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节 战后社会需要新鲜感
-
独立战争的胜利让北美大陆建立起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随着邦联政府的成立,接踵而至的任务便是建立宪法。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各个领域的改革应接不暇地展开,破旧革新的运动在整个邦联内蓬勃兴起,一个资产阶级价值体系下的新制度应运而生。
在除旧的运动中,嫡长子继承制、限制继承法、代役租等原有的习惯或规定被废除,许多州都重新分配了州立法机构中的代表名额,以实现地区的平等和民主。
杰斐逊在1786年颁布了一项宗教自由法规,这项法规成为了弗吉尼亚州政教分离运动的保障,同时这项法案还主张:就像自然科学不能保证民主权力一样,宗教信仰也同样不能保证民主。因此宗教信仰要实现自由的方式,不能强迫任何人接受宗教信仰,也不能通过威逼利诱的手段让某个人进入哪一间教堂或者支持哪一个传教士的观点。民主不允许任何人因为宗教信仰的问题受到迫害。让真理自由发展,才会使其更加伟大并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
从此以后,各个州都出现了更加自由的宗教,尤其是那些为英国圣公会开辟特权的州。不过也有一些州一直坚持自己的宗教观念,比如马萨诸塞,那里的州政府直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才终止对公理会教堂的支持。
残酷血腥的奴隶制自然也会成为新政府所要摒弃的对象。乔治•华盛顿曾经说过:“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地维护自己的权力,不能屈从于任何人的压迫,如果一味的忍辱负重,那么新的压迫将源源不断而来,那么我们就会变成温顺的努力,并且开始习惯这样的非人生活。”其实早在1763年,北美大陆的居民就反对英国政府将他们视为奴隶的看法:他们强迫殖民地人按照他们的意愿行事,为他们谋取最大利益。
这一时期,谴责奴隶制的声音高涨,《独立宣言》的发表让这种追求平等自由的声音达到了最高潮,奴隶制这时候在美利坚合众国里显得那么的不合时宜。同一时期,欧洲启蒙思想越洋过海地传播过来,并在北美大陆开始生根发芽,这也让美国知识分子的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独立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英国政府为了收买奴隶为其卖命,宣布只要为英军效力的奴隶就可以获得自由。但是最后的结果是悲惨的,那些天真的奴隶成为了英国人的牺牲品,他们不是死在了战场上,就是被俘后成为商品继续进行买卖,自由只是一个“美好”的笑话。
不过战争中有一小部分的奴隶被疏散到加拿大,他们脱离了奴隶主和军队的束缚,获得了真正的自由。随后延伸到南方的战火让更多的奴隶逃了出来。
不仅是英国,大陆军在当时也征召了许多黑奴成为士兵,大约有五千名黑奴被分配到了大陆军的海军和陆军当中,他们在莱克星顿战役以及后来的诸多战役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最早着手废除奴隶制度的州是宾夕法尼亚州,它在1780年的时候率先做出了尝试。其后,北方的其他各州也纷纷效仿。这些州废除奴隶制度的规定大体相同:他们规定了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出生之后的奴隶,成年之后就可以摆脱奴隶的身份,成为自由公民。虽然废除奴隶制度并没有在美国的每一个州实行,但是有些地方的奴隶制也是名存实亡;南方除了南卡罗来纳州和佐治亚州之外,都废除了奴隶制度,或者制定了有利于奴隶权力的法规。
这个时候,反对奴隶制的人非常乐观地认为奴隶制很快就会从北美大陆上消失,在弗吉尼亚规模最大的一次奴隶主释放奴隶的运动中,大约有一万名奴隶在这场运动中成为了自由公民。随后,南方的马萨诸塞州宣布奴隶制度违反了宪法,必须废除,但是南方各州中响应这一号召也仅仅只有马萨诸塞一个州,因为南方的种植园经济模式注定了庄园主需要大量的奴隶,可见要想彻底废除奴隶制度,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
虽然邦联所倡导的废除奴隶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经济模式的制约,但是独立战争已经让平等自由的思想深入到美国人的骨髓,不管在穿衣打扮、还是人与人的交流之中,平等观念时刻体现在社会生活当中,可以说平等民主永久性地改变了美国的社会格局。
战争之后的另一个显著变化就是政府对待民众的态度。不管是从立法上还是具体事务的处理中,民众的意见被放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立法机构按照规定进行选举,选出的代表进行宪法起草,在经过民众的批准之后予以实行。这说明政府很看重与民众之间的关系,如果宪法内容违背了公民的意愿,那么立法者和政府官员所做出的努力就都是白费的。
在战争期间,土地和税收等经济问题的矛盾逐渐突出,但国家政府或各州政府并不能为哪一个阶级或利益集团控制。受西方激进思想影响较大的宾夕法尼亚州,宪法相对较为民主,同时期的马里兰和南卡罗来纳州的政府则被保守派牢牢地控制着。
新政府虽然有不同的构成形态,但他们在权力行使过程中更加关注民众意见,这点是非常可取的。《常识》的出版、《独立宣言》的发表、人们在革命中的经验都提高了美国人的权利意识,也赋予了他们行使权利的力量。
传统制度的废除,平等自由的新政府开始建立,这些都为美国社会注入了新的血液,新大陆发展变得日新月异。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