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节 少点点儿,别浪费——吃货不等于饕餮
-
很多人把成为一名吃货当成一件特别能追赶时尚的事。有些“吃货”更是不管能否吃得完,在餐厅点很多菜,最后造成浪费!其实,真正的吃货应该是对美食有一种独特的向往、追求和品位,而不仅仅是追求数量上的多。
我们中国人在饭桌上点菜通常都有一种习惯:多点。
如果自己请别人吃饭就更要多点,因为传统意识中,大家都认为:一来能显示出自己对对方的尊重和礼貌,二来也让自己看起来特别有面子。(有时候,吃到一半,请客的那位还会不断询问对方:“还要不要再来点,怕不够啊。”这时,即便对方说“不用了,够了”,可请客的一方可能还要再点一点,事实上,最后根本吃不完。)
如果是和特别熟的朋友,又是特别爱吃的人一起吃饭,我们也会有意无意地多点,然后热热闹闹地大吃大喝一顿,因为大家都觉得这种沟通感情的方式特别好。
所以,不管是请客还是朋友聚餐,我们都有可能点多了,最后吃不完造成浪费,而且是“二次浪费”,一是多吃浪费了食物,二是多吃浪费了自己的身体。其实,有时候因为点多了造成食物浪费,最后连我们自己都觉得懊恼。
我以前就听一个年轻人和我说过她的真实感受。“前几年,我们举办了一次小学同学聚会,当时组织活动的几个人就是抱着‘吃货’的心态点菜的,说要好好来几桌,好好吃,好好聊。
据说一开始就有人提议:少点点儿,或者点点儿清淡的。毕竟正值过年期间,每个人天天在哪儿都是鸡鸭鱼肉的,根本吃不动。但后来又想:同学们都 10 多年没见了,肯定得好好吃,
好好聊啊,宁愿点多了剩下也不能不够吃……所以,最终大家一致默认了要多点,鸡鸭鱼肉几大桌。其实,大家哪有心思吃呢,都在聊天,有的连筷子都没动,大概一个多小时后,人们又要去唱歌,呜呜泱泱地都往外走。服务员进来像大扫荡一样把剩下的饭菜装到袋子里,嘴里还不停地说:‘哎呀,这些孩子们呀,真浪费呀,倒了可真可惜……”
我问她:“你当时真实的感受是什么?”
“我当然心疼啊,回去还和我妈说呢,人均 100 多,基本都没吃,终于明白了什么叫浪费可耻!”
这种现象我相信在很多场合都存在,那我们为什么不能把这种“吃货”的心态收一收,把“多点”的行为节制一下?一开始就少点点儿,把“浪费”尽早扼杀在摇篮里。这一次
我们没吃完只是浪费了食物,下一回我们吃多了浪费的就是自己的身体!
很多人点菜点多了,最后又不想浪费,就会催促身边的人“再吃点,再吃点”,有的人还喜欢“包圆”,比如这个菜归你,你负责解决,那个菜归他,他负责搞定,身边的人虽然也
已经吃饱了,但还是不停地暗示自己:再吃点就少浪费一点,我再多吃几口吧。最后,大家都吃得肚子鼓鼓涨涨的,一边摸着肚子一边说:“哎呀,吃多了,受不了了。”
本来已经吃好了,最后非要硬往嘴里塞,胃肯定不舒服,我们把胃本来不需要的食物强制放进去,不就是把胃当成垃圾桶了吗?胃难受了身体肯定不舒服。可能有人会说:“不想吃就不吃了,我们宁愿把食物浪费到垃圾桶里也不能浪费到胃里啊!”可是,明明吃不完的食物被扔到垃圾桶里我们又会心疼,那还不如一开始就少点点儿,也就不会为这个问题纠结了。
所以说,不管我们是哪种场合中的“吃货”,都不能仅仅追求数量上的多,因为吃饭不仅仅是一件填饱肚子的事,还是品味美食、品味人生的过程。我们点餐有“少点”的意识,不
仅不会造成浪费,还能体现出自己对美食独特的向往、追求和品位。
当然,这需要很多人共同的努力,只有大家把这种点餐的意识和理念融入到生活中,我们才能在让自己健康的同时,影响旁人,让更多人有一个健康、有品位的饮食习惯,从而开始一段精致的、有品位的人生。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