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节 第三章
-
朱明月在北京的两套房距离隔得有点远,一套在朝阳,一套在通州。外地人对北京的地名搞不清楚,但只要说起大名鼎鼎的北京CBD,很多人都不自由主地点头,这个著名的商圈就坐落在朝阳区。
至于通州,很多搞文艺的人都知道它。因为通州区出了全国第一个画家村,这里聚集了全中国最多的先锋艺术家,他们当中有的画家一幅作品能卖到上千万,也有的画家穷得三餐不饱,饥寒交迫。
朝阳区的那套房只有六十来平方米,一居室,十几年的老宅,旧得像未修复过的文物古迹,伤痕累累不说,还灰头土脸,难看至极。通州区的这套房足足150平方米,大四居,一梯两户,南北通透,还有空中花园。小区绿化也非常不错,鸟语花香,绿树葱葱,美得像公园。
令朱明月啼笑皆非的是,这十多年职场打拼的收入,竟然比不过两套房的升值。仅仅凭着这两套房,他的家庭资产轻轻松松就过了500万,成为了京城典型的中产家庭。
500万!
这是十几年前的朱明月,刚入职场的那个穷小子,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数字。
好多钱啊!
可以周游全世界!
可以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前退休享受人生!
可惜,这个500万不是现金,而是一堆钢筋水泥。所以对朱明月而言,这仅仅是一个数字,一个账面上冷冰冰的数字。什么叫不动产?就是动也不能动,动起来会死得很惨的东西。如今这两套房,就如水中花镜中月,看得到摸不着,偶尔半夜焦虑当中醒来,聊以自慰的一个借口。
多年以后,当他在好友施凯的再三督促下,仔细阅读了当年名噪一时的理财书籍《穷爸爸和富爸爸》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最缺少的一样东西就是“财商”。
什么叫财商?
说白了,就是指一个人与金钱财富打交道的能力。在现代这个唯利是图的社会,经济及金钱的影响已经变得无处不在。换句话说,财商对于人们来说,其重要性已经超过智商和情商了。
朱明月深深地懊悔,活了三十多年,枉受国家一系列教育机构多年的辛勤栽培,竟然一直没弄懂什么叫“资产”,什么叫“负债”,什么叫“现金流”,什么叫“钱生钱”,以至于白白浪费了这个千载难逢靠房地产发财的好机会,也许这也是他人生当中唯一一次能从穷人直接到富人的三级跳。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