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儿童教育 > 如何考进世界顶尖名校:零压力考学 > 第 3 章 忘记“激情” 发展兴趣才是王道
第3节 第三章

 

  
  判断某个事情是不是你发自内心的兴趣
  现在先暂停一下,以便盘查我们已有的成果。我已经扔掉了“激情”这个词,用更为具体的“兴趣”来取代它。但到目前为止,我们只走了一半的路。或许你也认同兴趣确实很重要,正是它帮助了奥莉维亚和杰西卡。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另一个同样重要的问题:为什么她们做的事会让她们变得有趣?怎样才能发现自己的兴趣?
  下面请允许我向大家声明我的第二个发现:
  兴趣猜想(2)
  兴趣无法通过强加手段或刻意为之的规划获得。兴趣只能是由心灵深处自然输出的结果,兴趣能够让人长期自发地渴望做某事,而且决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周六早晨测试法”能够让你快速地判断某个事情是不是你发自内心的兴趣。想象一下你在一个周六早晨醒过来,这天你没有其他的任务安排。你首先想到的是把时间打发在这件事情上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极有可能是你真正的兴趣。如果你更乐意做别的事情来放松自己,那你所谓的“兴趣”则有可能只是为了给自己的脸上贴金而做的。我们不难想象,彼得不可能长期坚持在周六早晨去兽医院当义工,而内森也做不到坚持每个周六早晨都练习钟琴。因为他们所做的只是为了个人简历好看点,绝非出自内心深处的热爱。
  相比之下,奥莉维亚和杰西卡所做的都是她们真正想做的,是她们用以放松自己的活动。奥莉维亚从阅读生物类书籍获得了极大的乐趣。而只要经济条件允许,杰西卡都会在假期飞往硅谷与那些科技企业家们交流,参加相关的会议(她总有办法免票进入会场,这让她在网上远近扬名),平常她会通过参加电话会议及阅读文章来充实自己。这两个年轻女孩所做的,都是她们在空闲时间最乐意做的事情。
  你做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做的事情对你的个性产生了什么影响,这一点至关重要,值得反复重申。“激情”的传统定义无法解释,为什么有的学生被录取了而有的却被拒绝了?这是因为传统的激情观念只关注事情的特性而不关注学生的特质。你可以随意地选择一个项目,坚持不懈地执行,用这个方式来证明你的恒心,但这不过是浪费时间而已。这种流水作业式的“激情”不会使你变得有趣,任何一个能展示自己兴趣的申请者都比你更有机会被大学录取。高校招生官员们想要组建的是趣味盎然的班级,所以你的恒心或勤奋意义不大。你倒不如把时间用于提高SAT分数,效果可能更好。但是,如果你做的是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那你很可能从中发展出让人感兴趣的特质。这会让你的申请材料变得生动活泼,对于招考官员来说,你是那种肯定能使班级兴奋起来的学生。当然,最神奇的一点是,这一特质不需要你付出艰苦的劳动,也不需要你有过人的天赋,这就是为什么它在“零压力尖子生”的生活方式中如此核心。
  忘了“激情”这个词吧!为了彻底丢掉这个过时的概念,我需要你做下一个具体的动作:发展一种真正的兴趣。
  当然,革命尚未成功,接下来,我会证明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
  兴趣是可以后天培养的
  大多数学生第一次听说奥莉维亚对海洋生物有真正的兴趣时,他们一般会经历三个可预见的阶段。首先,他们会反观自身:“我喜欢做的事情能否转变成真正的兴趣呢?”接着,他们会发现自己一无所得。最后,他们得出结论,奥莉维亚或杰西卡那样的学生是独特的,也许他们天生就被兴趣所驱动,与泛泛之辈是不同的。经过这三个阶段后,绝大多数学生只有听天由命地叹气,承认自己唯一的希望是比竞争对手更卖命,争取加入重要的社团。现在,为了证明兴趣
  的重要作用,劝你在申请大学时采取“兴趣策略”,我必须戳破这个谎言——唯有特别的学生才能发展出真正的兴趣。
  相信这个谎言的人,肯定毫不惊讶于从宾夕法尼亚州四个边远地区的学校收集而来的非常有趣的数据。2001年,宾州州立大学的琳达•考德威尔教授带领了一个研究团队,对这四个地区的高中生进行了两项心理测试,两项测试的目的都是探究学生是如何利用空闲时间的。经过严密的统计模型分析,这些高中生中有一小部分学生明显比他们的同学有更多的兴趣,更不容易感觉无聊,更有能力改变无聊的环境,更能够投入新的有趣的项目,换句话说,他们身心更健康(以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他们的幸福感更强)。
  这项调研似乎证明了有些人本来就与众不同,天生就被兴趣所驱动。这对我们这些泛泛之辈来说,简直是个坏消息,或许我们根本就不可能拥有真正的兴趣。事实绝非如此!
