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6节 第六章

不断挑战自我的极限,就没有什么事是做不到的

1912年,班·费德雯出生于美国。

1942年,费德雯加入纽约人寿保险公司。单件保单销售,他曾做到2500万美元,一个年度的业绩超过1亿美元。 费德雯一生中售出数十亿美元的保单,这个金额比全美80%的保险公司的销售总额还高。

在这个专业化导向的行业里,连续数年达到10万美元的业绩,便能成为众人追求的,卓越超群的百万圆桌协会会员,而费德雯却做到近50年,平均每年的销售额达到近300万美元的业绩。

放眼寿险史上,没有任何一位业务员能赶上他。

而他的一切,仅是在他家住方圆40里内,一个人口只有1.7万人的东利物浦小镇中创造出来的。

1955年,没有人敢去想,一名寿险业务员的年度业绩竟能超过1000万美元。

1956年,费德雯超过了。

1959年,2000万美元的年度业绩被认为是遥不可及的梦,它是那样不可思议,以致从业人员连想都没想过,除了费德雯以外。

1960年,他把梦想变成事实。

1966年,费德雯冲破了5000万美元的大关。

1969年,他缔造1亿美元的年度业绩,往后更是屡见不鲜。

1984年,他获得颁罗素纪念奖,此为保险业的最高荣誉。

虽然费德雯说自己没有任何秘诀,但其实他已把他的“秘诀”公诸于世了。多年来,他总是从早上到晚上,从周一到周日,从不间断地努力工作。

费德雯认为:“对自己的生活方式与工作方式完全满意的人,已陷入常规。假如他们没有鞭策力,使自己成为更好的人,或使自己的工作更杰出,那么他们便是在原地踏步。而正如任何一位业务员会告诉你的,原地踏步就等于退步。”

不断努力挑战自我的极限,是一个人成功的必备因素。不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只要我们敢想敢干,不断地鞭策自己,满怀信心地去挑战自我,那么,就没有什么事是做不到的。

第四章 处处留心皆学问,发现之门就在我们身边

真正的本事不在于有多少理论,而在于实际运用

在森林里,住着一只见识广阔、满腹经纶,在社会上颇有地位的狐狸。这只狐狸熟读理论,常以专家自居,喜欢滔滔不绝地发表长篇大论。

有一天它外出,遇上一只从森林外边来的小花猫。闲谈时,小花猫仰慕这狐狸“才高八斗”,因此便虚心请教。

小花猫问道:“尊敬的狐狸先生,近来生活困难,您是怎样度过的?”

狐狸说:“什么?你这只可怜的小花猫,每天只会捉老鼠,你有什么资格问我如何生活!真不识抬举!你学过什么本领?说来听听!”

小花猫很谦虚地说:“我只学会一种本事。”

“什么本事?”

“如果有只狼狗向我扑来,我就会跳到树上去逃生。”

“唉,这算什么本领?我可是精读百科全书,掌握上百种武术,我身边还有不少锦囊妙计呢!你太可怜了!让我教你逃脱狼狗追逐的绝招吧!”

说着狐狸想从袋子中寻找妙计。碰巧,这时一群猎人带了四只猎狗迎面而来。小花猫敏捷地一纵身,跳上一棵树,躲藏在茂密的树叶中。小花猫大声向正在惊慌得不知所措的狐狸说:“狐狸先生,赶快解开你的锦囊,拿出脱身妙计来!”

语毕,四只猎狗已扑向狐狸,将它抓住了。

小花猫叹息道:“唉,狐狸先生,你会十八般武艺,却不会使一招半式。如果像我一样懂得爬上树来,你就不会落到这种凄凉的下场了!”

