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6节 胜利的天平向英国倾斜

  《独立宣言》这一声自由的呐喊响彻北美的天空,振奋了美利坚人的心。从此,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的人民在它的指引下,开始追寻他们自由的梦想和幸福的权力。但是独立之路不是开满鲜花的大道,而是一条布满荆棘的险途;它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实现的小目标,而是一项需要时间、需要坚持的伟大事业。
  
  在美洲,十三个殖民地以南的佛罗里达,北部的加拿大,以及西印度群岛都属于大英帝国的势力范围,可以作为进军北美的军事基地。英国的无敌舰队在海上所向披靡,可以封锁北美沿海,采用海陆结合的方式对北美殖民地形成军事包围。而且英国士兵个个经验丰富、训练有素。这些都成为了北美独立战争的阻碍和隐患。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派往北美镇压起义的33000兵力中,有8000是黑森雇佣军。黑森雇佣军在西方近代史上赫赫有名,它由德意志黑森-卡尔塞地区的日耳曼人组建和训练,因为纪律严明,作战勇敢,被称为“能够用金钱买到的最优秀的军队”。黑森雇佣军活跃在当时的各个战场,英国花重金雇佣的8000黑森军团无疑大大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在北美殖民地还有一个隐患——内部亲英的效忠党。他们走的是与革命、自由和独立背道而驰的一条路。效忠党的成员或自建军队,或加盟英军,甘为英军的爪牙。所以起义者不仅要抵抗来势汹汹的英国军队,还要分出精力对付这群顽固的效忠派。总而言之,效忠党是北美独立进程中一股很强的阻力。
  
  《独立宣言》颁布后,北美殖民地的独立事业遭遇了两次重大的挫折。
  
  英军深知“新英格兰”地区是武装起义的中心,北美的起义之火正是由此向中部和南部殖民地蔓延,发展到如今的局面。所以英军的战略部署是控制住尚普兰湖-哈德逊河一线,将新英格兰和中部殖民地、南部殖民地分割开来。
  
  实现这一计划的突破口就是纽约。纽约城位于曼哈顿岛上,被东河、哈莱姆河、哈德逊河三条河流环绕,这让英军可以发挥海军的威力。他们能够在长岛或曼哈顿岛的任何一个地点登陆。待夺取纽约后,借此再向北方推进,这样就能在北美殖民地掌握主动权,实现战略目标。
  
  这给大陆军出了一个难题,防守纽约变成了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华盛顿意识到了危机,决定放弃波士顿,集中力量全力守住纽约城。虽然他调集了18000人的兵力,但结果仍然不敌英军。
  
  1776年5月27日,大陆军在长岛惨败,只好乘英军行动迟缓之机,在浓雾的掩护下抢渡东河撤离。9月份,华盛顿继续率兵包围曼哈顿岛,但10月份又挨了一记重击。这次失败的原因是威廉•豪。他乘华盛顿不备,从大陆军后方登陆,结果大陆军再次被迫转移,12月份,大陆军残部越过特拉华河,狼狈撤往宾夕法尼亚。在包围纽约的战役中,大陆军折损了近15000的兵力,损失惨重。


  
  纽约陷落对美军来说是一次大的挫败。华盛顿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为了重振军威,他一边总结纽约失利的经验,一边着手整顿人马,准备反击。
  
  时值圣诞,天气极其寒冷,华盛顿率领一批规模不大的精锐部队出发,他们此行还带上了18门大炮。在渔民的协助下,大陆军的大炮顺利度过特拉华河,袭击了特伦顿的黑森军,此役大获全胜。
  
  华盛顿和部队没有停歇,一个月后,他又以同样的战术突袭了普林斯顿,英军的两个团遭到重创。两次突袭无疑对英军造成了严重的打击。这两场胜利不仅冲散了纽约失守的消极影响,还帮助统帅华盛顿重塑了威望,使他在各界广受赞誉。
  
  但独立之路历尽坎坷,上帝的考验再次来临,美军很快又遭遇了另一大挫折。
  
  费城是起义者的首都,也是大陆会议召开的地点,北美各殖民地的代表经常在这里聚集,商议殖民地的重大事项以及投票通过各种决议。华盛顿在这里被推选为大陆军总司令,《独立宣言》也在这里起草、修改、颁布。所以费城虽然不是军事意义上的战略要地,但对于爱国者来说,它是有着不可比拟的重要意义的革命圣地。正因为如此,1777年英军打算通过夺取费城,威慑全美,逼迫起义者屈服。


  
  1777年9月两军再次交战。威廉•豪所部沿海岸而下,矛头直指费城。虽然特伦敦和普林斯顿的胜利损耗了英军的一部分战斗力,但却未能从根本上动摇英军在军事实力上的优势地位。这次战斗,华盛顿再次败北。1777年9月26日,英军占领费城。大陆会议被迫往宾夕法尼亚的约克转移。
  
  纽约和费城先后陷落,胜利的天平似乎再次向英国倾斜。但紧接着的萨拉托加大捷却为北美的独立战争带来了转折。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