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节 一举一动暴露你的内心
-
每个人的一举一动都在“泄漏天机”,无意识、下意识、潜意识,无不暴露内心真意识。举手投足间,常常展现一个人的修养,行为举止中,往往反映一个人内心的真实意图,如若想拥有能从小窥大的识人本领,就必须拥有一颗善于观察与洞悉的玲珑之心。
经典导读
在交流中,最重要的工具是嘴巴,交流的信息是从嘴巴发出的声音。但是不要忘记,不光是我们的嘴巴能说话,我们的一举一动也能说话,也可以像语言一样表达各种各样的信息。一个人无意中的行为举止表达的是潜意识里的最真实的想法和心理活动。
微表情课堂
行为举止的微表情是一些不经意的动作,正因为它不经意,所以很多人并不在意它们。但它们能真实地反映一个人潜在的意图和想法。如果你能了解掌握行为举止微表情,就会变得豁然开朗。
每一个人的每一个动作都不是无缘无故发出的,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心理,对应着什么微动作。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是解读行为举止微表情的专家,但是作为社会的一员,经过许许多多积累,人们会在潜意识中对你的动作产生大致的判断,作出相应的反应。比如,某人在谈话时总是习惯性地翘起下巴,翘起下巴是一种带有命令和压迫意味的姿势,会让对方觉得有些紧张。所以在交流中,我们也需要有意识地克制某些令人讨厌的小动作,免得让别人产生紧张的感觉。
在经过仔细观察研究后发现,我们身体各个部分都在非口头地表达着内心想法、感受和情感,我们可以称之为我们的第二种语言。这种语言几乎包括所有我们有意或无意做出的行为举止,它们比我们的口头语言更坦诚。
1960年美国总统大选,肯尼迪和尼克松进行竞选之前的辩论,由于当时美国大多数的民众还没有电视机,他们只能够用收音机收听这次辩论。在随后的民意测试中,统计人员惊奇地发现,听收音机的人大都相信尼克松能够当选,而看电视的人大多数都认为肯尼迪能够当选。当时许多人都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后来经研究发现,肯尼迪拥有极富说服力的微动作,而尼克松仅仅是口才出众。这充分说明了行为举止微表情的妙处。
我们在解读一举一动的微表情时,通常需要从细节处入手,因为人们在不经意间暴露出的动作细节,往往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真实内心。
从前,有一个学者去饭店吃饭,吃完之后却发现自己的口袋空空如洗,这才发现原来自己临出门的时候忘了带钱,于是便对饭店老板说:“今天我出门忘了带钱,改日送来可以吗?”老板连忙说:“当然可以。”并恭敬地把这个学者送出了门口。这一幕恰巧被一个游手好闲的无赖看在眼里。
第二天,这个无赖走进饭店,在酒足饭饱之后,也装模作样地摸摸口袋,对老板说:“今天出门忘了带钱,改日送来可以吗?”谁知老板说什么也不肯让无赖离去。
无赖质问老板:“为什么昨日那人可以赊账,而我却不行?”
老板回答:“昨日那人吃相斯斯文文,看他的言行举止就是个有素质的人,他又怎么会跟我耍赖呢?而你,吃起饭来狼吞虎咽,边吃还边把一只脚放在了旁边的椅子上;喝酒时的动作更是夸张,脖子上的青筋暴出。看你这德行就知道,你是故意来混饭吃的。”
这个无赖哑口无言,最后只得把衣物留下做抵押,然后灰溜溜地离开了。
上面故事中的老板就是通过言行举止的微表情判断出了前者的可信和后者的谎言,从而避免了自己的经济损失。所以说,要想读心识人,观察其言行举止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识人宝典
学会解读行为举止微表情,对于我们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可以看出他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可以更加清晰地知道对方的真实目的和意图。在现在的社会中,别人告诉我们的信息往往已经经过了太多的处理加工。如果你仅仅相信对方经过处理加工后给你的信息,而不通过言行举止推断出真相,那么你就永远无法弄明白对方内心的真实想法。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