很多人讲起理论来头头是道,自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但到了需要实际应用时却往往不知所措。其实,理论只是文字的堆砌,一个人拥有多少理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在实际中运用。

虽然每个人的智商都不一样,但世界上没有笨蛋

沃斯一直觉得生活很压抑。他父亲是一家大公司的总经理,而他自己只是个普通的学生,甚至要在家庭教师的帮助下才勉强读完学习课程。

“我怎么办?为什么不能像父亲那样出色?”沃斯这样问自己。每一天,他都不快乐,因为他从没有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安妮是父亲为他请来的家庭教师,她很奇怪沃斯总是沉默寡言。

“能告诉我你为什么不快乐吗?”安妮问道。

“我没有个性,也从没有获得过成功。”沃斯对安妮说,“你知道,我的父亲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人,而我作为他的儿子,却非常平凡。我对学习不感兴趣,几乎找不到可以让我感到自豪的事情。我是个笨蛋。”

“哦,沃斯,你听过一句话吗?”安妮问。

“什么话?”沃斯抬起了头,看着安妮。

“世界上没有笨蛋!”安妮说,“这是我的老师告诉我的,而我现在把这句话告诉你!”

“每个人的智商都不一样,但是世界是公平的,或许你不擅长某些东西,但总有你擅长的,只不过有的时候,你自己没有发现而已。”安妮接着说,“所以你要去寻找你所擅长的,也就是你所感兴趣的东西。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带你去一个好玩的地方。你一定还没有尝试过飞翔的感觉吧?”

“好吧,也许你说得对。”沃斯轻轻地说。

“好棒的感觉!”他兴奋地对安妮说道,“我擅长于飞行,仿佛我天生就有这种本领。我把一切都投入到这疯狂的追求中,并由此获得了自信心。”沃斯终于找到自己所擅长的东西,他也从此获得了自信和快乐。

“我知道自己不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但我有一个不同寻常的能力,我会飞 翔。”他常常这么对别人说。

长大的沃斯后来接管了父亲的公司,并把公司带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阶段,比他父亲那时候还要好。

很多人觉得自己很笨,没有取得什么成就,比起别人来差很多。要知道,每个人的智商都不一样,除了极少数智商特别高的人以外,大多数人的智商都相差无几。虽然每个人的智商都不一样,但这个世界上没有笨蛋,因为每个人都有最出色的一面。

眼睛并不一定可靠,最可靠的是智慧

四处流浪的伯金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当他走进一条街道的时候,看到有一个老头儿坐在街道的拐角处,那是一个乞丐。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个乞丐居然要请伯金喝咖啡,伯金没有拒绝,他们来到广场喝起了咖啡。

几分钟以后,这个面貌和蔼的乞丐对他说,他有些重要的东西要给伯金看并要与他共同分享。伯金紧紧地跟在老乞丐的后面,穿过了几个街区,来到了图书馆。他跟着乞丐走进了这座神圣而又庄严的知识殿堂,而这里曾是伯金讨厌的地方。

乞丐让伯金坐在椅子上,说:“我马上回来。”

不一会儿,乞丐夹着几本旧书回来了。他把书放到桌子上,在伯金身边坐了下来。接着,乞丐打开了话匣子,开始了那改变伯金一生命运的谈话。

“年轻人,我教你两件事。”他目不转睛地看着伯金,意味深长地说,“第一,不要从封面来判断一本书的好坏,因为封面有时也会蒙骗你。我敢打赌,你一定认为我是个乞丐,是不是?”

“难道你不是吗?”伯金反问道说。

“嗯,年轻人,我知道你会这么想的。不过,我会让你大吃一惊的。”他一边说着,一边神秘地望着伯金,“你可能不知道,其实我是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人们梦寐以求的任何东西我几乎都有。”说着,乞丐收敛起笑容,目光也从伯金的脸上移向了远方,仿佛陷入了回忆之中。

“我原来住在繁华的大城市,凡是金钱能买到的东西,我全都拥有。但是一年前,我妻子死了,我为她祈祷,请求上帝保佑她的在天之灵。从那以后,我开始追忆过去的岁月,深刻反省人生的意义。我知道,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而我还有很多东西都没有体验过,比如做一个沿街乞讨的乞丐,于是我决定要做一年的乞丐。就这样,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从一个城市流浪到另一个城市,到处漂泊,到处乞讨。”说到这儿,他把目光再次移向伯金,“所以,年轻人,千万不要以貌取人,否则你会受骗的。”

他顿了顿,咽了口唾沫,语重心长地继续说道:“我要教给你的第二件事是要学会如何读书。因为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东西是别人无法从你的身上拿走的,那就是智慧!”

