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节 不得已变成大欢喜
-
朋友去日本学习一年,前天回来,我们给他接风。聊了一晚上,我忽然觉得不对劲——— 这家伙以前烟不离手,今天居然一根也没吸。问他,说戒了。这可真是奇闻,话说以前他重病做手术、他老婆怀孕生孩子这样的重大事件都没让他脱离烟民组织,去趟日本怎么就戒了呢?朋友一声叹息说,实属无奈啊。
原来他在日本,课堂上当然是不能吸烟的,公共场合也大多禁烟,最苦恼的是,和他住一间公寓的是位日本学友,那位同学对烟超级敏感,“鼻子比警犬还灵”,不要说他在公寓里抽烟,就算从外面抽了回来,他也能一下闻出来,然后总要先义正辞严规劝,再嘟嘟囔囔抱怨大半天。朋友堪比被戴上紧箍咒的悟空,被室友念经念得无比崩溃,想调房间又调不成,只好忍着不抽,一年下来,居然就把烟戒掉了。
这位朋友的老婆当场表示,戒掉烟绝对是她老公此行最大的收获,她发自肺腑地感谢那位日本室友。
这挺有趣的。生活有时候特像个老顽童,它把你逼到墙角,让你在万般无奈之下痛苦地接受它的旨意,而你在艰难完成之后,发现那居然是件大好事。
又想起我二姨。她年轻时家离单位很远,每天上班,要步行十几公里。这么七八年下来,练就了一副好身板,现在快70岁了,还是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几乎从不光顾医院,逛街遛弯儿啥的我妈根本不是对手。现在看来,得感谢那些年的暴走吧?可是想想当年,谁乐意每天走那三小时啊,又受累又费鞋又耽误工夫的。据我妈说,那时候因为二姨夫不肯买自行车,二姨差点跟他离了婚。当然,这事现在二姨是绝对不承认了。
关于这种不得已变成大欢喜的事儿,其实特别多:蒲松龄一辈子考了五十多年科举也没成,无奈之下闷在家里写出了《聊斋志异》。李时珍同样是屡试不中,加上体弱多病,只好转而从医,竟成了大器。
所以说,在命运面前,人人都是孩子。有太多时候,咱看不清他老人家的深意。你就算再聪明,也很难知道自己正在做的事的真正意义。你以为你在为了不能吸烟而受苦,其实是在减免五脏六腑日后更大的痛苦。你以为你每天在做无意义的奔忙,其实是在为晚年的健康存干粮。
每个人都有痛苦、委屈、迷茫、绝望的时候,当你遭遇这样的人生阶段,你要知道,命运给你的这些疼,很可能是有大意义的,只是你暂时看不到。像汪峰,如果他不经历那些迷茫,那些“在街上,在桥下,在田野中,唱着那无人问津的歌谣”的人生阶段,他怎么能写出《春天里》这样打动人心的歌?
生活的意义,常常在你的眼界之外。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所有的苦,都有可能暗含幸福。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