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节 第二章
-
周公不仅坐而论道,还起而行道。其政绩,《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这里不逐一展开。且说周公摄政,代理成王行政。为了师出有名,他以王的身份发号施令,这引起麻烦。谁相信你是代理成王,还是取代成王呢?如前所述,当时嫡长制还没有确立,弟弟接哥哥的王位并不是不合法。问题是周公上面还有哥哥健在,即管叔鲜。我们一般兄弟分个小家还要吵闹个鸡犬不宁呢,管叔鲜对周公越过他继承武王的实权,十分不满。不满憋在肚子里是会长癌的。这不,开始他还只是散布流言蜚语,第三年竟然联合另一个弟弟蔡叔度,并勾结商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一起叛周。响应这次叛乱的,有东方的徐、奄、淮夷等几十个原来同殷商关系密切的大小方国。这对周政权形成直接威胁,生死存亡千钧一发。周公亲自率师东征,经过三年艰苦作战,不仅镇压叛乱,而且顺手牵羊征服东方50来个小国,收降大批商朝贵族。原来的周只是西部一个小国,灭商也只是打击商王朝的核心部分。经过这次东征,周的地盘扩大为东至海,南至淮河流域,北至辽东的泱泱大国。我们至今常读到一句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出自《诗经》,就是当时的历史写照。
周公“功高盖主”,要当个名副其实的周王应该是得心应手、水到渠成的事。然而,周公却选择还政于成王——这时成王已长大成人。还政前夕,周公特地撰写《无逸》,以殷商灭亡为前车之鉴,告诫成王要知“稼穑之艰难”,而不要纵情于声色、安逸、游玩或田猎。还政后,周公再上朝就自觉改为面北坐臣位,把主要精力转而用于制礼作乐,完善各种典章法规。
孔子对周公十分崇拜。胡玫执导的电影《孔子》最后一幕:暮年的孔子有气无力地叹道:“我好久没梦到周公了!”这话有依据。《论语》原文:“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由此可见:一是孔子以前常梦见周公,二是他还想梦见周公。孔子对周公的崇敬与热望之情,一览无余。
《论语》中还有一句话不可忽略:“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关于这段文字,有一个笑话——曹元宠题《村学图》,嘲笑杭州乡村教师读白字:
此老方扪虱,众雏争附火。
想当训诲间,都都平丈我。
身为老师竟然将《论语》中的五个字没一个认对,错得也够水平!孩子们不懂,跟着瞎念。一日,忽然明白,再也不肯到这位老师那里去上课。为此,时人又作一诗:
都都平丈我,学生满堂坐。
郁郁乎文哉,学生都不来。
我想说的是,由此可见这句话颇有影响。
言归正传,孔子是说,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多么丰富而完备啊,所以我遵从周公的礼仪制度!孔子终身奋斗的事业“克己复礼”,想要恢复的正是周公的礼仪制度。
不仅孔子,儒家所有人都向往“成康之治”,就因为周公制定的礼仪制度在他们看来最理想。孟子首称周公为“古圣人”。荀子以周公为大儒。汉代刘歆、王莽将周公的地位置于孔子之上。唐代韩愈提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的统序。从此以后,人们常以周孔并称,在教育上则有“周孔之教”的说法。
二、处理前朝遗属
每一次改朝换代,都很快面临一个同样的问题:前朝遗留下来的帝王家属、官吏怎么办?
武王也面临这样的问题,一时拿不定主意,召大臣来商议。不同的大臣,有不同的意见、建议。
首先召的是姜太公。我们对姜太公并不陌生,至今仍常在嘴上挂着“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之类的话。其实,姜太公只是他的俗名,俗称还有“姜子牙”。他的真名叫“吕尚”,史称“太公望”或“吕望”。他不为人所知的还多。到山东时,我特地凭吊过姜太公的墓,那只是衣冠冢,后裔碑石很高大。看了这碑才知道,他还是高姓和丘姓的始祖,意外得很。他先后辅佐六位周王,先辅佐文王,与谋翦商,后辅佐武王灭商,是中国历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因功封于齐,成为齐国的始祖。针对齐国地贫人少的特点,他采取“因俗简礼”、“尊贤尚功”、“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三大基本国策,五个月便安定齐国,回都向周公汇报。而同时受封于鲁国的伯禽,三年之后才回去汇报工作,因为“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结果,齐国很快成为那个时代天下第一霸,鲁国则长期是弱国。然而,千百年过去,因为出一个孔子,鲁国之名又远在齐国之上,另当别论。不管怎么说,姜太公是位实干家。武王问他如何处理前朝遗属,他的回答很实在:“我听说过,爱屋及乌。如果相反,人不值得爱,那么村落里的篱笆、围墙也不必保留!”意思是不光要杀纣王,殷人都不能留,要统统杀掉。武王不同意。
接着,武王找来召公。召公是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又称“召伯”,辅助武王灭商,还支持周公旦摄政当国,也是个大功臣。最初采邑在召(今陕西扶风),后被封于燕(今河北北部)。他治理的地方政通人和,贵族和平民各得其乐,“无失职者”,也被认为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传说他曾在一棵甘棠树下办公(今陕西岐山刘家塬中学内),后人为了纪念他,舍不得砍伐此树。《诗经•甘棠》颂扬此事——
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
由此,为我们留下“甘棠遗爱”、“甘棠之思”两个成语。且说武王问召公如何处理前朝遗属,他比姜太公仁慈一些,回答说:“有罪的杀,没罪的留!”
