探索一条通向印度的航道。1486年,他任命当时著名的青年航海家巴托洛梅•迪亚士为队长,并交给他一支装备精湛的水手,开始了沿着非洲西海岸的探险之旅。这位雄心勃勃的君王下定决心要找出一条通往东方的航路。当迪亚士的船队航行到今天的好望角附近的海域时,这里的恶劣天气和强大的风暴差一点就将他们的船队吞没。在多次尝试都失败后,船长迪亚士被迫宣布折回葡萄牙。正是这次航海,人们发现了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殖民者只需向国王上交所得到的五分之一财富”,诱人的条件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贪欲。西班牙涌现了许多征服者,让这个国家的殖民统治达到了最高峰。同时也刺激了当时的整个殖民主义圈,加快了殖民统治的步伐。
1492年,西班牙终于完全收复失地在与摩尔人的战争中,取得了格拉那达的绝对胜利。这个时候西班牙便有多余的时间来跟随葡萄牙的步伐赶快投入到海上霸权的争夺中。此时的西班牙具有的竞争条件是军事力量的提高和海上作战实力的壮大,成为了葡萄牙非常强劲的对手。这样的力量平衡很快让这两个国家因为争夺殖民地而造成争执。这是贪得无厌的欲望造成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不幸,给世界带来了不幸,更给原始生活的美洲土著带来了不幸。我们知道哥伦布的计划开始一直得不到西班牙王室、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但是为什么西班牙还是选择了冒这个风险,支持哥伦布的航海。很简单,是欲望在作祟。哥伦布直到1492年游说成功,西班牙才批准这项耗资巨大的计划。对于这项计划,西班牙可谓是孤注一掷,因为当时西班牙经济拮据,西班牙王后伊萨贝拉为了支持哥伦布的远航甚至卖掉了自己的钻石首饰。置之死地而后生,这样的道理看来先辈们早已明白。哥伦布终于驾驶“圣•玛丽亚”号,发现了大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带回了大量的黄金和宝物。人们难以掩饰激动的心情,迫不及待的西班牙王国更是立即发布召集令,派出大批人马前往美洲,开始了对新大陆殖民的漫长过程。他们到达美洲后,不仅开始对其进行政治的控制,经济的剥削和掠夺,还强制性地进行宗教和文化的渗透。结果该大陆原住民的土地丧失,成为宗主国的殖民地,文化和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消亡。这段历史也被称作“征服新西班牙时期”。
征服和掠夺,给西班牙带来了大量的财富,终于使西班牙成为大航海时代第一巨头。西方的科技航海史介绍到,在塞维利亚港口有一座金塔,那是当年堆放黄金的周转站。这样标志性的建筑,意义何其深。正如本章开头提供的材料,从1503年到1660年,从这里进出的金银价值就达2.57亿英镑。征服美洲的战争同时也让西班牙成为了最强大的军事帝国,它用黄金打造了世界上著名的“无敌舰队”,成为了海上一霸。到了1540年,西班牙已经成为世界上版图最为辽阔的帝国。
后来,越来越多的西方人知道美洲大陆后,欧洲人有了可以殖民的场所,也有了可以使欧洲经济发生改观的土地、矿石和原材料。沉浸在财富增长的喜悦中的殖民者,完全忽视这一发现给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文明带来的毁灭性的灾难。无休止的贪婪的殖民掠夺使生活在落后文明时期的殖民地人民陷入深重的苦难之中。殖民者的种族灭绝政策,使殖民地土著劳动力锐减,又引起了罪恶的黑奴贸易。野蛮的掠夺,最终给殖民者带来了巨额财富,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