说完,他伸出一双肮脏不堪的手握住伯金的右手,把刚才从书架上找到的书放到了他的手上。那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已经是流传了几千年的不朽经典。在他们分别的时候,老乞丐再三叮嘱伯金永远不要忘记他的教诲:因为这是一个“乞丐”对他的忠实劝告。

多年以后,伯金已不再四处流浪了,他成了一个不但有钱财而且有学问的人。

看人看事不要过于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眼睛看到的只是表面的东西。这世界上最可靠的是自己的智慧,因为智慧是别人无法夺走的,只有依靠智慧才可以拥有自己想要的东西。

要学习书本知识,也要学习一些生活常识

有个书呆子一天到晚只会待在家里看书,什么事也不会干,整天依赖着妻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 这天黄昏,妻子在地里干完活回家,见自家的鸡还没有归窝。她自己要忙着做饭,没工夫去张罗赶鸡,就对丈夫说:“我做饭,你去帮我把鸡都赶进窝去。”

丈夫答应了。他放下书本跑到外面,去将自家的鸡赶回家。

书呆子看到自家那几只鸡,连忙上去一阵使劲猛赶,结果那几只鸡吓得惊慌失措,乱飞乱窜;书呆子只好停下来朝鸡扬起手慢慢示意,于是那鸡又停在那里东瞧西望。等那几只鸡刚刚安定下来要向北面走去时,书呆子赶忙上前将鸡拦住,鸡吓得一掉头又朝南边跑去。书呆子急了,又赶到鸡前将鸡拦住,鸡又重新掉头朝北跑去。就这样,他靠近鸡时,鸡吓得到处扑腾,他远离鸡时,鸡又停住不走。折腾到天都黑下来了,还有几只鸡依然没赶回窝。

妻子做好了饭,还不见丈夫赶鸡回家。她出屋一看,书呆子站在那里正显出无可奈何的样子,额上还淌着汗。

妻子很是生气,教他说:“应该这样赶鸡:在鸡安闲的时候慢慢靠近它;如果它惊恐不安,你就扔点食物去引诱它。不能像你这样简单粗暴地乱赶一气,要慢慢引诱着赶。你尽量把鸡赶到熟悉的路上,让它慢慢安定下来,它自然而然就会直奔鸡窝了。这才是最好的赶鸡方法。”

书呆子恍然有所悟,说:“想不到赶鸡也有学问,怎么书本上就见不到呢?”

人生处处皆学问,我们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常识。如果一个人只懂得书本知识而不懂得一些生活常识的话,就会变成一个地地道道的书呆子。

这世上最靠得住的东西,是智慧和本领

从前,有一个小木匠,生了5个儿子后,日子穷得没法过了。他只好带着家中唯一件值钱的东西,那是一套木匠用的工具,出外谋生。一晃20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木匠成了老木匠,他的儿子们也长大成人,老木匠也发了大财回来了。

发了大财的老木匠把5个儿子叫到跟前,对儿子们说:“我这20年在外闯荡,没有照顾过你们一天,苦了你们和你们那死去的娘。今天,为了弥补我对你们欠缺的爱,特地要送给你们每人一样特别又有用的厚礼。你们谁能猜得出那礼物是什么吗?”

老大想也不想抢着答道:“一定是好多好多的钱,谁不知父亲您在外面发了大财?”

“不是。钱再多,也有坐吃山空的时候。这礼物是世上最长久的东西。”老木匠提醒说。

老二回答说:“父亲莫不是替我们兄弟几个买了官,让我们去做官,光宗耀祖,多威风!”

“不是。这礼物是世上最靠得住的东西。一个人当官能当一辈子吗?”老木匠问。

老三想了想说:“父亲是不是给我们每位找了一位有权有势的靠山,来帮助我们呀?”

“更不是。”老木匠有点失望了。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