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节 “高人一筹”的汉密尔顿
-
在美国初创时期,可以和华盛顿相媲美的人是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汉密尔顿是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10美元的正面就印有他的画像。这位伟人的一生极具戏剧性,他在世的时候并没有赢得世人的赞誉,但他死后留下的政治遗产为美国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美国功臣”四个字,汉密尔顿受之无愧。
1757年出生于英属西印度群岛的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不曾体验童年的快乐,很早的时候他便承担起了生活的重任。汉密尔顿的生父不详,母亲蕾切尔•莱温于他13岁的时候便过世了。成为孤儿的汉密尔顿靠当学徒谋生,早早积累了不少商业经验和经济知识。不过,生活的艰辛并没有让小小年纪的汉密尔顿丧失理想,他立志要成为北美殖民地领袖,让自己成就一番事业。
后来,汉密尔顿凭借一篇发表于《皇家丹麦美国公报》引人入胜的文章赢得了朋友的资助,借此机会来到纽约,开始了曲折的学习生活。汉密尔顿经过一年的努力学习,进入了国王学院(现在的哥伦比亚大学)。
敏捷的才智、清晰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让他在国王学院中初露锋芒。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后,关心时事政治的汉密尔顿把握机遇,入伍参军。凭借着在长岛战役、白平原战役的出色表现,汉密尔顿成为乔治•华盛顿参谋部的副官。
接下来的4年军旅生活为汉密尔顿的政治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他结识了大批社会名流,并于1780年娶纽约望族舒勒将军之女伊丽莎白为妻,成为特权阶级中的一员。1781年4月,年轻气盛的汉密尔顿因所求升迁未果负气离开了华盛顿的参谋部。同年7月被任命为步兵营指挥的汉密尔顿凭借约克镇的出色指挥而声名远播。
独立战争中的经历让汉密尔顿意识到,要想结束邦联时期的混乱,美国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和稳固的诸州联盟。战争结束后,汉密尔顿回到纽约学习法律,成为当时最著名的律师之一。他参与了美国宪法的制定,为新宪法的通过倾注了心血。
立宪期间,汉密尔顿、约翰•杰伊和詹姆斯•麦迪逊写出了许多宣扬和解释新宪法的文章,这些文章被后人汇编为《联邦党人文集》。《联邦党人文集》是美国政治文献中地位仅次于《独立宣言》和《宪法》的政治理论经典著作。
文集之中有51篇是汉密尔顿的作品,在文章中他指出三权分立体制中司法部门的薄弱地位,论述了宪法如何帮助实现合理的三权制约关系,明确阐述了司法审查权的思想。除此之外,汉密尔顿还是最早提出“暗含权力论”和宽泛解释论的人,并根据这两种理论开创了根据客观事实灵活解释宪法条款的先例。
1789年汉密尔顿被华盛顿提名为财政部长,4年任期内他为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构建了一个庞大完整的金融货币体系。这一体系也是他一生最重要的成就。汉密尔顿提出的经济政策,将中央政府和资产阶级用经济作为纽带捆绑成一体,建立了稳定的国家金融秩序。
1790年,他提出的《公共信用报告》在国会通过,成功挽救了美国的信誉危机。同年十二月他又提出著名的“国产税法案”。1791年,在他的推动下,成立了合众国第一银行(美联储的前身)。在制定经济政策的同时,汉密尔顿还积极参与外交政策的制定,他主张无论何时都要将国家利益作为外交原则,这一主张奠定了美国孤立主义外交路线的思想基础。
1789年至1795年间,杰斐逊与汉密斯顿的政见相左,美国政坛也因此成立了政见对立的两个党派——杰斐逊为首的民主共和党和汉密斯顿为首的联邦党。两党之间的争辩开创了美国党派之争的先河。
1797年美国第二任总统亚当斯上任,同样出身于联邦党的汉密尔顿与亚当斯就当时陆军改组问题产生分歧,导致联邦党走向分裂。1800年总统大选,汉密尔顿和亚当斯相争,汉密尔顿直接抨击亚当斯的做法使他与亚当斯两败俱伤。汉密尔顿失去良好声誉,民主党派渔翁得利,杰斐逊获选总统。选举总统失败后,步入晚年的汉密斯顿皈依基督教,1804年他在与政敌阿伦•伯尔的决斗中结束了一生。
这位智者一生也未能实现儿时志愿成为美国总统,但其政治上的建树,尤其是在金融哲学方面建立的功绩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显现出价值。汉密斯顿创造的金融战略根植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尤其重点参考了英国的经济发展历程,他看到了独立的国债市场和金融体系的重要性,从整体国家信用角度制定并设计了由统一的国债市场、中央银行主导的银行体系、统一的铸币体系、以消费税和关税为主体的税收体系以及鼓励制造业发展的金融贸易政策五个部分组成的美国货币金融体系。这一体系如一把钥匙开启了美国的财富之门,拯救了当时陷入困境的美国经济。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