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节 黄金国度日本
-
遥远东方,有一个国度在哥伦布的脑海中从未消失。那里的财富被大多数人在心中日夜牵挂,欲望的念想久久萦绕在西方世界的上空。这个国度叫做日本,一个因为马克·波罗的游记而闻名欧洲的国家,一个因为与黄金挂钩而被人定位为航海的最终目标的未知的领域。日本可以说是一个潜在的线索,因为它人们开始将西方世界与东方世界联系起来,认识了地球的整体性。黄金国度日本,从那个时候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日本印象
材料一:天城(杭州)有10个庞大市集,房屋160万栋,工场14万4000家。欧洲人的奢侈品胡椒,天城每天都消耗4770公斤。城内石桥12000座之多,桥下可通大船。
材料二:(日本)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屋地铺金砖,以代石板。
上面两个材料是出自著名的游记类书籍——《马可·波罗游记》,这两个材料是这位威尼斯商人对中国的杭州以及日本的描述,除此之外,书中对日本的描述还有黄金遍地的说法。这让现代的人们很难相信今天的日本在古代会有遍地黄金这样的场景,无论是从地质结构上研究黄金存在的可能性,还是从人们已经考古发现的事实情况,这个描述都无法说得通,很难让人信服。但是,翻阅日本古代的历史记载,从当时社会发现的特殊情况就很容易理解马可·波罗为什么有这样的记录。查据史书资料,我们得知在当时的日本黄金不如白银值钱,人们对黄金的价值并没有认识清楚。所以,前来交易的商旅等都乐意到日本用白银换黄金。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传来传去日本就变成“黄金遍地”了。
但是远在世界另一方的西方却不知道这样的事实,他们追捧《马可·波罗游记》,对里面的各种事物都信以为真,而且强烈希望据为己有。
凡是读了《马可•波罗游记》后的西方人就非常钦慕中东方之文明富裕,特别是看到书中所载日本盛产黄金“其数无限”更是热血沸腾。但是当时的欧洲接受教会的统治,《马可•波罗游记》没有在西方传播之前,教会宣扬的东方却是空无人烟,到处都是荆棘、野兽和妖魔的地方。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作为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是不会动心思联想到东方的。身为《圣经》沐浴下的子民是不能违背上帝的旨意的。然而马可·波罗却带回了完全不同的版本,这让许多西方人兴奋不已。正是马可·波罗的游记让世界对东方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和理解,才得以促成后来航海线路的开辟。作为第一个足迹横跨亚洲大陆的欧洲人,马可•波罗告诉人们,日本的地理环境是什么样的,日本人民的生活是一个怎么样的状态。日本和西方的各个国家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国度,互相不认识不了解,但是大家都一样在为了生活得更好而努力。在日本很多地方都有黄金,那里的人们通过交易货品来维持和经营生活,甚至可以用商品来和他们交换黄金。书中还介绍了许多关于日本的故事,给西方世界上了一堂生动的地理历史课,同时也扩展了人们的视野,增加了人们对日本的了解。
前面提及哥伦布自幼热爱航海冒险,有一半原因要归咎于《马可·波罗游记》。不可否认,是这本书,启迪了他的梦想,日后更是因为它的指引十分向往印度、中国和日本。当时,“地圆说”已经很盛行,哥伦布也对此深信不疑。在事业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哥伦布曾先后向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等国国王书写信函请求资助,以实现他向西航行到达东方国家的计划,但是遗憾的是都遭拒绝。日本这个黄金国度只能一再地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寻找日本
1477年,根据马可·波罗的记录,来自意大利之都佛洛伦萨的著名地理学家托斯堪内里(1397—1482年)重新制作了一张世界地图,他在地图中把中国和日本画在欧洲的西方,由此可以看出他认为从欧洲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而哥伦布在读过《马可·波罗行记》后根据自己的航海经验选择相信托斯堪内里,同样认为从欧洲向西航行可以到达盛产黄金、香料的中国、印度和日本,于是在和自己的船队骨干反复商量讨论后,哥伦布萌发了西航思想。
为了能够实现远洋航行的计划,寻找到日本等国,哥伦布仔细分析了当时的社会条件和一切有利的因素。让哥伦布首先想到的是,西方国家对东方物质财富的需求除传统的丝绸、瓷器、茶叶外,最重要的是香料和黄金。现代人无法想象当时的欧洲对香料的需求,香料成为了西方主要国家的起居生活和饮食烹调必不可少的材料,可惜本地又不生产。常年从事海上运输的哥伦布知道这些商品主要通过传统的海、陆联运商路运输。如果自己开辟了新航路,寻找到了生产这些香料的地方,那么自己国家经营这些商品的集团既得利益肯定会受到威胁,他们一定会反对自己开辟新航路的计划。因为这个原因,哥伦布为实现自己的计划,到处游说了十几年。其次,葡萄牙和西班牙的等国家在海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满足殖民主义者的黄金需求和欧洲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开辟新航路却是势在必行的一个选择。
从1477年开始,哥伦布进行了许多次海上航行,他跟随船队到过马德拉群岛、冰岛和几内亚等地方。在这些航行中,哥伦布非常用心地记录了沿途的天气变化和地理位置特征。为了找到向西航行到达传说中的东方,他不断地了解研究了大西洋的风系。哥伦布希望有朝一日能登上日本的领土。但是哥伦布的寻找并没有成功。
1484年,哥伦布终于寻找到机会向葡萄牙当局提出西航印度的建议,但正忙于寻找绕道非洲南端通往印度新航路的当局很快就拒绝他的提议。为了能寻找到日本完成从小的梦想,迫于无奈,哥伦布1486年选择了举家迁往西班牙,希望西班牙国王支持他的西航计划。遗憾的是,事情并不是想象的那样顺利。但是哥伦布一直没有放弃,直到1492年,西班牙王后慧眼识英雄。她说服了国王,甚至要拿出自己的私房钱资助哥伦布,使哥伦布的计划才得以实施。哥伦布终于可以向满是“黄金屋”的日本进发了。但是直到这次航行结束,也就是1493年3月15日成功返航西班牙时,也没有找到传说中的黄金国度。
此后,哥伦布又进行了三次向西航行,登上了美洲的许多海岸。但都没有找到那个遍地黄金的日本。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