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节 英布归汉:汉军南翼威胁的解除
-
与韩信北伐魏、赵同时,刘邦根据张良的建议,立即派人南下游说英布,以便进一步孤立项羽。然而,刘邦派往九江的使臣,却在六县(今安徽六安)被供养起来,一连三天,英布都不肯见他们。这位使臣就是刘邦的谒者随何。
刘邦在彭城大败之后,从下邑(今河南砀山)移军砀县,不久又退到虞县(今河南虞城北)。于是,刘邦对着部属说道:“谁能为我出使淮南,让英布发兵攻打楚军?”又说:只要他在齐国再拖住项羽几个月,我夺取天下就没有问题了。
刘邦如此重视英布,事情并非偶然。原来,英布自从投奔项梁之后,一直是楚军一位猛将。项梁死后,他成了项羽手下的一名将领,常常跟随项羽冲锋陷阵,出生入死。项羽率军北上救赵,英布被任命为将军。他几次击败秦军,是巨鹿之战的有功之臣。英布骁勇善战,常常以少胜多,为楚军争得了声誉。项羽在新安坑杀20万秦军的降卒,英布就是具体执行者之一。秦王朝灭亡后,项羽率军西进关中,刘邦派兵扼守函谷关,企图拒项羽军于关外,还是英布率先从小道破关而入。所以,项羽分封诸侯,英布战功赫赫,被封为九江王。直到公元前206年八月,英布还根据项羽的密令,派人击杀楚怀王于郴县。英布对于项羽,可谓言听计从,也确实立了不少战功。但是,到了田荣起兵,项羽北上攻齐,命令英布派兵支援,英布却托病未行,最后只派4000人去应付。刘邦攻占彭城,项羽急如星火,英布又借故有病,不肯出兵帮助。从此项羽恨之,几次派人责备英布,还让英布去见他。英布深惧项羽,不敢前往。因为当时诸侯纷纷起兵,项羽忙于对付,想利用英布的力量,才没有进行军事报复。刘邦想利用英布与项羽的矛盾,因此在彭城战败之后,决定联合英布,共同对付项羽。
随何知道刘邦的意图,便自告奋勇,表示愿意出使淮南。公元前205年四月,刘邦派了20个人,跟随何一起南下。
随何到了六县,英布让主管膳食的太宰招待他们,却不肯跟随何见面。三天过去了,随何无可奈何,只好先说服太宰,请他帮忙求见英布。
英布果然被说动了。见面时,随何开门见山,劈头就提出他与项羽的关系。英布毫不犹豫,宣称自己是楚王的臣子。英布言不由衷,随何心中有数。他说:“大王与楚王同是诸侯,却自称是楚王的臣下,无疑认定楚国强大可以‘托国’。”接着,随何列举他们之间的矛盾,指出项羽北上攻齐,英布只派4000人支援,这哪像为人臣子。刘邦攻取彭城,项羽还在齐地,英布本应出兵与项羽会战彭城,但是英布坐山观虎斗,竟不动一兵一卒,也不像为人臣子的样子呀!最后随何一语道破:英布不过名誉上向楚称臣,实际上想发展自己的势力,他现在不背楚是因为汉弱的缘故。
为了劝说英布归附刘邦,随何分析了楚汉战争的形势。他认为项羽背盟约,杀义帝,负有不义之名。且楚军深入敌国八九百里,战线很长,以致老弱转输粮草于千里之外,士兵疲于奔命。汉王守成皋、荥阳一带,取用蜀、汉之粟,深沟壁垒,分兵防守边塞。所以,只要汉军坚守不动,楚军进退两难,形势对汉军有利。随何又故作姿态,对英布心甘情愿托身于危亡的西楚表示大惑不解。又说:“只要大王发兵背楚,将楚王再拖住几个月,汉军就可以夺取天下了。大王归附了汉王,一定会得到裂地封王,九江还是属于大王所有。”经过随何的劝说,英布私下答应背楚归汉。
当时,项羽的使臣也在九江,住在客舍里,正催着英布发兵助楚。随何见此情景,便直闯客舍,责问项羽的使臣说:“九江王已经归附汉王,你们凭什么让他发兵?”随何见机行事,搞得英布骑虎难下,目瞪口呆。项羽的使臣正要起身,随何顺水推舟,对英布说:“背楚的事既然已经决定,可以将项羽使者杀了,不能让他跑回去,并赶快跟汉军会合。”英布不再犹豫了,他杀了项羽的使者,并起兵攻楚。
项羽得知英布叛楚,立即命令项声、龙且发兵攻九江。几个月之后,龙且破英布军,英布担心遭到不测,便与随何一起从小道跑回荥阳。
公元前204年十二月,英布回到荥阳,刘邦立即召见。当时,刘邦正靠在床上洗脚,表现得十分傲慢,使英布怒不可遏,以致想拔剑自杀。等到英布去住宿地,又别是一番景象,一切帐御、饮食、从官的安排,规格竟与汉王差不多,不禁使英布大喜过望。刘邦使用的这套权术,终于使英布折服了。于是英布派人回九江,率领数千人归汉。
刘邦采用分化瓦解的手段,便英布脱离了项羽。英布背楚归汉,壮大了反楚的力量,削弱了楚军的力量,不但使项羽愈加孤立,而且也解除了刘邦在南翼的后顾之忧。刘邦成功地联合反楚的力量,这是汉军在军事上由被动转为主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