  考德威尔教授团队是于2001年春天进行这项调研的,得出的结论没有任何问题,一部分学生确实比其他的同学要有更多的兴趣。然而有一点必须说明的是,这群学生在半年前也曾经接受过相同的测试。当时的测试结果表明,他们与其他学生无异。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些学生并不是天生就被兴趣所驱动,他们是通过改变发展而来的。更令人叫绝的是,这个改变过程只需要短短几个月时间!捕获兴趣并不是天生的特征,而是一种可以习得的能力。
  这群受测学生在接受了一个主题为“善用时间”(TimeWise)的六节课程后,他们完成了转变。该课程的目标是教会学生如何利用空闲时间,它的近期目标是减少学生滥用药品的现象——无聊乏味的学生更容易做危险的事情。实施该项目最大的原因是,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决心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帮助下一代建造健康幸福而与众不同的生活。
  “善用时间”课程的理念非常简单。有的课会建议学生如何在“必须做”和“想要做”之间取得平衡,有的课教学生如何挖掘自己的兴趣爱好。每个学生首先必须写日记,记录一天下来做了哪些事。一段时间过后,他们要分析日记,看看哪些事情是不该做的,如何加强对时间的利用。
  令人惊讶的是,这些简单的课程却产生了很大的作用。仅仅是指导他们如何利用空闲时间,就足以让这些原本无聊的孩子变成充满乐趣的人。所以根本不需要什么所谓的天赋,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选择正确的方向来建造属于自己的趣味人生。
  如何找到你真正的兴趣点
  由于被上述调研项目激起了好奇心,为获得更多信息,我打了电话给考德威尔教授,向她咨询一般的学生该如何打造由兴趣驱动的生活。虽然“善用时间”课程看起来非常简单,但又无法用简单的语言去总结。我问考德威尔教授能否把“善用时间”课程简化得更清楚明了。
  “首先,你必须找出你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她告诉我,“但问题是,学生们事先并不知道他们的兴趣点究竟在哪里。”
  找不到自己真正兴趣点的挫折感常常让学生们放弃努力。如何帮助学生们克服自己遇到的挫折感,发展出由兴趣驱动的生活,考德威尔恐怕是世界级的专家。我非常渴望知道她的秘诀。
  “你需要尝试很多东西,即使你不清楚是否会对之感兴趣,你也要尝试它。看看当地的大学或者社区有什么活动,积极地参与,并且问问自己——我对这个感兴趣吗?”
  考德威尔补充说,这种尝试应该发生在如许多研究者所说的“偶然的休闲时间”里,也就是能够让你随心所欲去遐想的自由时间。考德威尔是这样描述的:“当你挂了电话,关闭即时聊天窗口的时候,或者是当你在漫无目的地散步,脑子一片空白的时候。”
  不幸的是,在这个为了高考歇斯底里的年代,很多学生本能地与之背道而驰。为了超越竞争对手,他们非但无法拥有自由时间去尝试不同的事物,也不能拥有哪怕是休息和思考的时间,他们只是把每一分钟都用来做功课或者从事某一活动。
  考德威尔对此忧心忡忡。
  “我认为,对于一个学生而言,最糟糕的事情莫过于不给自己一点闲暇时间。”她说。事实上,2007年在一家乡村高中进行的研究曾显示:学生把越多的时间用于参加学校计划内的活动,他们的焦虑程度就越高。
  研究人员发现,他们所从事的活动并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这些活动让他们负担过重:不断增加的任务量及时间需求削减了学生的闲暇时间,而闲暇时间对于他们的自我认知和释放压力都是非常关键的。
  换言之,如果你想要很大的压力和焦虑,那就把自己的日程表尽可能排满,不留一点空隙。但如果你想要发展出真正的兴趣,最大化地发展出有趣和快乐的生活,请遵循考德威尔教授的方法:
  ◆在你的日程表中留出大量闲暇时间;
  ◆利用这些闲暇时间去尝试各种不同的事物,即使你事先不清楚是否会对之感兴趣;
  ◆留出时间来放松并且“保持耳根清净”地反思。
  我采访过的尖子生们很多都是阴差阳错地采取了这种方法,在申请大学时他们都收获了丰硕的果实。考德威尔教授的研究显示,无论你是自然地转向计划可控的生活方式,还是通过训练建立了这种生活方式,两者都可以让你发展出真正的兴趣。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