武王想了想,也不予采纳。再召周公。周公建议说:“让殷人在他们原来的地方安居,耕种原来的土地。同时,争取殷人当中有影响有仁德的人为我们周人服务。”周公这种给予生路、就地安置、分化瓦解的政策,得到武王的认可。
于是,被囚的箕子和贵族被释放,商人故居得到修复,比干墓也得以修葺,并发放钱财和粮食赈济贫困的殷民。周朝将纣王之子武庚封在商都,并将商的王畿(王城周边地区)分为卫、鄘、邶三个封区,分别由周武王的弟弟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掌管,以监视武庚,史称“三监”。周公还先后写《康诰》、《酒诰》、《梓材》三篇文告,阐明一个基本思想:安定殷民,不虐杀。这与“周公礼乐之治”思想一脉相承。在我们今天读来也不由得肃然起敬,想必当时商朝遗属读了,更是心服口服,由衷拥戴新政权,参与新政权。
实践证明,分化、感化前朝遗属的政策收到了良好效果。后来,武王的接班人康王写一篇《毕命》,欣然说:周公辅助先王安邦定国,管束殷商遗民,将他们迁徙到洛邑,靠近王都便于监督管理。他们被逐渐感化。从那时到现在,已经36年。如今四方安定无忧,我甚感欣喜。从这个角度看,“刑措四十余年不用”的可信度大为提高。
再从长远看,差一点被杀掉的箕子,是纣王的叔父,被称为“中华第一哲人”,但他生不逢时,商周政权交替大动荡。所幸巧逢成王和周公这样的开明政治家,脱得身来,带着商的礼仪和制度到朝鲜半岛北部,被那里的百姓推举为国君,并得到周朝的承认,史称“箕子朝鲜”。微子是纣王的庶兄,也得到周的善待,成王不仅复其位,还让他成为宋(今河南商丘)的第一代国君。孔子祖上就是宋国大臣。孔子称比干、箕子和微子为“三仁”。如果成王杀了箕子,朝鲜的历史肯定得改写;如果杀了微子,孔子的历史以至中国的历史也许得改写。更现实的是,如果成王听从姜太公的建议大肆杀戮,还会有“成康之治”的美名吗?
经过成王和康王的治理,周成为天下人的向往。《诗经》中的《文王之什》赞扬他们的功业,其中写道:
受天之祜,四方来贺。
於万斯年,不遐有佐。
“四方来贺”指周围的小国都来朝贺。朝贺即朝觐,指臣子朝见君主,或者宗教徒朝见圣地、圣像等。让周围小国都像下官朝见君主一样,显然不能用来处理现代国际关系。屠洪刚那首《精忠报国》高歌“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让国人觉得豪迈,可是让邻国听了肯定不寒而栗。中国古代帝王和文人是很陶醉于这种感觉的,也常常使之变成现实。“成康之治”就是如此。
肃慎国:在东北长白山区。武王克商后,肃慎氏马上贡献他们的特产“楛矢石砮”,臣服于周。关于这段历史,《史记•孔子世家》有一个故事:孔子在陈国时候,天上掉下一只凶猛的鸟,被箭矢射中。陈惠公不明白这鸟和箭的来历,就问孔子。孔子马上说:这鸟从很远的地方飞来,这箭是肃慎国的楛矢石砮。周武王一统天下后,肃慎国将楛矢石砮作为贡品。武王在楛矢石砮上刻字“肃慎氏之贡矢”,分赐下属异姓诸侯,用以告诫他们莫忘臣属地位。陈惠王派人到祖庙查寻,果然找到用金盒子装的刻有“肃慎氏之贡矢”的楛矢石砮。成王、康王当政时,肃慎氏都有来朝。
越裳国:在今越南北部。成王初年,越裳国来贡白雉。白雉还有个美丽的名字叫“白鹇”,说俗了就是野鸡。白雉全身雪白,雄雉头的前端和两侧呈红色,挺漂亮,古人视为瑞鸟。日本飞鸟时代的孝德天皇,还曾用“白雉”作年号。
王城建成时,举行盛大庆典,成王大会诸侯及四方小国首领,各地献来的珍奇异兽有几十种。传说经孔子删《尚书》所余材料,汇编为《逸周书》。《逸周书》详细记载了这次盛会,包括宾主站在哪儿,贡品怎么摆放。内台朝西站着的诸侯国,依次是比服、要服、荒服的方国。1000里见方以内为比服,2000里内为要服,3000里内为荒服。有些动物我们现代人看了只觉得有趣,如秽人(今辽东半岛、朝鲜半岛)贡的是“浅黑鲵”,像猕猴,可站着走,叫声像小儿;良夷(古朝鲜)贡的是“在子”,鳖身人头,用油脂涂在腹上用藿草一炙,会发出“在子”的叫声;义渠(今甘肃庆阳)贡的是“兹白”,像白马,长着锯牙,能吃虎豹;央林(今西南)贡的是“酋耳”,身像虎豹,尾巴为身子三倍长,能吃虎豹;高夷(即高句丽)贡的是“赚羊”,有四只角的羊;大夏(西域)贡的是“兹白牛”,牛的形体,大象的牙齿;犬戎(今甘肃静宁)贡的是“文马”,红鬃白身,眼睛亮如黄金;匈奴贡的是“狡犬”,体大,四条腿无毛。
由此可见,“四方来贺”是当时真实写照。我们现在从长春坐飞机到西安得四个来小时,广州飞西安得两个多小时,那么3000年前,可以想象从长白山、越棠国到西周国都那一路多么艰难。越艰难表明他们的朝贡越虔诚,也说明西周的吸引力越大。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